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徵兵
⑴ 烈士子女在政策上有什麼特殊待遇嗎
烈士復子女制享有以下待遇:1、享受定期撫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憑證領取定期撫恤金。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後仍達不到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予以補助。第2、符合徵兵條件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批准其服現役。符合公務員考錄條件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為公務員。3、接受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優待;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報考高等學校本、專科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分數要求投檔;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免交學費、雜費,並享受國家規定的各項助學政策。4?烈士遺屬符合就業條件的,由當地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優先提供就業服務。烈士遺屬已經就業,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的,應當優先留用。烈士遺屬從事個體經營的,工商、稅務等部門應當優先辦理證照,烈士遺屬在經營期間享受國家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優惠政策。
⑵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2020徵兵有什麼兵種
專業名稱 學制 學費 招生對象 招生科類 招生范圍 法律事務 三年 5000元/年 高中和「... 註:「三校生」僅面向本省招生 文理兼收 面向全國招生 書記官 三年 司法助理(
⑶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畢業參軍那個兵種合適
這個自己喜歡就好。並且,還要看看有幾個兵種當年從學校徵兵。
⑷ 司法部可以徵兵嗎
司法部不徵兵!
⑸ 刑事案件有案底了,會對子女造成影響嗎不至於影響三代吧
會對子女有影響,影響三代。
父母有刑事犯罪、被法院判過刑才是能影響子女升學工作的案底。如果有案底,在考大學如果報考的是需要進行政審的學校,爸媽有案底是有影響的,但如果是升初中、高中不會有影響。就業在公務員、當兵方面有影響,政審會不合格,其他行業沒影響。
一、《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錄用辦法》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考人民警察:
(五)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六)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在境內外從事顛覆我國政權活動的。
二、徵兵政審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徵集服現役:
(九)家庭主要成員、直接撫養人、主要社會關系成員或者對本人影響較大的其他親屬,有被刑事處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或者有嚴重違法問題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報復言行的;
(十)家庭主要成員有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行為或者嚴重政治性問題,本人不能劃清界限的;
(5)司法徵兵擴展閱讀:
一、《徵兵工作條例》規定符合徵兵條件的情況:
第三條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徵集服現役。當年未被徵集的,在22歲以前,仍可以被徵集服現役。
根據軍隊需要,可以按前款規定徵集女性公民服現役。
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自願的原則,可以徵集當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17歲未滿18歲的男女公民服現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公民,免徵。應征公民是維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勞動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學校就學的學生,可以緩征。
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徵集。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或者被判處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公民,不徵集。
二、公務員政審的考核方法:
向考核和政審對象本人及所在單位、學校的保衛部門、戶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派出所、居(村)委會了解情況;
向考核和政審對象的主要直系親屬所在單位領導、同事、人事部門和村(居)委會、村(居)民代表、派出所了解情況;
對其他有關人員個別訪問;
查閱本人檔案及有關資料;
公示被考核和政審對象的名單
⑹ 大學生入伍在校期間是否算軍齡給予安置
大學生入伍在校期間軍齡是算入軍齡的。
軍齡從批准入伍之年開始計算,當年無論何時批准入伍的都算作一年,以後每年元月1日起遞增一年,直到轉業、復員、離休、退休命令下達之年為止。
軍齡並不是指某個軍人參軍時的年齡或現在的年齡,而是從他參軍的那年到今年的年份總數。在我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服役的官兵都有軍齡,時間過一年,軍齡增一年。
(6)司法徵兵擴展閱讀:
2017年8月1日,我省今年徵兵工作正式開始。7月31日,省徵兵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省徵集的大學生比例力爭達到新兵總數的43%以上,這一比例將創我省歷年徵兵工作大學生徵集新高。
近年來,國家、軍隊和我省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學生入伍激勵政策,大學生將享有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考、優先審批定兵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優先選拔使用。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取得全日制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入伍後現實表現好,年齡不超過26周歲,入伍一年半以上且在推薦的旅(團)級單位工作半年以上,可以按程序提拔為幹部。
全日制專科學歷的畢業生士兵,可以參加全軍統一組織的本科層次招生考試,錄入有關軍隊院校培訓。
學費資助減免。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學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按照本科和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的標准,實行一次性補償代償;
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前正在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含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高等學校新生),服役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後自願復學或入學的,國家實行學費減免。
考學升學優惠。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學業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享受同樣優惠。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校生(含新生)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報名條件的可免試(指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專項計劃在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內單列下達。退役大學生士兵專升本實行招生計劃單列。
就業安置扶持。各地拿出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招錄培養計劃的20%左右,用於招錄大學生退役士兵。退役大學生士兵與「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服務期滿並考核合格的大學生享有同等待遇;
各地把大學生退役士兵納入當地黨委、政府選拔任用幹部體系,給予重點培養,基層專職武裝幹部重點招錄退役大學生士兵;退役大學生士兵在報考我省事業單位時,享受加分政策。
國有、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佔主導地位企業在新招錄職工時應拿出10%的工作崗位,在退役大學畢業生士兵(含退役後復學完成學業的大學生士兵)中擇優錄取。
發放入伍獎勵。根據規定,對從四川參軍入伍的大學生,按照研究生畢業生6000元、在校生5000元,本科畢業生5000元、在校生(含大學新生)4000元,專科畢業生4000元、在校生(含大學新生)3000元的標准發放一次性獎勵金,各地在此標准上有不同程度提高。
安排專項落戶。凡從四川省應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生(含在校生),在部隊服役期滿且表現良好、退役復學後本科以上畢業、落實就業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可直接在工作單位所在地辦理落戶手續,並享受當地大學生入伍的其他優撫安置政策。
⑺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變化
中國古代歷代政權的政治制度,可以分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選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國政治歷史的3大主線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人才選拔不斷公正規范化。歷朝制度繼承與發展
中央集權脈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縣制)——西漢(推恩令、刺史制)——唐(節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廠衛制)。
君主專制脈絡: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漢(中外朝制)——魏晉南北朝(三長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書省制)——明(廢宰相、設內閣、司禮監)——清(南書房、軍機處)。
選官用官制度脈絡:西周(世卿世祿制)——秦(軍功爵制)——漢(察舉制、徵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舉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則天首創武舉、殿試,明朝開始限定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採取八股取士)。
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1.夏訥時期初步建立官制,在地方封候伯。
2.周朝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封諸侯,實行森嚴的等級制服。
分封制使地方封候勢力逐漸擴大,在東周時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的穩定。
3.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在中央高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用於加強中央集權。
4.漢初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方式,封國逐漸強大,出現「七國之亂」。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封國力量,加強中央集權。
5.隋唐朝時實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6.宋朝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方式,把地方的財權、兵權、行政權收歸中央,削弱了地方權力。
7.元時建立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又有效地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8.明時廢丞相,六部分權,加強中央集權。
9.清時設南書房,設軍機處,廢內閣,取消議政王大臣會議,使中央集權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