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上百種刑法

上百種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1-04 19:16:26

『壹』 刑法中的十大罪的劃分標准

刑法中的十大罪的劃復分標准:刑法法益制。
刑法法益是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它的結構是指各法益要素的組成及排列次序。刑法保護的具體法益內容、范圍以及各種法益之間的排列次序,往往關繫到刑法的價值取向。刑法是分配和調整利益的重要手段,因而刑法法益的結構必然隨著社會利益結構的發展變化而變化。我國的社會利益結構經過了從一元到多元的發展過程,已形成了「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個人利益」的三元利益結構。在三元利益結構中,最受重視的是國家利益,其次是社會利益,最後才是個人利益。相應地,刑法也依次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

『貳』 中國刑法一共有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共十章四百五十二條。具體章節如下: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二章 犯罪
第一節 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二節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三節 共同犯罪
第四節 單位犯罪
第三章 刑罰
第一節 刑罰的種類
第二節 管制
第三節 拘役
第四節 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第五節 死刑
第六節 罰金
第七節 剝奪政治權利
第八節 沒收財產
第四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一節 量刑
第二節 累犯
第三節 自首和立功
第四節 數罪並罰
第五節 緩刑
第六節 減刑
第七節 假釋
第八節 時效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二編 分則
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 瀆職罪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附則
第四百五十二條【生效日期】本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可以在全國人大網站下載http://www.npc.gov.cn/huiyi/lfzt/xfxza8/2008-08/21/content_1588538.htm。

『叄』 刑法有幾百條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

和適用范圍

第二章犯罪

第一節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二節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三節共同犯罪

第四節單位犯罪

第三章刑罰

第一節刑罰的種類

第二節管制

第三節拘役

第四節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第五節死刑

第六節罰金

第七節剝奪政治權利

第八節沒收財產

第四章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一節量刑

第二節累犯

第三節自首和立功

第四節數罪並罰

第五節緩刑

第六節減刑

第七節假釋

第八節時效

第五章其他規定

第二編分則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秩序罪

第一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走私罪

第三節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

序罪

第四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

權利罪

第五章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妨害司法罪

第三節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瀆職罪

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四百五十二條本法自1 9 9 7 年1 0 月1 日起施行。

『肆』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或者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行為,在司法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說明
1、本罪是根據《國家安全法》的需要而立的新罪名。
2、本罪的特徵,是包庇對象的特定性。即是包庇"間諜"的行為。同時,必須是"明知"其是犯有間諜罪的人。在客觀方面,也同包庇罪不同,不需要有窩藏、資助、幫助脫逃等作為行為。只要不配合查證,拒絕提供犯罪人的犯罪證據,情節嚴重的,即可構成本罪。
二、構成因素

1、罪體
行為 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的行為是拒絕向國家安全機關提供有關間諜犯罪的情況和證據。這里的拒絕提供,是指不予提供。因此,本罪的行為方式是不作為。
2、罪責
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而有意不向國家安全機關提供情況和證據的主觀心理狀態。
3、罪量
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的罪量要素是情節嚴重。這里的情節嚴重,是指因行為人拒絕提供情況和證據導致間諜分子逍遙法外,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出於對重大間諜犯罪進行包庇的意圖而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的等。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二百八十條的第一款規定是什麼

第一款: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八十條之一【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盜用身份證件罪】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5)上百種刑法擴展閱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是指非法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

國家機關製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證件是其在社會的一定領域、一定方面實行管理活動的重要憑證和手段。任何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都會影響其正常管理活動,損害其名譽,從而破壞社會管理秩序。

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公文、證件、印章,且僅限於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和印章。所謂公文,一般是指國家機關製作的,用以聯系事務、指導工作、處理問題的書面文件,如命令、指示、決定、通知、函電等。某些以負責人名義代表單位簽發的文件,也屬於公文。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所謂偽造,是指無權製作者製作假的公文、證件或印章,既包括根本不存在某一公文、證件或印章而非法製作出一種假的公文、證件和印章,又包括在存在某一公文、證件或印章的情況下而模仿其特徵而復印、偽造另一假的公文、證件或印章。

『陸』 中國刑法多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現行《刑法》共計四百五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刑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歷經1997、1999、2001、2002、2005、2006、2009、2011和2015年各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九次修正或修改,共有條款四百五十二條。其中《總則》一百零一條,《分則》三百五十條、《附則》一條。

『柒』 刑法100字介紹,不用很復雜。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內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容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2014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繼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後,中國先後通過一個決定和八個修正案,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

『捌』 史上最殘酷的刑法有哪些

中國古代各種復殘酷的刑制罰中,最慘無人道的莫過於凌遲。凌遲,原來寫作「陵遲」,本意指山丘的緩延的斜坡。荀子說:「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意思是指,三尺高的陡坎,車子便拉不上去,但百仞高的大山因為有平緩的斜坡,車子可以一直拉到山頂。後世將陵遲用作刑罰的名稱,僅取它的緩慢之義,即是說以很慢的速度把人處死。而要體現這種「慢」的意圖,就是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把肉割盡,才剖腹斷首,使犯人畢命。所以,凌遲也叫臠割、剮、寸磔等,所謂「千刀萬剮」指的就是凌遲.真的是太殘忍了!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9)上百種刑法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熱點內容
律師遴選法官 發布:2025-10-12 14:00:54 瀏覽:981
特許經營許可條例 發布:2025-10-12 14:00:09 瀏覽:920
司法訴訟資產網 發布:2025-10-12 14:00:08 瀏覽:364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2條 發布:2025-10-12 13:50:29 瀏覽:585
論述行政法的含義 發布:2025-10-12 13:45:43 瀏覽:19
法官佛教 發布:2025-10-12 13:37:56 瀏覽:703
機關單位聘請法律顧問的目的 發布:2025-10-12 13:36:19 瀏覽:767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發布:2025-10-12 13:12:53 瀏覽:616
市場退出制度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13:10:10 瀏覽:740
2016退伍安置條例 發布:2025-10-12 13:05:44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