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股公司法
① 關於企業乾股
現在創始人分家的案子真是太多了,很多都鬧上了刑事廳。」聽到記者提起德雲社分家的新聞,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庭的董法官很有感觸。董法官身處的海淀區,正是中關村很多中小型創業企業集中的核心地帶。「看了太多的朋友反目、哥們成仇的例子,其實當初如果能做到防患於未然,大家完全可以好聚好散。」防範:創業之初應杜絕三種情形給「乾股」很容易出問題;由別人代辦成立公司會造成無形資產的損失;既是股東又是管理者,很容易分不清責、權、利。也許像王文京、希望集團四兄弟、黃光裕等企業家在創業之初,誰都沒有想過要分家,但是「道不同,不相與謀」,他們最後都還是因為有各自的理想和對公司的不同理解而分手。因此,在創業之初,各個創業人都應該目標明確,把各自的目標和發展方向統一。「當然,人各有志,有的人追求眼前利益,有的人追求長遠發展,這也並不影響大家開始一起打天下。關鍵是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制度,方能保證如果哪一天有創始人離開,公司一方面能保持正常的運轉,另一方面還能吸引新人來加盟。」中瑞律師事務所的李靜傳律師說。 但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現實卻是,很多開始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成本約束,往往不能投入很大的財力和物力去進行制度建設。事實上,在創業一開始就要求企業把所有制度完善起來也不太現實。盡管如此,為防患於未然,律師還是提醒創業者一定要嚴格按照《公司法》辦事。事實上,我國新的《公司法》在這方面的規定還是非常詳細和清楚的,如果對於制度建設投入有限,北京世嘉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范伯松律師則提出了三種情形是一定要杜絕的:第一種行為是公司由一個「老大」A挑起來,而給其他人以「乾股」。比如一個注冊資產100萬元的公司由三個人成立,實際上這100萬元都是由A一個人出的,A送給B和C各10%的「乾股」。這種公司到最後分家的時候,所謂「乾股」就會說不明白,很容易出問題。一方面是「乾股」得不得到承認是個問題,另一方面,B和C的各10%的股份性質是贈與還是替持股都說不清楚。第二種行為是很多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由別人代辦的。在公司運轉了三四年之後,所有股東根本都不知道章程是什麼了,尤其是高新技術入股,最好把無形資產各自占的比例在之前就約定好。「我曾遇到過一個案子,在創業的時候有品牌,但是品牌的注冊人到底是誰?創業團隊都不知道。結果那個注冊人走了,就帶走了公司,這其實就是無形資產的損失。」李靜傳律師也強調,最好能在創業之初就把所有事情都講到最壞,並約定清楚。第三種情形現在很普遍,就是很多創業型中小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很多創始人有雙重身份,既是股東,同時又是管理者和打工者。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矛盾往往就在於管理該董事會決議的和股東會決議的穿插與混淆,往往到最後就說不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相關企業多學學《公司法》,弄清楚哪些是董事會的權利,哪些是股東會的權利;另外,在公司章程上,董事會跟股東會的責、權、利也要分清楚。」對於以上三種隱患,最好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杜絕。「千萬不要為了'面子』就不做約定,或者就不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確定一個清晰的利潤分配方案
但如果是合夥型企業,就會有連帶責任的問題,律師事務所就是典型的合夥制企業例子。一旦大家要一拍兩散,很多當初一起創業的兄弟當然也希望好聚好散。「為了解決日後可能出現的糾紛,在程序方面,雙方可以在之前的合作協議里就寫清楚。如果出現問題和糾紛,就可以先協商解決,協商不了的可以到法院訴訟,也可以申請仲裁。具體採取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會因情況而異。因為有的人需要時間快,有的人則需要省錢。」除了在公司成立的時候就需要做好制度建設外,在公司發展當中,對於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方面的保護,也要不斷地完善。「比如什麼是職務發明?什麼是職務作品?這些知識產權什麼時候算公司的?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約定,但隨著之後發展,也可以在某個具體行為之前進行約定。總之,創業者要注意不斷地完善章程,因為一旦有問題的時候,法院只會認章程。」
② 如何認定乾股股東的合法性
山西 陸先生 陸先生: 「乾股」是一種俗稱,乾股股東又被稱為影子股東,是指不實際出資或用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等不符合《公司法》規定出資形式的要素出資,而佔用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的股東。 乾股股東的表現形式 1、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一些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以及一些不願意公開身份,但卻掌控公司資源,或對公司的經營活動有重大影響的自然人或法人、採取不投入出資而佔有公司股權。其所佔有股權的出資並未體現在公司登記或備案的工商材料中,也未體現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中,而是以他人名義佔有公司股權,或乾脆用另外的文字載體、口頭協議等約定享受企業收益。這種股權被人通俗地稱為「乾股」。 2、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與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相對應,有一些自然人或法人雖未對公司履行出資義務,但卻通過種種方式登記為公司股東,並取得了公司向股東頒發的出資證明,也登記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並參與公司的管理及利潤分配。這種不出資但卻取得股東資格的民事主體也被稱為「乾股」股東。在實踐中,這種乾股的表現形式較為多樣,其存在的基礎大致有兩種情形,其一是因腐敗而產生,其二是因交易而產生。 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1、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其共性在於既未出資,也未進行形式登記,這種共性的法律後果是無論其股權取得的原因有何不用,其股東資格都不會受到法律保護。對於一些對公司的成立或運營起過重大作用,通過不對公司出資卻享受公司收益的法人或自然人而言,其收益權隨時可能被終止,法律無法以股東資格去保護其取得收益的權利。對於那些利用職權享有公司收益,這種股無疑是「權力股」,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無疑是違法或犯罪行為。如果這種「乾股」股東的違法行為如果符合受賄罪等罪名的構成要件,則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違反了黨紀、政紀,則要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2、公開身份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根據公開股東身份乾股股東的兩種存在基礎,其法律後果也不同。對於因腐敗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如上所述要承擔其違法甚至於犯罪行為所帶來的法律責任。對於因交易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其交易的形式不同,導致其法律責任也不同。如對於掌控公司運營資源或對公司設立或動作有重大貢獻,取得公司股權並登記為公司股東的,更趨近於《民法》的贈與行為,我國法律保護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公序良俗的意思自治行為。對於因違法交易行為而產生的乾股股東,當然不會保護其股東資格,同時也要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根據修訂後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不允許法人或自然人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為出資,因以上出資取得乾股的股東資格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山西科貝律師事務所 趙多政律師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③ 請問公司給我「乾股」,這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抄律效力。
「乾股」本質是襲贈與關系,只要符合贈與的法律規定及公司法的規定,「乾股」是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條第二款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3)乾股公司法擴展閱讀:
常見的乾股取得方式:
1、股權贈送
公司設立後,股東直接將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贈與他人,受贈人就成為「乾股」股東。
2、股權激勵(無償或低價轉讓部分股權)
一些高科技類、管理類或者其他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大股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權無償獎勵、或者優惠價格轉讓給受激勵對象。
受激勵對象往往都是對企業貢獻較大的技術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員,這樣股權激勵以後,他們與公司不僅僅是勞動關系,還有望與老闆一樣取得利潤分紅,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過,因股權激勵獲得的乾股,其權利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許可權制轉讓,業績達到一定標准,工作滿多少年等等。
④ 公司法乾股具體有哪些規定
首先,你要明來確你的企業的自性質,是合夥還是有限責任公司,兩者的治理方式是不一致的。
《合夥企業法》並未對合夥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予以明確,原則上合夥企業事務由合夥人共同決定(合夥人會議)。
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的最高權力機構分別是股東會和股東大會。
⑤ 公司變更時去掉乾股需夲人簽字嗎公司法有無乾股規定
您好,復您的問題屬於公司法范制疇。
首先,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公司股份獲得以出資為前提,可以說中國公司中並無"乾股",公司法中也就沒有關於"乾股"的相關規定。也不要將無形資產出資認定為乾股,正確估值的無形資產是實際出資,並不是"乾股"。
關於公司變更時,去掉乾股是否需要本人簽字的問題。需要考慮乾股持有人獲得乾股的方式,以及持有乾股的類型。登記在工商檔案中的乾股股東與沒有工商登記的隱名股東,在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上有較大差別。
乾股問題相對復雜,如能提供進一步的信息,可為您提供更准確的法律意見。如果我的答案對您有幫助,請點贊並採納。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對於公司法相關問題仍有疑惑,歡迎前來咨詢。
⑥ 乾股合法嗎
所謂的乾股通常是不合法的。
現實中有人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出資稱作「乾股」,這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資產價值。經過評估確認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設立時,依法辦理了轉移手續的,應當認為是實際出資,而不是所謂的「乾股」。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因此,在中國公司中並無「乾股」,也就談不上以乾股作抵押。如果是以無形資產出資的股份,你應當查看該公司的工商登記檔案,其名下的股份份額就是其依法可以抵押的股份。
另附:乾股已成為新類型受賄行為,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8日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收受乾股」「期權尋租」等10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類型受賄刑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具體意見。
乾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但其實乾股並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應該指假設這個人擁有這么多的股份,並按照相應比例分取紅利。乾股的概念往往存在於民間,特別是私營企業,在私企的老闆們給予乾股的時候,有的會簽署一些協議,有的沒有,但是基本上無論哪種,持有乾股的人都不具有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有實際控制權的是「實際控制人」)。所以,這種乾股協議不如叫做分紅協議更加貼切。
「乾股」是指股東不必實際出資就能佔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額的股份。中國法律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中國不存在所謂的「乾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所以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情況:某公司注冊資金10000元,在提交給工商局的《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A出資9900元並按照60%的比例分取紅利,B出資100元並按照40%的比例分取紅利,此時B的實際出資額只有1%,但是卻按照40%的比例分紅,這種分紅比例相當於B出資了40%。
同時,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B在承擔責任的時候只是承擔100元錢的法律責任。
由於這種分紅比例是按照法律規定寫在《公司章程》中,並且提交給工商局備案,所以這種所謂的「乾股」即有法律保障的「乾股」。
⑦ 什麼是乾股乾股是否受法律保護
我國《公司法》並未規定所謂的「乾股」。
「乾股」是指股東不必實際出資就能佔有公司一版定比例股份分額權的股份。我國法律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我國不存在所謂的「乾股」。
但是,現實中有人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出資稱作「乾股」,這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資產價值。經過評估確認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設立時,依法辦理了轉移手續的,應當認為是實際出資,而不是所謂的「乾股」。《公司法》規定,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因此,在我國公司中並無「乾股」,也就談不上以乾股作抵押。如果是以無形資產出資的股份,你應當查看該公司的工商登記檔案,其名下的股份份額就是其依法可以抵押的股份。
⑧ 乾股股東是什麼意思,乾股股東承擔哪些法律責
什麼是乾股股東?
「乾股」是一種俗稱,乾股股東又被稱為影子股東,是指不實際出資或用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等不符合《公司法》規定出資形式的要素出資,而佔用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的股東。
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1、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其共性在於既未出資,也未進行形式登記,這種共性的法律後果是無論其股權取得的原因有何不用,其股東資格都不會受到法律保護。對於一些對公司的成立或運營起過重大作用,通過不對公司出資卻享受公司收益的法人或自然人而言,其收益權隨時可能被終止,法律無法以股東資格去保護其取得收益的權利。對於那些利用職權享有公司收益,這種股無疑是「權力股」,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無疑是違法或犯罪行為。如果這種「乾股」股東的違法行為如果符合受賄罪等罪名的構成要件,則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違反了黨紀、政紀,則要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2、公開身份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根據公開股東身份乾股股東的兩種存在基礎,其法律後果也不同。對於因腐敗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如上所述要承擔其違法甚至於犯罪行為所帶來的法律責任。對於因交易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其交易的形式不同,導致其法律責任也不同。如對於掌控公司運營資源或對公司設立或動作有重大貢獻,取得公司股權並登記為公司股東的,更趨近於《民法》的贈與行為,我國法律保護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公序良俗的意思自治行為。對於因違法交易行為而產生的乾股股東,當然不會保護其股東資格,同時也要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根據修訂後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不允許法人或自然人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為出資,因以上出資取得乾股的股東資格不會受到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