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試秘密

司法考試秘密

發布時間: 2021-01-03 01:47:48

A. 律師的 職業標準是什麼

律師不應以追求金錢為目的,不能為追求金錢而使案件復雜化、不在理的案件主要指民事、經濟安件不要為了錢、去使案件復雜化、最終、勞民傷財。

B. 問一道司考題

根據合同法第329條之規定,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專同無效,屬本題中,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的技術轉讓合同的標的是甲公司從乙公司非法竊取來的,因此,該技術合同屬於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無效合同。這是法律明確規定,就不涉及丙公司善意與否的問題了。因此A錯誤,相對應的,D是正確的。
另外,根據最高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之規定,根據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侵害他人技術秘密的技術合同被確認無效後,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善意取得該技術秘密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在其取得時的范圍內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但應當向權利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費並承擔保密義務。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或者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另一方侵權仍與其訂立或者履行合同的,屬於共同侵權,人民法院應當判令侵權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和保密義務,因此取得技術秘密的當事人不得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由此可知,乙公司完全有權利要求丙公司支付合理的使用費,因此B錯而C對,
其實本題都有直接的法律規定,只是法條太多了,這個涉及的還有點偏。 是要參加司法考試么,那很辛苦啊,加油吧。。

C. 司法考試:盜竊後又出賣的也定侵犯商業秘密嗎

邱戈龍律師認為秘密侵權案件管轄的確定(一)級別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第十八條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四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民事第一審案件,一般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確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受理不正當競爭民事第一審案件,已經批准可以審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受理」。因此,商業秘密侵權案件原則上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基層人民法院亦可受理。(二)地域管轄由於我國法律對於商業秘密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問題並未做特殊的規定,因此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在實務中,一般對於被告住所地無異議,但是對於「侵權行為地」的界定仍存在一定的爭議。然而還有學者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框架下所保護的法益應當是相關市場內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以及有序的社會經濟秩序。而若排除侵權產品銷售地法院管轄權,則不利於維護商業秘密權利人在相關地域市場內維護其正當競爭利益。如此來保護商業秘密,忽略了在產品銷售端對市場秩序的維護,不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目的和宗旨。

D. 求司法考試的或者律師指導:刑法里的盜竊罪,多次秘密竊取是指1年以內(入戶盜竊或者在公共場所扒竊)3...

是這樣理解的。
解析: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謂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採取自認為不為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經手者發覺的方法,暗中將財物取走的行為。其具有以下特徵:(1)秘密竊取是指在取得財物的過程中沒有被發現,是在暗中進行的。如果正在取財的過程中,就被他人發現阻止,而仍強行拿走的,則不是秘密竊取,構成犯罪,應以搶奪罪或搶劫罪論處,如果取財時沒有發覺,但財物竊到手後即被發覺,爾後公開攜帶財物逃跑的,仍屬於秘密竊取,要以盜竊論處;如果施用騙術,轉移被害人注意力,然後在其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取走財物的仍構成秘密竊取;如果事先乘人不備,潛入某一場所,在無人發現的過程中秘密取財的,也為秘密竊取。(2)秘密竊取是針對財物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而言的,即為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沒有發覺。在竊取財物的過程中,只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沒有發覺,即使被其他人發現的,也應是本罪的秘密竊取。(3)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自認為沒有被財物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發覺。如果在取財過程中,事實上已為被害人發覺,但被害人由於種種原因未加阻止,行為人對此也不知道被發覺,把財物取走的,仍為秘密竊取。如果行為人已明知被他人發覺即使被害人未阻止而仍取走的,行為帶有公然性,這時就不再屬於秘密竊取,構成犯罪的也而據其行為的性質以搶奪罪或搶劫罪論處,至於其方式則多種多樣,有的是採取撬鎖破門、打洞跳窗、冒充找人等人室盜竊;有的是在公共場所割包掏兜、順手牽羊進行盜竊;等等。但不論其形式如何,只要其本質上屬於秘密竊取,就可構成本罪的盜竊行為。

E. 司法考試題,該行為屬於盜竊還是侵佔罪

這種情況應該算侵佔。
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專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屬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者都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但挖出的陶罐屬於埋藏物,根據法條,算侵佔。

熱點內容
擾亂社會治安是行政法范疇 發布:2025-10-10 04:15:13 瀏覽:119
司法考試總分數 發布:2025-10-10 04:04:35 瀏覽:656
2017民法精講 發布:2025-10-10 03:58:01 瀏覽:413
南寧鐵路法院 發布:2025-10-10 03:50:27 瀏覽:355
勞動法私人罰款 發布:2025-10-10 03:50:25 瀏覽:301
今日社會與法回放 發布:2025-10-10 03:31:23 瀏覽:812
安微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手機號碼 發布:2025-10-10 03:30:42 瀏覽:812
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10-10 03:08:42 瀏覽:735
行政法黃文濤講得怎麼樣 發布:2025-10-10 03:03:00 瀏覽:470
徵信管理條例處罰 發布:2025-10-10 02:56:29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