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高級管理人員公司法

高級管理人員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1-01-04 14:05:17

⑴ 《公司法》規定的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 的義務 有哪些

新公司法關於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的勤勉注意義務的規定,體現在7個方面:
A、第條規定,召開股東會應當提前十五日通知,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股東應當簽字;
B、第46條規定,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人數少於法定人數的,在新的董事到任前,董事仍需依法履行其職務;
C、第49條規定,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簽字;
D、第56條規定,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事應當簽字;
E、第113條規定,董事會議應當由董事本人出席,因故不能出席的,應當書面委託其他董事代為出席會議,且委託書中應當寫明授權的范圍,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簽字。
F、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表決時表明異議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不承擔責任。
G、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⑵ 公司法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哪些人

《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⑶ 公司法規定的屬於高級管理人員的是哪些人

您好:
根據修改後的《公司法》第216條第(一)項的規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⑷ 公司法關於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問題

公司法有規定的吧 有犯罪記錄的在多久不能二次參與公司董事候選

⑸ 公司法中提到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哪些人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一般而言,他們負起公司例行公務的種種責任,也擁有來自董事會或主要股東所授予之特定的執行權力。

有部份企業為強化他們的職權等,會另外授予他們執行董事的職銜。而如果他們本身就是合夥人或股東,執行董事也是他們另一個重要的職稱。雖然他們要負起例行公務的責任,然而主要職司實是行政管理或重大公司政策的執行等。

(5)高級管理人員公司法擴展閱讀:

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八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五十條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會議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列席並接受股東的質詢。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

第一百五十一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監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 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百五十二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⑹ 《公司法》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2)執行期滿未逾5年是刑滿釋放之日起5年。
一個人5年前因財產性犯罪被判回了1年的有期徒刑,他答現在不能當董事。
具體這樣說。我2005年1月1日 因貪污被判刑1年。我服刑1年,2006年1月1日出獄。那麼我到2011年1月1日,才有上述人員的任職資格。這樣應該是你講的6這個點了。法條是講這5年內不能擔任。所以是一個時間性限制。 不能說你剛撈了把錢,進去了。出來我就給你另一個地兒,讓你繼續撈。5年可以算是個反省期吧。而且不能因為某人一次犯錯,禁了他終生吧。所以得有這么段時間。立法者給了個5年。為什麼不是6年,不是4年?這我說了不算。把5年的限制往大了擴也可以。那樣就意味著對犯錯誤的某人後果重些。冷靜期長些。
(3)在說這個。親愛的提問者。你都說了。負債累累,還長期。剛上任3個月就倒。這里當然沒有他的個人責任了。只是個運氣不好問題。有人會因為運氣不好被罰么···這個純不涉及那個3年問題。 嗯。如果假設他有個人責任的。那麼這個人現在不能擔任以上人員。
(4)對、未逾三年。 「逾了」就可以當了。~~希望你整明白了···

⑺ 《公司法》規定哪些人員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來的,不得擔任自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上述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⑻ 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義務有哪些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義務
具體而言,根據《公司法》回第149條第1款和相關法條的規答定,忠實義務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得因自己的身份而獲益
1、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
2、公司應當定期向股東披露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報酬的情況。
(二)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獲取某種秘密利益或所允諾的其他好處
1、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2、禁止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三)不得侵佔和擅自處置公司的財產
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挪用公司資金,不得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不得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不得擅自泄露公司秘密
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董事既不可利用內幕信息從事各種內幕交易從而獲取私利,也不得將內幕信息泄露給他人以謀取私利。

⑼ <<公司法>>里規定的高級管理人員所說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高管包括,經理、副經理(也就是CEO),財務負責人(CFO)包括:財務經理、財務主管、財務總監,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公司法上的經理和日常生活中的經理,總經理等不同。

熱點內容
2018行政法徐金桂精講講義 發布:2025-10-12 10:19:54 瀏覽:770
經濟法知識框架 發布:2025-10-12 10:18:20 瀏覽:954
美國將中國告上法院 發布:2025-10-12 10:15:45 瀏覽:843
法律法規編號查詢 發布:2025-10-12 10:12:01 瀏覽:127
購法院胸徽 發布:2025-10-12 10:06:51 瀏覽:703
勞動合同法三十八 發布:2025-10-12 10:06:05 瀏覽:185
法院新媒體 發布:2025-10-12 10:05:29 瀏覽:367
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不受 發布:2025-10-12 10:05:20 瀏覽:531
西政經濟法學院 發布:2025-10-12 10:03:43 瀏覽:951
項目部材料超耗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09:47:53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