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漏洞

刑法漏洞

發布時間: 2021-01-04 07:31:31

『壹』 某外賣軟體出現漏洞 沒有付款成功也給發貨 我朋友弄了1200多塊錢的東西 被起訴會是什麼結果

網路盜竊罪:網路盜竊罪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利用盜竊密碼、控制帳號、修改程序等方式,將有形或無形的財物和貨幣據為己有的行為。
我國《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均未將虛擬財產納入《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中,按照《刑法》「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盜竊虛擬財產「不為罪」。但是,如果真的「不為罪」,勢必助長網路盜竊行為。所以,筆者認為,盜竊網路虛擬財產應當視為盜竊罪,並依《刑法》264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首先,虛擬財產屬於盜竊罪的犯罪對象。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財產主要通過玩家操作游戲產生,其價值包括玩家的勞動投入、上網等;另外,許多游戲中的虛擬貨幣、裝備等可以通過充值卡來實現的,而這種游戲充值卡是游戲玩家通過支付現金(即真實貨幣)取得。可見,網路虛擬財產具有價值性,存在定價,且可以交易、拍賣和轉換。因此,虛擬財產本質上與傳統財產並無區別,具有《刑法》保護的「公私財物」的特性,應當列入盜竊罪的犯罪對象。
其次,網路盜竊方式表現為非法竊取、攔截、接收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儲存或傳播的虛擬財產。傳統盜竊行為的特徵在於行為人通過秘密竊取的方式,非法佔有不屬於自己所有的公私財物。由於網路財產的虛擬性,網路財產所有權人不必像傳統方式一樣佔有財產,而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享有財產所有權,如控制賬號和密碼即可支配財產。行為人通過竊取、攔截、控制、破壞權利人帳號和密碼,導致所有權人失去虛擬財產的支配權,即可認定其非法佔有他人財產。

雖然你不是電腦黑客利用電腦高科技等等。這是你利用的,是出現漏洞的方式。竊取不義之財。不義之財不一定就是指人民幣。

比如說我利用漏洞在網上竊取了一部手機。就是買了一部手機,沒有給錢。然後手機到手之後再賣掉。錢就是你的了。這也就是不義之財。

被起訴的後果就是網路盜竊罪。

要判刑期多久這要看具體的案情,比如盜了什麼,數額是多少,是初犯還是重犯等都影響到法院的最後判決。

『貳』 非正式法源可以適用刑事案件彌補刑法漏洞嗎

不能,因復為我國的發制源包括:1、憲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2、國務院制定的各種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3、在審判實踐中,司法解釋事實上也是一種重要發源。除了上訴三種外,其餘的非正式發源包括:習慣法、地方政府規章、學術界的理論等均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最多隻能作為參考。當然,地方政府規章在很多情況下,其所起的「參考」作用還是很大的,在沒有其它反面證據和不良社會影響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規章也是一個重要依據。

『叄』 我國刑法中存有哪些漏洞(說的好,追加20分)

只談一點,就是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這是梁根林教授的觀點,竊以為很有內道理。容

「我國現行的犯罪構成體系是由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與犯罪主觀方面四要素組成的耦合式的邏輯結構。這種犯罪構成體系「將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先分而論之,然後加以整合,由此,犯罪構成要件的關系成為一種共存關系,即一有俱有,一無俱無,只有四個要件全都具備了,才說得上是犯罪構成的要件。」
這種犯罪構成結構的根本缺陷在於犯罪構成內部層次關系不清楚。它與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既反映定罪規格又反映定罪過程的遞進收縮式犯罪構成模式在結構上是完全異質的,因為只反映靜態的犯罪規格,不反映動態的定罪過程,它對於犯罪行為的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積極判斷與消極判斷、違法判斷和責任判斷、行為判斷和行為人判斷、抽象判斷和具體判斷,都是在一次性的、概括性的評價過程中完成的。」

『肆』 刑法有漏洞嗎

刑法有漏洞。
一、所謂法律漏洞,是指法律不能有效管理現實社會生活內中出現的實際問容題;
二、刑法的漏洞,是指刑法不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犯罪行為;
三、比如女人強奸男人,不能夠定強奸罪,就是一個漏洞;
四、刑法的漏洞,是法律與社會生活相比,具有滯後性的特點決定的;
五、克服刑法漏洞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即使修改和解釋刑法。如刑法修正案九,對猥褻男子也定為猥褻罪的修改,就是很好的例證。

『伍』 憑什麼精神病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算是漏洞嗎!

「雖然精神病的確是一個人的責任能力喪失或者減輕的事由,但是我國《刑法》對精神病人的責回任能力答採用『三分法』,即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18條第2款還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而判別精神病患者「傷人」時究竟屬於何種情形,則需要司法精神病專業機構來判別。「首先判明行為人是否存在某種法定的精神障礙,然後進一步判明行為人是否由於這種精神障礙而喪失了辨認行為和控制能力,所謂生物學標准和心理學標准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陸』 【刑法問題】請問如果某游戲公司有抽獎活動,甲發現並利用了抽獎活動的漏洞,非法獲利10萬元人民幣,請

盜竊罪

『柒』 法律漏洞的法律漏洞類型

法律漏洞源自於法律的概念和區分,由於人們對法律可以依照不同的標准作不同的劃分,與此相對應,對法律漏洞也可作不同的分類。德國及我國台灣學者對法律漏洞曾有如下分類:制定法漏洞與習慣法漏洞、自始漏洞與嗣後漏洞、明知漏洞與不明知漏洞、明顯漏洞與隱藏漏洞、碰撞漏洞以及真正漏洞與不真正漏洞、部分漏洞與全部漏洞等。除此之外,筆者以為對法律漏洞還可作多種劃分,如:以部門法為標准可分為憲法漏洞、刑法漏洞、民商法漏洞、行政法漏洞等,以法律形式為標准可分為法律漏洞、行政法規漏洞、地方性法規漏洞和規章漏洞等,以漏洞是否只存在於一法律形式內部可分為內部漏洞與外部漏洞,等等。對法律漏洞作科學的分類,無疑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棘手的難題。鑒於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因此本文的法律漏洞在內容上僅就制定法漏洞而言,所作的分類也只限於該范圍。基於一般性的分析,法律漏洞作出如下幾種歸類: 法律漏洞以存在的時間先後為標准,有自始漏洞與嗣後漏洞之分。所謂自始漏洞是指法律漏洞在法律制定時即已存在。所謂嗣後漏洞是指在法律制定和實施後,因社會客觀形勢的變化發展而產生了新問題,但這些新問題在法律制定時並未被立法者所預見以致沒有被納入法律的調控范圍,由此而構成法律漏洞。
其中,對自始漏洞又可將其分為明知漏洞與不明知漏洞。此是以立法者在立法時對法律規定的欠缺是否已有認知為標准而作的劃分。明知漏洞是指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已意識到法律的規定存在不完善或缺漏但卻將這一問題保留給其他機關或部門,通過解釋或補充細則等其他途徑來建立規范。明知漏洞是基於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尚不成熟,如法律當時予以規范恐致日後產生弊端,而這些問題有可能通過法律解釋、法律補充、司法判例或學理等來解決。在我國立法中存在大量的明知漏洞。如《行政處罰法》在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中,對立案程序、對聽證的如何召集和主持等具體問題未作規定,而由解釋或行政處罰法的實施細則等予以規定。不明知漏洞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沒有意識到(或因疏忽或因認知能力的限制)法律規定存在欠缺或是對應予規定的事項誤認為已予規范而致形成法律漏洞。
對嗣後漏洞德國及台灣學者又將其劃分為明顯漏洞(積極漏洞)與隱藏漏洞(消極漏洞)。前者是指法律應對某問題明文規范卻未加規范而致的法律漏洞;後者指法律對某一問題雖有規定,但缺少對該問題的特殊情形的規范以致消極地呈現為一定的欠缺狀態,這種情況實則指對有一般規范而無針對特殊問題的個別規范,對此在凱爾森看來為一種虛構的公式――法律間隙(gaps)。在我國法律中這兩種漏洞形式都是存在的。前者如關於法人或組織違法犯罪的,對其處罰應與公民個人違法犯罪而受到的懲處有所區別。世界各國對法人違法犯罪的往往作出了「兩罰」的規定,在我國也有必要對此作出規定,但我國新出台的《行政處罰法》對法人違法的「兩罰」問題卻未作出任何規范。後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對「具體行政行為」雖有規定,但對其范圍只是幾種列舉性的規定,對在實踐中遇到的許多種行政行為,很難把握是否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即使按最高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所作的司法解釋標准,也不適用於雙方行為如行政合同行為等。 依法律漏洞是否存於一法律部門內或是各法律部門間,筆者將其分為部門漏洞與部門間漏洞。部門漏洞是指一法律部門的欠缺或不完善,它只存在於一法律部門內,如憲法漏洞、民法漏洞、刑法漏洞等;部門間漏洞是指各法律部門之間相互沖突、不協調等從而使法律漏洞出現在各法律部門關系之中。部門間的法律漏洞既有兩個法律部門間的漏洞如憲法與行政法間的漏洞、刑法與行政法間的漏洞、刑法與民法間的漏洞、民法與行政法間的漏洞、行政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間的漏洞等,也有跨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漏洞,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相互之間的法律漏洞。
在部門漏洞中,法律漏洞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在一法律部門中各種法律形式之間的漏洞,如《刑法》與某些單行刑法的不銜接、缺漏,也可以是在一部法律或法規及規章中的漏洞。在部門漏洞中根據存在漏洞的多少,還可分為單個漏洞、多個漏洞甚至漏洞群。法律漏洞既可以是邏輯體繫上的漏洞,也可能是條文內容的漏洞,還可能是概念漏洞、規范漏洞等。
部門間漏洞主要是由於各法律部門間相互照應不夠或相互抵觸而直接導致的,因此筆者以為該種法律漏洞在內容上具體表現為部門空缺和部門沖突。前者即在兩個或多個法律部門間對某個法律問題的規定出現了空白,如許多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部門的單行行政管理法規往往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在刑法中並無相應罪名和刑事責任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又如何追究因違反行政管理秩序同時又構成犯罪的人的刑事責任呢?如此,則在行政法與刑法之間留下了空白從而構成了部門間的法律漏洞。後者則是兩個或多個法律部門對同一法律問題有相互抵觸的規定從而構成一種沖突,如果它們在法律效力上有層次之分,該沖突可能依效力層次得到化解;如果效力層次相同或不能依照沖突規則解決它們之間的沖突,就構成了一種沖突漏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此條規定與《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是相違背的,國務院只有「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憲法》第89條);此條規定還與其他法律的規定相沖突:行政處罰權是種法定職權,每一行政機關都有其自身的行政管理許可權范圍,其行政處罰權也都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此條規定破壞了其他法律所作的行政機關間的行政處罰許可權與分工。 公民的訴權都可以得到法院的保護是市民社會對其法律制度提出的基本要求。這一現代法律的基本原則,不允許法院以法律沒有對該事實的規定或者說規定並不明確而拒絕判決。拉倫茨曾做出分析:「法官具有發現法規范這種有創意的任務及許可權,這點在基本法的法秩序中並無異議。各最高審級法院自始就應該主張這項許可權,立法者也應該明白賦予他們的大合議庭續造法規范的任務。在某些法律領域,由於立法遲遲未趕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司法裁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法官對法律漏洞進行補充就稱為必然的選擇。

『捌』 我國刑法二十條正當防衛是不是有個漏洞

正當防衛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時間上!是犯罪嫌疑人的不法侵犯要正在實施!回是ing時態!是正在進行!你所答說的已經實施!讓人有兩種理解!1、他已經實施但是他說實施的行為並未完成!如果是這個情況那你不構成犯罪!是正當防衛!2、他已經實施侵害!並且該侵害也已經實施完畢!此時你所造成對方的傷亡就要負一定的責任了!

『玖』 中國的刑法漏洞百出

或許你對刑法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或許你並不太了解我國的刑法,你才有這樣的看法。版我國的刑法權,相對於我國的民法,還有涉及各個行業的行政法,應該講,還是比較完善比較成熟的。我國對刑法的研究制定遠遠早於民法,行政法。

『拾』 想問一下有了刑法,為什麼還要有司法解釋

法律即使再完備,也難以避免"法律漏洞"現象。在法律存在著漏洞的情況回下,司法解釋具答有填補漏洞的作用。實際上,由於法律規則乃是對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歸納、總結而作出的一般的、抽象的規定,現行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因此人們對規則的含義常常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而每一個法官在將抽象的規則運用於具體案件的時候,都要對法律規則的內涵及適用的范圍根據自身的理解作出判斷,而此種判斷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法律的解釋。更何況成文法本身不是完美無缺的,而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漏洞,因此,法律解釋對任何法律的適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司法過程中,更需要對法律規范作出明確的解釋,從而正確地適用法律和公正地裁判案件。

熱點內容
合同法交付產品不合格 發布:2025-10-12 08:53:15 瀏覽:499
道德經蒙氏 發布:2025-10-12 08:50:49 瀏覽:687
崗位競聘法規 發布:2025-10-12 08:44:24 瀏覽:474
2020經濟法基礎題庫及答案 發布:2025-10-12 08:36:30 瀏覽:475
華政民商法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08:35:51 瀏覽:595
法學的命題 發布:2025-10-12 08:35:11 瀏覽:435
錢上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2 08:23:45 瀏覽:818
工會法律援助總結材料 發布:2025-10-12 08:06:53 瀏覽:579
經濟法視頻教程 發布:2025-10-12 08:03:09 瀏覽:457
刑事訴訟法解釋139 發布:2025-10-12 07:53:53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