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2司法考試卷二答案

2012司法考試卷二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1-03 19:05:28

A. 2011司法考試 卷二的一道題

卷二第七題是吧。做題的思維過程是這樣的:
1、理解義憤的意思。專所謂義憤就是甲知道乙這個結屬果是壞的。但是甲為不為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而去實施的防衛行為呢?沒說。這里就是指一般老百姓防衛的時候。就知道這事是錯的。自己得管。但是不會像學了法律一樣。管之前還要先背一下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做題的時候你如果不能看出義憤的意思。那麼你看選項。為什麼有23選項中關於認識和意志的區別。出題者還進行了解釋即認識只要求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意志是即只要求防衛人具有保護合法權益的意圖。通過這警示你要區分義憤的意思。因為乍一看。有很多人把義憤理解為知道乙乾的事壞事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保護了婦女。但是義憤在法律中的含義盡包含第一種而不包含第二種。(考試就是這么變態)
2、知道了義憤的意思。然後用邏輯推了。首先1肯定對應a,4肯定對應b這個很明顯不說了。然後派出了cd。答案在12中選。這就用到了義憤的作用。義憤是指有認識但沒有意志。所以選了a。
聽繞口的不知道你聽懂了嗎

B. 司法考試2004年卷二88題

容易混淆的例子是03年司法考試卷二第47題A選項,「A.某游戲廳早上8點剛開門,甲就內進入游戲廳玩耍,容發現6號游戲機上有一個手機,甲馬上裝進自己口袋,然後逃離。事後查明,該手機是游戲廳老闆打掃房間時順手放在游戲機上的。甲被抓獲後稱其始終以為該手機是其他顧客遺忘的財物」。此選項甲構成盜竊罪。原因在於游戲廳雖然是公共場所,但剛開門還沒有其他人進入,手機按一般正常人思維可以推斷為老闆所有。甲主觀上沒有認識錯誤,只是狡辯,不算侵佔。
你舉的例子也一樣,鄰居家屬於私人場所,按正常思維手機肯定屬於主人。拿走構成盜竊。
而2004年卷二88題,案件發生場所是公共汽車,屬於公共場所,一般人無法判斷確切提包的所有人,甲認定所有人為乙符合正常思維,屬於主觀上認識錯誤。依據主客觀統一原則,構成侵佔。

C. 12年司考卷2解析16題

【逐項解析】《刑法》第248條規定,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構的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的構成虐待被監管人罪。致人傷殘、死亡的,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A選項中,監管人員吊打被監管人,並致其骨折傷殘,應定故意傷害罪。A選項錯誤。
《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構成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斷,即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應定故意傷害罪。B選項錯誤。
《刑法》第234條之一第2款規定:「未經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的器官,或者強迫、欺騙他人捐獻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依據本條規定,C選項中,未滿18周歲的少年不具有承諾資格,故應構成故意傷害罪。C選項錯誤。
《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構成故意傷害罪。D選項中,被害人被截斷一段小指,應屬於輕傷范疇,而故意傷害只有致人輕傷以上後果才能認定為犯罪,且D選項中被害人的承諾構成有效承諾,應排除犯罪成立。D選項正確,當選。
指南針歷年真題解析今年推出學科版和編年版兩個版本,歡迎選購指南針正版圖書

D. 2014司考卷二第80題解析

本題涉及的是工商局,為政府部門。根據《行政復議法》第12條和《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24條規定,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復議,復議機關的確定有三種情形:(1)實行中央垂直領導的部門,上一級主管部門為復議機關;(2)經國務院批准實行省以下垂直領導的部門,若省、自治區、直轄市對復議機關有特別規定,則依此規定;沒有,則復議機關為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由申請人選擇;(3)除前兩種之外的部門,復議機關為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由申請人選擇。工商局為非實行中央垂直領導的部門,它曾是經國務院批准實行省以下垂直領導的部門,但後實行雙重領導。故,應適用第3種情形,即復議機關既可以是上一級部門,即該工商局的上一級工商局,也可以是該工商局的本級政府,即縣政府申請復議。因此選項A錯誤。
根據《行政復議法》第9條規定,確定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首先要看單行法律是否有超過60日的特別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雖然規定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但該期限短於60日,應當適用於《行政復議法》規定的一般期限,故,選項B錯誤。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5條規定,經復議後向法院起訴的一般期限為15日,法律可以規定特別期限。《反不正當競爭法》雖規定「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此規定與《行政訴訟法》規定的一般訴訟無異,故選項C正確。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的兩種主要途徑,二者之間關系的協調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關系是,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由選擇為原則,以行政復議前置為例外(《行政訴訟法》第44條)。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對處罰決定實行的是自由選擇安排,即既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先復議再向法院起訴,取決於當事人的選擇,故,選項D正確。更多關於歷年真題的最新解析可以看中法網學校的歷年真題詳解。

E.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試卷二12題

搶劫罪與綁架罪的主要區別是:搶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或者當場將其財物劫走;綁架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財物的所有人(不排斥財物所有人)、經管人的親屬使用暴力、脅迫或麻醉手段,將其劫持,利用被綁架人的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迫使被綁架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交出一定的財物,換取被綁架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財物不是當場取得,而是在以後的特定的時間、地點取得;不是由被綁架人直接交出財物,而是由被綁架人的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交出。
搶劫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立即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不僅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同時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往往造成人身傷亡。客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具有對公私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護者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對人身實施強制的方法,立即搶走財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財物的行為。主觀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故意的內容必須以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為目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因為行為人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對他人實施綁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客觀方面表現為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主觀方面是由直接故意構成。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上述刑法規定的兩罪在犯罪構成上均有交叉,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區別。兩罪的犯罪主體均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均表現為直接故意,這兩種犯罪在犯罪手段、主觀目的、侵犯的客體方面都相似。搶劫罪與綁架罪的區別,除了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以外,其主要在於這兩種犯罪的行為方式、索取財物的對象、索取財物的時間、索取財物的性質不同。搶卻罪是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立即劫取被害人的財物,而不管財物多少,而綁架罪則是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人質後,勒令被綁架的親屬或者有密切關系的人,在一定期限內以一定財物來贖人,否則將加害綁架人。由於綁架罪往往先以暴力劫持人質,再以要挾脅迫其親屬,使用雙重強暴方法,侵犯被害人至少二人以上,持續犯罪時間長,勒令財物數額較大,有的還殘害或者殺死被綁架人,因而綁架罪的社會危害性往往大於搶劫罪。

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關於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區分標准,是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1)應以行為人的搶劫是否非法佔有了公私財物為標准,已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為既遂,尚未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是未遂。(2)認為搶劫罪是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為特徵的侵犯財產權利,同時也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因此,無論搶到財物與否,只要在搶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就是既遂;(3)認為本條對搶劫罪分兩款作了規定,實際上是兩個犯罪構成,因此,應當按照兩種情況,分別確定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搶劫罪,就應以搶到財物與否為既遂與未遂的標准;第二款是結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問題。
區分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應當以搶劫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否具備,即法定的犯罪結果是否已經造成為標准。依照本條的規定,搶劫罪的犯罪構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兩種形態。因而,其既遂未遂標准應分別考察,當犯罪事實屬於基本的犯罪構成時。以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取得財物為准;當行為人的行為屬於本條所定加重情節之一時,已具備加重形態的全部要件,無論行為人是否搶到財物,應是犯罪既遂。

分清概念,分清既遂未遂。

F. 2005年司法考試試卷二60題

是搶劫罪,將人灌醉,是被害人不能反抗,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就好比下點安眠葯讓被害人不能動了,肯定是搶劫吧,其實這個灌醉也是一樣的效果

G. 2003年司法考試卷二第87題

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拾得他人信用卡並在自動櫃員機(ATM機)上使回用的行為如答何定性問題的批復
(2008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九十二次會議通過 高檢發釋字[2008]1號)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
你院《關於拾得他人信用卡並在ATM機上使用的行為應如何定性的請示》(浙檢研[2007]227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拾得他人信用卡並在自動櫃員機(ATM機)上使用的行為,屬於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構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H. 2012司法考試二卷86題解析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在行政執法中應當自覺踐行。下版列哪些權做法直接體現了執法為民理念?()
A、行政機關將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的費用由2元降為1元
B、行政機關安排工作人員主動為前來辦事的人員提供咨詢
C、工商局要求所屬機構提高辦事效率,將原20工作日辦結事項減至15工作日辦結
D、某區設立辦事大廳,要求相關執法部門進駐並設立辦事窗口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執法為民、行政許可的費用。自覺踐行執法為民理念,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要求著眼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倡導和注重理性文明執法;也要求切實做到便民利民。
選項A錯誤。《行政許可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不得收費。

I. 思考題求解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二第24題

你這道題抄的理解上就襲是沒注意一點,
第一百四十二條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四十六條 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

請看,第146條的說是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第二款是(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而題目是A地基層檢察院認為甲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遂作不起訴處理
。。關鍵在於「犯罪情節輕微」跟「顯著輕微」的差距。

熱點內容
比較法學探析 發布:2025-10-11 14:55:13 瀏覽:647
經濟法概論b題庫 發布:2025-10-11 14:29:56 瀏覽:886
大理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11 14:29:01 瀏覽:990
法官信條 發布:2025-10-11 14:26:11 瀏覽:920
欠薪罪立法 發布:2025-10-11 14:26:09 瀏覽:878
公司子公司法人 發布:2025-10-11 14:11:50 瀏覽:274
深圳律師在線咨詢qq 發布:2025-10-11 14:07:55 瀏覽:336
黨建引領農村經濟法發展 發布:2025-10-11 14:06:48 瀏覽:740
微信借錢怎麼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1 13:54:02 瀏覽:384
勞動法不適用於行政機關 發布:2025-10-11 13:39:02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