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宣告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宣告判決裁定

發布時間: 2021-01-03 06:18:05

『壹』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依據什麼作出裁判

1、行政實體法。
2、行政程序法。
3、行政訴訟法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
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第四十八條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視為申請撤訴;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四十九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有義務協助執行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無故推拖、拒絕或者妨礙執行的;
(二)偽造、隱藏、毀滅證據的;
(三)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或者威脅、阻止證人作證的;
(四)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或者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六)對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協助執行人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罰款、拘留須經人民法院院長批准。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第五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貳』 法院對行政案宣告判決或裁定前,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可否有權不同意被告改變其行政行為

法院對行政抄案宣告判決或裁定前,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有權不同意或不同意被告改變其行政行為,如原告不同意,訴訟繼續。如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叄』 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或者裁定時,原告可以不可以撤訴

您好,抄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有點晚了!必須是宣判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肆』 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的社區矯正對象,應當自判決,裁定之日起日

問題看不全呀,你的意思是應當在這個相應的判決裁定生效之日起到當地的司法局社區矯正部門報道吧,這個需要法院出具相應的執行手續的。

『伍』 法律-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有什麼區別嗎

汗!感覺像在大學的考試一樣
裁定與判決的區別-
-
1、判決解決的是案回件的實體問題;裁答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
2、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3、裁定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判決只能採用書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一審判決可以上訴。
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依照法律,對審理終結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案件,就當事人民事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或者就確認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作出的決定,民事判決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判決書。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執行的過程中,為保證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發生的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決定。民事裁定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書。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決,雖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的決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
民事裁定解決訴訟中的程序問題,而民事判決解決的則是訴訟中的實體問題。
2、
民事裁定所依據的是程序法,民事判決所依據的是實體法。
3、
裁定可以在訴訟的過程中作出,而判決一般只能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

『陸』 審判新罪的法院能否撤銷異地法院作出的原宣告緩刑的判決、裁定麻煩告訴我

本院在審理被告人謝某盜竊一案中查明,被告人謝某曾因搶劫被四川版省某法院判處緩刑。緩刑考權驗期限內,又發現判決宣告以前謝某犯盜竊罪。依據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對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但對能否撤銷異地法院的一審判決,刑法中沒有明確規定。請問,我院能否撤銷異地法的一審判決?
您在來信中提出的審判新罪的法院能否撤銷異地法院作出的告緩刑的判決、裁定問題,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56條中已有明確規定。
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被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應當撤銷緩刑的,由審判新罪的人民院在審判新罪時,對原判決、裁定宣告的緩刑予以撤銷。撤銷宣告緩刑的判決、裁定,包括審判新罪的法院可以撤銷原是本院作出的宣告緩刑的判決、裁定,也包括審判新罪的法院可以撤銷其他地方法院作出的宣告緩刑的判決、裁定。審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對原審判決、裁定宣告的緩刑撤銷後,應當通知原宣告緩刑的其他人民法院和執行機關。

『柒』 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或者裁定時,原告可以撤訴嗎

【1】在法院當面起訴的,網上不可以撤訴,只能去法院遞交撤訴申請。【2】法庭經過版審核認為權可以撤訴的,庭外和解的,同意原告撤訴,出具裁定書,給原告退一半的訴訟費。經過審核法庭認為不可以撤訴的,會繼續審理。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捌』 人民法院作出的哪些判決,裁定,決定屬於依法確認

您好,根抄據《最高人民襲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 認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規定,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裁定、決定,屬於依法確認, 當事人可以根據該判決、裁定、決定提出國家賠償申請:
逮捕決定已經依法撤銷的,但《中華人民共和 國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除外;判決宣告無罪並已發生法律效力的;
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15條第(四)、(五)項 規定的行為責任人員已被依法追究的;
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16條第(一)項規定行 為,並已依法作出撤銷決定的;
依法撤銷違法司法拘留、罰款、財產保全、執 行裁定、決定的;
對違法行為予以糾正的其他情形。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玖』 法院宣告失蹤是使用判決還是裁定

你好,需要相關利害關系人到法院申請宣告失蹤,待到公告期屆滿後,法院會作出判決的。
謝謝採納,有疑惑可以追問

『拾』 法院判決後判決書如何下達

刑事案件: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民事案件: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10)人民法院宣告判決裁定擴展閱讀:

判決書生效後執行案件的前提條件:

是指該案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即已通過法院訴訟進行裁判或仲裁裁決生效的法律文書。

1、 對方不履行生效判決的,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3、執行費用最終由被執行人承擔。

4、先提交執行申請書,法院應當在七日內予以立案;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熱點內容
商法是最自由的法律 發布:2025-10-10 12:09:36 瀏覽:913
八個半月的胎兒打掉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2:04:50 瀏覽:677
經濟法宗旨論述題 發布:2025-10-10 11:57:36 瀏覽:645
法律碩士學位英語 發布:2025-10-10 11:56:16 瀏覽:706
電信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0 11:39:35 瀏覽:157
耕地入刑法 發布:2025-10-10 11:39:33 瀏覽:386
美國的立法性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0 11:22:32 瀏覽:785
法律援助案件訴訟費的免交 發布:2025-10-10 11:17:39 瀏覽:159
勞動法15天公休假 發布:2025-10-10 11:12:33 瀏覽:120
法院開膛詞 發布:2025-10-10 11:07:32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