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住改商法律

住改商法律

發布時間: 2021-01-04 22:15:30

❶ 能否告訴我關於住改商的相關法律條例

住宅改商用房主要涉及如下相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法》第五十條「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0號《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六條裝修人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未經批准,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二)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

(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設施;

(四)拆改燃氣管道和設施。

本條所列第(一)項、第(二)項行為,應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三)項行為,應當經供暖管理單位批准;第(四)項行為應當經燃氣管理單位批准。

5、《國家工商總局關於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企業(公司)、個體工商戶在設立(開業)或住所(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時,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提交住所使用證明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

(二)住所(經營場所)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

(1)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住改商申請流程

1、申請人持申請地房產證和租賃合同原件到申請地所在的村(居)會填寫申請「住改商」證明備案表,經村(居)委會確認申請地為臨街首層後領取公告樣式。

2、申請人在申請地的利害關系人出入口處張貼書面公告,張貼公告後申請人拍照證明,照片上要顯示張貼公告的時間。

3、申請人將公告照片、公告各一份提交申請地村(居)委會。

4、公告期間申請地村(居)委會就利害關系人提出的意見做好書面記錄。

5、公告期滿後申請人憑本人身份證到申請地村(居)委會查詢是否符合審批條件。

6、公告期內業主未提出反對意見,即認為全體利害關系人同意該申請,由村(居)委會出具「住改商」證明。

❷ 居民樓內能不能開餐館,法律依據是什麼

在住宅樓內開設飯店的禁止性條文如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根據上述規定,住宅能否用作辦公,首先需視該種商業用途是否違反有關禁止性規定;如無相關禁止性規定,還需看是否違反小區管理規約的規定;如不違反規約,還需取得有利害關系業主的同意。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條: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的。

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關閉,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楊蓉住在二樓,一樓是一家餐廳。該餐廳每天排放大量的油煙,致使楊蓉家在炎熱的夏天也無法開窗通風。

更為嚴重的是,楊蓉安裝在二樓外牆的空調散熱機,由於長期被油煙熏,已無法正常使用。楊蓉多次找餐廳協商,沒有結果,於是向環保局投訴,要求其進行處理。

經環保局監測,該餐廳油煙排放未超過國家標准。經楊蓉要求,環保局對餐廳造咸楊蓉空調無法正常使用一事進行調解。餐廳認為其排放的油煙未超過國家標准,、不存在違法行為,壞應承擔楊蓉的經濟損失。

調解不成,環保局最終作出餐廳賠償楊蓉3 000元經濟損失的處理決定。

❸ 法律問題:樓下居民樓住改商,且已經取得了營業執照,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如果改成商用的房子跟自己為同一棟樓,可以起訴。如果不是同一棟樓,能證明自己受到影響的話可以起訴。也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

根據《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本棟建築物內的其他業主,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建築區劃內,本棟建築物之外的業主,主張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應證明其房屋價值、生活質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物權法》

第七十七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3)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案例:

多名業主「住改商」,工商人員逐一上門勸阻要求自行整改

104是做幼教培訓、102是做門窗零售的、301做健身房。近日,多名網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洪山區和平街金地自在城K2區,是純住宅小區,9號樓更是小區的「樓王」,卻有多名業主「住改商」,存在擾民行為,物業苦勸不聽,希望監管部門介入。

網民朱女士是該小區9棟業主。據她介紹,小區去年6月交房,目前,業主們已陸續完成裝修入住。約1個月前,有健身房在小區里發傳單,業主收到傳單後卻發現,這家健身房的地址竟然是9號樓3樓的一套房間。隨後,業主們陸續發現,除了健身房,1樓還有一家幼教中心已經裝修好、一家窗外掛出銷售門窗的廣告。

「居民樓要改商圈嗎?」朱女士說,這一發現,引起了業主不滿。9號樓位於小區正中心,視野開闊,遠離馬路,安靜舒適,被稱為「樓王」,價格比其他樓棟高。如今,剛開始入住,卻有這么多家把住宅改做商用,嚴重影響入住舒適度。

業主們擔憂,健身房和幼教中心的開辦,勢必會有大量外來人員頻繁進出樓棟,帶來安全隱患。同時,培訓和健身都會產生噪音,干擾業主正常生活。還有業主反映,小區其他樓棟也有美容院、汗蒸房等。

9月7日上午10時,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該小區,敲開9棟104房門後,一名男子聽聞記者來意表示,因為業主反映太多,已決定不辦幼教中心,改為自住。在9棟301室,記者遇到了正在進行清查行動的和平街工商所工作人員。

記者看到,該房完全以健身房風格裝修,內部設置有多個大型健身器械、一個啞鈴架上堆滿了啞鈴。該房內一名男子稱,他是附近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員,他的老闆租下這里,用作內部訓練場所,並不對外開放。

小區物業負責人介紹,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但這些業主「住改商」沒有履行這一程序。針對小區內改做經營的住宅,物業工作人員曾多次逐一上門做工作,下發勸阻通知書,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

和平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網民反映,他們調查發現,在9號樓,102室是住家,未進行經營活動,房內存放有少量鋁合金門窗,已要求其自行拆除窗外宣傳廣告;

104室辦理的咨詢服務類營業執照,尚未進行經營行為,如經營幼兒培訓則屬違規,向其下發了行政意見指導書;301室無證照,內部人員稱不做經營用,向其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

9月7日,在該小區物業配合下,和平工商所工作人員對該小區進行了全面清查,對住宅改做經營的房屋逐一上門進行勸阻,要求其自行整改,恢復住宅用途。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求小區物業在日常進行監督,發現有經營和噪音擾民行為,可立即向工商所和街道綜治辦反映,工作人員會上門執法。

❹ 《物權法》第77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等沒有具體條款,意思為內原則上不容能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抵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規定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4)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六條 業主決定建築區劃內重大事項及表決權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❺ 廣州市房屋住改商法規

廣州每個小區業主素質不同,在小區內生活應共同遵守什麼公約,有些起草內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制容定出偏向自己的公約,有的甚至還違反法律法規。而其他業主有時也沒有平台可與之討論。因此,本次兩個示範文本是幫助業主討論小區管理規約,讓業主彼此有協商的平台。示範文本並不是強制要在所有小區內實行,小區業主可以以此為參考,自行再制定更合適的公約,也可以在示範文本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做出增刪。但小區通過了公約,就必須按此執行。

❻ 住改商違法嗎法律上是如何處罰的

不違法。

現行法律、法規對於 「住改商」並非無禁止性規定。

《物內權法》第七十七條容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人的業主同意 。

(6)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關於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規定,

「住改商」申請人辦理營業執照時,應提交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並簽字或蓋章,還應書面承諾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的規定

,以及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經工商部門批准後才可辦理營業執照。

在辦理「住改商」登記中,申請人需要提交住所(經營場所)合法使用證明,租賃協議寫明該房屋為住宅,申請人只需徵得有利害關系業主的同意,

由居委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證明文件,工商部門即認可這份申請是真實、有效的,並予以登記,申請人對使用證明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❼ 小區內房屋作為樣板間供參觀,不作為商業用途,是否屬於住改商,物業將如何管控,有無這方面的法律規定

這種不屬於住改商,住改商涉及用地性質的改變,未經認可的話將由工商部門進行取締。因為他無經營活動,也不辦理營業執照。所以工商部門不會受理。
這種行為,如果得到該房屋所有人的同意,則屬於正常行為。且沒有侵佔公共區域進行廣告宣傳、堆物、組織經營的話,物業公司無權干涉。
若沒有得到房屋所有人同意,則屬於民事侵權行為。物業公司可以聯系所有人進行處置。如果是公共區域,物業公司可代替全體業主維護其權益。

❽ 擅自將住宅改為商業向哪個部門投訴,有什麼法律依據嗎

您好,《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內,將住宅容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過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但是不幸的是,物權法並未有明確規定投訴部門,房管規劃環保等多個部門都可能會有涉及,您可以都試試看,如果實在無法解決,而且對方的住改商影響了您的日常生活,那就只能通過法律部門解決了。

❾ 住改商,申請營業執照

1、在你當地允許「住改商」的情況下,可以去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的。同時向他們咨詢「住改商」所需要的手續或者材料。

「住改商」需要的材料大致如下:

出具業委會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住所(營業場所)登記表》。(那些表格可以向工商部門索取)

2、如果你那裡已經禁止了「住改商」,那麼就沒辦法辦營業執照了。

具體情況請咨詢你那裡工商局的人。

(9)住改商法律擴展閱讀:

將住房改成商用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宅基地上直接將住房改成商業用房;二是連宅基證都沒有,直接建造商業用房。

目前城鄉結合部沒有房產證或宅基地證就變成「住改商」的建築,如果經有關部門同意不需清拆、給予合法身份的,一般都要辦理為期一年的臨時場地使用證明,再進行相關備案、重新合法證件等,繁瑣程序全部走下來估計前前後後需要半年,過了半年又要重新開始弄一遍,有店主表示除了費用問題外,最怕花的就是時間精力,這一問題也亟待解決。

住改商-採取措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在中國各個城鄉結合部「住改商」之風愈演愈烈,廣東為主要現象代表地。

而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這類「住改商」,的確應該引導其從「地下」走到「地上」,先給予其合法身份再來規范管理。

❿ 請問產權是住宅,但己經辦理工商執照並合法納稅,請問屬於住改商嗎有法律的依據嗎

是的,來己拿到工商執源照,表示己經住改商。
1)將住房改成商用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宅基地上直接將住房改成商業用房;二是連宅基證都沒有,直接建造商業用房。

2)目前城鄉結合部沒有房產證或宅基地證就變成「住改商」的建築,如果經有關部門同意不需清拆、給予合法身份的,一般都要辦理為期一年的臨時場地使用證明,再進行相關備案、重新合法證件等,繁瑣程序全部走下來估計前前後後需要半年,過了半年又要重新開始弄一遍,有店主表示除了費用問題外,最怕花的就是時間精力,這一問題也亟待解決。

熱點內容
發揮政府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發布:2025-10-12 16:49:20 瀏覽:935
財政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2 16:49:15 瀏覽:763
業務員合同期內曠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6:44:30 瀏覽:688
刑辯律師價格 發布:2025-10-12 16:44:21 瀏覽:865
反恐怖法之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6:36:01 瀏覽:484
2018與2016刑事訴訟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2 16:21:24 瀏覽:124
行政法是各種行政法規的總稱 發布:2025-10-12 16:16:33 瀏覽:278
江蘇法律服務機構人員 發布:2025-10-12 16:16:27 瀏覽:921
中央巡視條例最新 發布:2025-10-12 16:13:00 瀏覽:13
合夥建房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2 16:06:05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