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文書特點

司法文書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1-05 04:01:09

『壹』 人民法司法文書的作用和好處

在我們的法律工作中,不論是公安機關的偵查,還是人民檢察院的批准逮捕和起訴,不管是
人民法院的審理或判決,還是公證處的公證、仲裁機關的仲裁、律師事務所為案件當事人代
理的辯護、代書、訴訟等,都離不開法律文書的應用。
例如:公安機關要拘留犯罪嫌疑人,必須出示拘留證,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被拘留
者有權拒絕。人民檢察院要提起公訴,就得使用起訴書,起訴書就是一種很重要的法律文書,
否則,人民法院進行的審理和被告人進行的辯護便都沒有依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就要制
作筆錄,要進行裁定和判決,而這些筆錄、裁定和判決,都是極重要的法律文書。此外,公
證處進行公證、仲裁機關進行仲裁、律師進行辯護等都要製作相關法律文書。總之,任何機
關或公民,要實行任何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都離不開法律文書。
由此可見,法律文書在司法實踐工作中作用很大,它以文字的形式,全面、准確、
如實地記載和保留案件材料和證據,使法律機關及法律組織與案件當事人及時勾通、互相交
流,從而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公平,維護法律的尊嚴,打擊敵人,嚴懲犯罪,保護國家和
人民利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
此外,法律文書除具有以上作用外,還是做好司法檔案工作的重要工具,是衡量執
法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據,是衡量法律機關幹部能力的重要尺度。

『貳』 司法文書的製作特點

該法律文書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用語不當

『叄』 簡述法律文書的基本特點

1、內容的合法性。

(1)正確適用實體法

絕大多數法律文書是解決實體問題的載體。 司法機關製作屬於自己職責范圍的司法文書,必須恪守「以事實為根 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2)按法定的程序製作

我國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 法,對各類案件的訴訟程序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

(3)履行法定的手續

依照法律規定,不少法律文書在製作時還必 須履行法定的手續。例如,各類訴訟文書的送達,某些筆錄啲製作, 法律都有具體規定,必須嚴格執行。如果不履行法定的手續,則所制 作的法律文書,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2、形式的規范性。

法律文書的形式即結構是程式化的,這是法 律文書製作結構的明顯特點。我國各司法機關相繼制定了法律文書格 式。

3、製作的時效性。

注重製作法律文書的時效,是法律文書的一個重 要特點。有許多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法律文書的製作時限,製作文書 時,必須嚴格遵守這種時限,否則所製作的文書就不具法律效力

4、法定的實效性。法律文書是具體實施、執行國家法律、法令 的法律形式,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是法律、法規從靜態的觀念 上的效力轉人實施、執行的動態效力的表現。法律文書的實效是以國 家的強制力為保證的。

(3)司法文書特點擴展閱讀:

法律文書是在進行訴訟活動、與訴訟相聯系的非訟活動中實施法 律行為的文字載體。它的根本作用在於正確反映實施法律的情況。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1、正確實施法律的重要工具。

法律文書是實施法律的一種表現 形式。它擔負從概括的法條轉為生動的實際運用的表現任務,反映法 律規范實際運行過程中的狀態。

而法律規范實效的程度既取決於法律 規范自身的可操作性,又依賴於整個法律機制的運行狀態和社會環境 的配合,所有這些呈現交織復雜的狀態,而且大體都有獨特的內容和 表現形式。

2、反映訴訟和非訴訟的忠實記錄。

我國法律規定,全部訴訟活 動的每個程序,每一環節,都必須用相應的法律文書來記載和認定, 才能生效。各個環節的訴訟文書,從頭到尾依次銜接或間有交錯,忠 實地記載辦理案件的全過程。一套完整的訴訟案卷便形成一個訴訟文 書的系統,儲存著訴訟信息。

公證書記載公證機關辦理公證事項的活 動,使法律行為或者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得以 確認。仲裁文書則是國內企業之間有關經濟合同爭議和涉外經濟貿易 及海事合同爭議仲裁活動的忠實記載。
3、保證訴訟和非訟活動順利進行,反映辦案質量。

司法機關處 理案件和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公證機關處理非訟事件,仲裁機關處 理爭議案件,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手續來進行,該進人哪一程序和 使用什麼法律文書,唯有依法製作,才能保證訴訟和非訟活動順利進 行。

參考資料:

網路 法律文書

『肆』 法律文書有哪些特點

從文書的製作和使用過程來看,法律文書主要有以下基本特點:
(回1)製作的合法性。各種法律答文書必須依法製作,這是法律製作的前提,也是文書立意的法律依據。
(2)形式的程式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結構固定化,二是用語成文化。
(3)內容的法定性。任何一種法律文書都有其明確的法律內容。解決實體問題的文書,應以相關的實體法為依據;解決程序問題的文書,應以相關的程序法為依據。
(4)語言的精確性。「精」是精確,「確」是確當。要求語義單一,准確精當,以給文書的實施兌現提供最便捷的條件。
(5)使用的實效性。法律文書都是為解決一定法律問題而製作的,因此最講求實效。

『伍』 公證文書的特點和分類!!

公證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司法制度,其特點是由國家成立公證機關,對公民所要求公證的事項,經過法定程序的審核後,公主處如認為正確無誤及合乎法律,便可發公證書。
由於公證處所能公證的范圍很大,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社會公德的話,公民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向公證處申請輸。現時公證書可以說得上是深入民間,在國內有很強的公信力。
中港兩地交流日趨頻密,港人需要公證的事項將會越來越多,公證必定成為境我具士在內地經商、婚姻、投資、訴訟等行為的重要法律環節,因此對公證這一概念不妨多些理解和運用。
中國公證制度概況
公證是一種古老的法律制度,有兩千多年的發展史。它起源於古羅馬共和國時代,歐洲在15世紀就出現了世界最早的公證法,拿破崙的民法典中就作出了一系列公證的規定。
●公證的歷史
公證制度在清朝末年修律時正式傳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後一直都有推行公證制度,1951年9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法院暫水行組織條例》規定公證由市、縣級法院辦理。1954年,公證工作轉歸國家司法行政機關領導。文革時期,受當時社會極左思潮影響,公證活動幾乎停頓,僅保留涉外公證歸法院辦理。直至1982年,中國政府為了適應改革開放,頌布了現行的《公證暫行條例》,重新確立及推行公證制度。
●公證處架構
按照現行的《公證暫行條例》,內地的公證職能是由國家設立的公證處統一行使。公證處的設置從縣、市至省都有,彼此承辦的業務並無區別,但省公證處受理范圍則更大些。各級公證處彼此之間互不隸屬,但要接受當地司法廳或司法局的管理和領導,像省公證處就由省級司法廳直轄管理,而縣公證處則由縣司法局管理,兩者不存在直屬領導關系。
每間公證處設有公證員及助理公證員,並可根據需要設立主任和副主任。公證是由當地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幹部管理的規定任免。
●公證的意義
公證制度的特色,在於國家特設專職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司法證明權。在這種制度之下,公主處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引起民事權益的法律行為,如收養、繼承等,對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如債權文書等,按法定程序審查後而加以證明的一種司法行為。由於公證處為國家機關,且公主書簽發前有法定的審查手續,是以經過公證的文件,在國內一般是有很強的公信力。
時至今日,內地的「公證」已為人們廣泛使用。大至企業收購、合並、土地拍賣、銀行巨額貸款,小至公民婚嫁、繼承、買樓或出國留學,無不與公證息息相關。公主書使用范圍遍達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公民使用公證已非常普遍。
●香港的公證
由於英國並無公證制度,與英國一樣,香港現時也沒有專職的公證機關。一般內地所需公證的事宜都是由事務律師(Solicitor)辦理,公證業務事實上也成為事務律師部分的業務。另外,事務律師並可考取成為國際公證律師(Notary Public),從而可以公證在香港簽署的外國法律文件。
香港律師與中國公證員在公主文件職能上的分別頗大,基本上香港律師並不需要對公證文書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亦無須進行實質性調查。在文書內,只要當事人在律師面前宣誓,並聲明文書的內容真實無誤即可,律師在責任只限於在文書的形式及見證方面。如果文書內容失實,律師並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嚴格來說,香港的律師只是負責「見證」而不是「公證」。
但作為中國內地公證員,他有責任審核文書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並需要作出調查。若果文件失實,內地公證員可能就要承擔「失職」甚至「偽證」的責任。
在八十年代初期,為解決香港法律文書在內地使用時必須公證的需要,中國國務院司法部委任了八位香港律師,作為司法部在香港的委託公證人。其後委託人數不斷增加,到2002年6月底時,受委託的香港律師數目已增至二百三十多位。
什麼事項需要公證
依據中國現時有關的公證法律規定,公證處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一般而言,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社會公德的事項,公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申請申請辦理。
基本上公證的事項可以分為幾大類:
些事項根本無必要公證純粹是公民按自己意願而申辦公證。若果這事項不違反法律,亦無與社會公德背道而馳,公證處是可以按個別情況接受辦理。
四川省某公證處就曾辦理了一次愛情誓言公證。
一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來到了公證處,在公證員面前發表了愛的宣言:年輕的王先生保證對其女友韓小姐忠貞不二,如違背誓言,他將把全部家產讓給韓小姐。王先生並將填好的愛情忠貞承諾書交給予了公證,公證處隨即對雙方立下了「愛之宣言」進行了公證,繼而向這對年輕人正式頒發了公證書。這件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一時之間,多對「准新人」爭相仿效。
對於追求時髦的前衛男女來說,在申辦類似「愛情誓言公證」時有一點必須注意的。現行法律雖不禁止此類「公證」,因為此類「公證」僅表明申請人在某時某地共同的真實心聲,並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從辦理公證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當一旦涉及到日後承諾履行時,很可能會因法律上難以判斷忠貞的標准,因而無法兌現或要求法院作出強制執行。
建議公證的事項
某村村民孫大媽,寡居多年,膝下一女兩兒已長大成人,兩個兒子都已成家,女兒則一直留在身邊照顧自己。隨著年事漸高,孫大媽希望自己過世後,財產能多給女兒留一些,可是又擔心兩個兒子到進爭家產,搞得家無寧日,為此常常長嗟短嘆。
春節時,孫大媽的甥女孫某上門拜年,聽孫大媽訴完若後,在司法局任職的孫某當即建議孫大媽到縣公證處專門辦一張遺囑公證,把財產分成四份,女兒佔四分之二,兩個兒子各佔四分之一。由於公證書有法律效力保障,將來子女們就不可能有異議而引起紛爭。孫大媽聽後,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就找到公證處辦了遺囑公證,未來分家產紛爭的隱患,綞被消彌於無形。
就上述例子而言,在中國訂立遺囑並不一定需要公證。根據《繼承法》規定,遺囑的設立方式有多種,象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及公證遺囑等。在上述各類遺囑中,除了公證遺囑外,其它形式的遺囑都可通過委託律師辦理,並由律師見證予以證明。
從現行法律及依法律效力層次來說,公證遺囑的效力要高於律師見證遺囑。舉個例子說:某人先是辦理了公證遺囑,將其全部財產留給其大兒子,繼而在未正式撤銷該公證遺囑的情況,又通過律師見證立下另一書面遺囑,改將財產全部贈予慈善醫院。那麼在日後繼承時,應該照哪份遺囑執行呢?
答案只能是公證遺囑。
公證遺囑一經設立,不管先後,其效力高於其它形式的遺囑,且未經法定程序,不能隨意撤銷或變更。所謂法定程序,即指立遺囑人需要變更、撤銷該公證遺囑時,必須重新辦理公主手續。是以孫大媽在公證處辦了遺囑公證,是較為妥善的方法。
此外,公證處是證明身份、學歷、經歷、出生、婚姻狀況、生存、死亡等事項;亦可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鑒屬實;及證明文件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視乎需證機關是否要求公證這一程序。
以上公證的事項,除了國內公民適用之外,,變可提供給予外國簽證部門一個很大方便。中國公民申請出國留學、定居時,有關其出生、學歷、經歷、婚姻均需要經過國內公證這一司法行為,成為外國簽證官員決定是否批發簽證的一個重要因素。
●必須公證的事項
此外,有些事項在國內是一寂靜要辦理公證的,否則該事項會在法律上會被視作無效。這一類事項之所以規定必須經過公證,因為此類事項往往容易引發糾紛及訴訟,或直接涉及國家或當事人的重大利益,因此必須通過公證這手續,對其真實性與合法性予以明確肯定,避免了日後產生爭議及引起訴訟。這些事項主要包括:
1.房地產的二手轉讓、抵押、贈與、分割、繼承等;
2.收養關系的成立、解除;
3.政府投資的重點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
4.銀行的抵押貸款;
5.商品房境外銷售;
6.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等。
提存公證
在中國國內,除了有些事項是必須由公證處公證外,公證處亦可代當事人草擬公證的文書,形成了隹處成為一個可以提供信用中介而有公信力的服務機關。其中一類愈來愈為中國公民所樂意接受的服務,就是提存公證。
所謂提存公證,是指公證處應一方當事人要求,將該當事人交付的標的物負責予以保管,並在條件成熟時,告知另一方當事人領取標的物的公證方式。
●死後的提存公證
某公證處曾收到過這樣一個提存公證申請。
藍先生與藍太結婚20載,感情甚篤,夫妻倆開了一家制衣廠,收入豐厚。不久前藍太患上重病,可能不久於人世。出於對女兒的疼惜,藍太與丈夫約定從夫妻共有財產中提取40萬元存放在公證處,在女兒滿25歲時才能親自從公證處取出該款。這樣一來,藍太就不用擔心在自己身後女兒的利益沒有保障,更不用擔心女兒今後的婚嫁禮金沒有著落了。當然,該公證處在審查藍這份申請後,結果遂了藍太的心願。
●買賣在提存公證
此外,公證更可以作為買賣雙方的信用中介機構。現今在國內,特別是在商業領域,由於全面性的信用機制尚未建立,很多金融、貿易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在這種經營氣氛之下,任何一方一般都不願意先履行義務,例如賣方生怕交貨後就拿不到貨款,買方則惟恐付了款後賣交不了貨。在這種情況下,提存公證作為一種信用中介服務,很容易便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以下是一個買賣雙方經過公主而造成交易的例子:
香港居民景某,在深圳有一套住房需出售。經朋友介紹,深圳居民汪某看中這套房子,並與景某就售房事宜達成了協議,房價定為30萬。但雙方對如何交房及付款則各存疑慮,誰也不肯吃虧。由於無論是先付款抑或先辦房產證,總有一方是先要承擔風險,最後雙方相約來到公證處辦理的提存公證。
公證處首先幫他們擬定起草文件後簽署,之後汪某先把購房款交給公證處,並由公主處封存,景某則協助汪某辦理產權轉名手續。在汪某拿到已轉名房產證的三個工作日內,由公證處把全部購房款一次過支付給景某。這樣,汪某如其所願拿到房產證,而景某也順利拿到30萬的現金支票。整個交易過程既安全、又有序,雙方均感滿意。
證據保全及強制執行公證書
內地的公證書的用途是可以多方面的,除了有些事項法律規定是必須公證的外,有兩川公證書亦在內地亦十分普遍,即證據保全公證書和強制執行公證書。
●證據保全公證書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對當事人來說,要使法官相信其主張的事實,就必須提供確鑿有力的證據來說服法官。依照國內法律的規定,經過公證證明的事項一般具備很高的法律效力,特別是在法院審理案件中,公證書可以直接作為訴訟證據成為官司成敗的關鍵。以下為一個公證決定官司勝訴的例子:
廣州張女士一日外出,被一輛拖拉機撞成重傷,事後肇事司機通過關系找到交警隊的熟人進行了現場勘驗。兩天後,張女士的丈夫也聘請了專業人員趕到縣公證處,申請對事項現場再作勘驗,並特別要求申辦證據保全手續。張女士的丈夫主要害怕日後有關部門處理不公,到時手上有證據才可以反駁。
公證處按照張女士丈夫的要求,隨即派員陪同有關專業人員一同趕到現場進行了現場勘驗,並拍了照片,之後出具了證據保全公證書。
果不其然,此事後來終於訴諸法院。庭審中對方提交了交警的勘驗報告,該報告認定張女士負主要責任,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張女士馬上向法庭提交了重新勘驗的證據保全公證書,法官當庭確認了該公證書的真實性,確認肇事司機負全部責任,並應賠償張女士的損失。
顯而易見,此份證據保全公證成為該案轉敗為勝的殺的鐧,其作為證據的高度證明力,無疑地是得到法院的肯定。
●強制執行公證書
內地還有一種特殊性的公證書,叫做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書。這類公證書一般僅限於對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沒有疑議的,由公證處在該文書上註明有強制執行效力。當一方當事人不按文書約定履行時,對方當事人可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須經過訴訟程序,因而大大減少了浪費在程序上的時間及無謂的訴訟費用。以下為一個利用強制執行書而達到成功討回債項的個案:
失業青年劉某打算開家士多店,但手磁頭緊張,於是起好友李某。遂向李某提議借款5萬元,半年後還清。李某表示可以,但提出大家「先小人,後君子」,一起到當地公證處辦理一個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這樣大家都落得放心。劉某當即拍板同意,次日雙方一齊當地公證處辦理了具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在鄰取了公證書後,李某隨即到銀行提款把5萬元當面交給了劉某。時隔不久,劉某的士多店開張,生意蒸蒸日上。
轉眼半年過去了,劉某一直忙於士多店生意,早把借款一事拋諸腦後,李某三番五次追討,劉某始終推說生意差,無錢還。兩個月又過去了,李某見劉某有心賴賬,便即揣公證書向當地法院申請對劉某強制執行。
法院立案受理後的次日,法院負責判決執行的執行庭向劉某發出履行債務的通知書,限令劉某在一個星期內償還李某的借款,否則即對劉某名下財產採取強制措施。劉某見李某採取了行動,而且更想不到來得這么快,終於在限期內的第二天,親自帶著5萬元的現金支票到法院執行庭當面交給予了李某。這樣,李某既無須聘請律師發律師函追討,又無須經過漫長的訴訟過程,順順當當地收回了借款。
在香港,如果發生同一情況的話,李某就只能提出民事訴訟。若果劉某提出反駁理由,則官司可能拖延一段時間。比較之下,內地強制執行公證書的執行效力,在時間上和程序上是快捷和簡單得多。
公證的程序
在中國,公證事項有既定的辦理程序,公證員必須嚴格遵守。一般公證程序分為三個環節,即申請受理、審查和出證。公證處承辦的公證事項應從受理之日起一個月內辦結;重大復雜的,當事人舉證不足的或需要調查的,經公證處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可適當延長,最長不超過6個月,延期的原因應告當事人。現以一個財產繼承公證為例,簡單介紹公證的早辦程序。
甲為廣州市一退休工人,其妻早逝,育有一子一女,即乙和丙,兩人均已長大成家。在2002年4月,甲因病驟逝,遺下座落於東山區的房屋一間,及銀行存款8萬元。由於甲生前未留下遺囑,乙與丙經協商後,為免以後紛爭,決定到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公證書,以明確各人財產份額。
●申請受理
依照法律規定,對涉及房屋等不動產的公證,應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管轄;如果甲有兩個物業在不同地區的話,申請人可自主選擇任何一區的公證處。由於甲只有一物業位於東山區,因此,乙、丙應向東山區公證處提出公證申請。乙、丙申請時首先須填寫公證申請表,內容包括申請者的個人數據、請求公證事項、有關材料及證人姓名等。此外,乙、丙還應向公證提交下列證明文件:
1.乙、丙的身份證明文件或戶口簿;
2.甲的死亡證明,以證明死者確已死亡;
3.房屋產權證明與銀行存摺以證明死者遺產范圍;
4.有關甲的親人資料及證明,有以證實甲與乙、丙的父子、父女關系,以及沒有其它繼承人。
公證處在審核上述材料後會作出是否受理決定,並將受理通知單發給乙、丙。在乙、丙
按規定標准交納公證費後,公證處便開始建立公證卷宗。
●審查
在申請受理後,公證員會通過詢問證人、現場勘驗、進行鑒定、調查取證等不同方式收集證據。當公證員詢問當事人和有關證人時,應向被詢問人說明他的權利、義務、法律責任和注意事項,並製作談話筆錄。
筆錄應交被詢問人核對並簽名;確實不能簽名者,可由本人蓋章或按手印。筆錄中修改處須由被詢問人蓋章或簽署。
此外,公證員會按照乙、丙提供的數據,對所受理的財產繼承進行審查。一般是詢問乙、丙所提供的相關事實,如該房屋的居住狀況等。公證員有需要時,亦會到該房屋當地的街道辦事處,或居民委員會查詢以便了解房屋及使用權人的情況。
●出證
在審查後,如公證員發覺申請本身存在問題,例如有不真實、不合法事實或文書時,公證員是有權及有責任終止公證。終止公證的決定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如對拒絕公證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一程序。
在對繼承事實確認無誤後,公證處會正式出具繼承權公證書。公證書載明乙、丙為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甲方遺產及取得各自繼承的份額,即各占房屋產權的二分之一;至於銀行存款,則各人分得4萬元。
隨後,公證處會通知乙、丙到公證處領取公證書。這就是第三項程序「出證」。至此,該繼承權公證順利結束,但產權證的手續須另外辦理。
●特別程序
上述為公證的正常辦理程序。此外,公證不有一種特別程序,但這種特別程序是輔助性的,只有在正常工作程序難以完成公證目的時才採用。例如公證處需要辦理招標、投標、開獎、拍賣等公證事項時,由於在此類情況下並無可能實時發出公證書,一般的公證方式是承辦公證員親臨現場,在對現場情況的合法性及真實性審查核實後,如無疸則當場宣讀公證詞,並在7日內作出公證書。建築工程招標公證書、拍賣公證書等均屬此類。
公證的公信力
在香港,一般訂立遺囑、樓宇買賣合約、抵押等均可由律師辦理,律師完全可以充當公證的角色。但是在內地,同一文件如果是經過公證的話,其認可性及公信力均比較由律師見證的大得多。公證能夠有這樣大的公信力,主要為以下的原因所造成:
●代表國家行使證明權機構
內地公證處原來就是政府機關,自建國以來一直是由國家司法行政部門管轄,屬於政府的事業單位,與醫院、學校等同屬於服務社會性質,其存在不以牟利為目的。由於中國公民長期以來都比較服膺政府的權威,況且公證處是代表國家名義行使證明權的機構,文件出問題時跟進責任容易,因此在傳統上,公證後的文件,公民一般是有較大的信心。
●國內缺乏公證職能的中介
在國內,除了公證處外,也的確並無其它中介組織可以承擔起公證的職能。即使是律師行業由於起步較晚,盡管體制正在進行改革,例如逐步脫離司法部門的直接管理,但改革仍需一段時期,律師行業長期以來年流弊及不足,亦無可能一下了改變過來,故現時律師見證的文件,其認可程度仍遠比不上公證文書。許多政府部門,例如房管局等,在公民申請辦理相關事務時,如二的房屋買賣合同、抵押繼承等,均會要求出具有關的公證書,否則視為未能生效,不予辦理登記手續。
●公證書有嚴格的規范性
公證書發出時其實是有很嚴格的規定。公證背後的行政程序,甚至是公證書的格式,有關公證法例均有清楚界定,公證員務須遵守,不同省份、級別的公證處之間所造成的差異一般很少,其規范性及統一性大大減少認可時的疑慮。例如:
1.不同公證書雖然有不同的內容,但公證書的紙張、字體大小及內容格式均有規范。
2.每一張公證書必須有公證書編號、當事人基本數據、公證證詞、承辦公證員簽名、公證處印章和鋼印及出證日期,缺一不可。
3.公證書不得塗改、挖補、必須更改的應加蓋公證處校對章。
4.公證處必須留存公證書原本一份,以便日後有需要時核對。公證事項辦結後三個月內將全部卷宗整理歸檔,歸檔時依《公證檔案管理辦法》辦理,因此公證處日後追查文件十分容易。
5.如需要時公證書會由公證處直接寄往需證機關,另一份由當事人領取,偽證及更改
公證書的機會因而減少。
●公證書必須經過審查程序
公證員有責任對要求公證的事項作出調查及證實,包括實地調查,有需要甚至聘請或委託專業部門、專業知識人員進行鑒定、翻譯,其目的是務求公證書發出時,其內容的真實性是毫無疑問。
一般公證事項應在受理之日起1個月內辦結,對不真實,不合法的行為、事實和文書,公證有權拒絕公證。如公證處不可能公證的話,則要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對不予受理、拒絕公證撤銷公證書決定有異議的,均可申請復議。因此,公證書在發出前,甚至是發出後,無論在行政及復核的程序上,基本是十分公開,環環緊扣,步步嚴密,要求亦十分嚴格。
綜合以上原因,也難怪公證書在中國有這樣大的公信力。
港人常需公證的事項
中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後,中港兩地無論在投資、婚姻、文化交流方面,越益頻密,港人因此而無可避免與內地公證制度接觸。以下幾項為港人常需公證的文件:
●寡佬證
「寡佬證」是最近十多年才有的名詞,是指香港婚姻登記處的性命當的無結婚記錄的記錄證明書。根據中國現時《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當男女雙方同意結婚時,如存在涉外因素(包括港、澳、台),涉外一方無論是男或女,必須向婚姻登記機關出具下列文件:
1.身份證、回鄉證或海員證;
2.無結婚記錄證明書;
3.申請人未有在其它任何地方結婚的聲明書;
4.如申請人以前曾離過婚的,出示離婚的文件;
5.如配偶已經去世的話,出示配偶的死亡證;
6.有關任職機構或經濟來源聲明;
7.婚姻登記機關指定縣級或以上醫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檢查證明文件。
上述的寡佬證,首先由當事人自行向香港婚姻登記處申請,付款後,如無問題由由該處
在一兩天內簽發。申請人的下一步手續應在公證人面前簽署聲明書,聲明並無在其它地方結婚,及聲明內附上的文件屬實。所簽正副文件必須在司法部在港的窗口公司,即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轉遞加章之後,再呈交內地有關的婚姻登記機關作為合法文件具結。
不可不知,寡佬證在內地使用的有效期為簽發日起3個月內,逾期不被接受。
●有限公司的文件
很多港人是以有限公司的名義在內地貿易、合作、合資;但內地的機關,單從有限公司的章程內容,根本是無法得悉有限公司的最新情況,及有關的商業決定是否經過內部的合法程序通過。因此,一般都需要司法部在港委託的公證,對此等有限公司的有關資料有文件,包括公司年報、董事、股東、注冊地址、會議記錄等作出公證。除會議記錄外,委託公證人均可直接從香港公司注冊署所提供的微型菲林,從而取得有限公司的資料後作出公證。
●內地訴訟的文件
內地的訴訟均需要以書面委託中國律師代為辦理,若果沒有此委託書的話,以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及全國有這么多的律師,法庭亦很難證明到庭的律師,是否有權代表訴訟的當事人及其作為律師的許可權。此類委託書的內容,一般都是十分簡單,且無論是訴訟中的原告或被告,都需要在香港的委託公證人面前簽署。
此外,由於內地的起訴狀是必須由原告本人簽署,因此起訴狀亦須經委託公證人公證這一程序。
●授權書
港人在內地處理房地產買賣而需要授權別人處理時,有關的授權書亦須公證。不可不知,內地的房地產即使不是夫婦共同的名義擁有,只屬其中一個人的名下,出售時房管部門都會要求配偶簽名證明同意,授權書因此亦須配偶加簽以資證明。
●其它文件
此外,港人作出聲明書及證明文件屬實項目,均會被要求公證,但數量一般不如前述項目的多。

『陸』 試論司法文書的概念、特點、作用和寫作要求

1.法律文書的概念、特點
法律文書是指公民、法人、國家機關及其它組織在處理各種法律事務中,為實現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一系列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律文書,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書。狹義的法律文書,指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書和當事人在訴訟活動中所使用的訴訟狀。
法律文書的特點:
(1)適用法律的嚴肅性
適用法律的嚴肅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事實必須真實、清楚,證據必須確鑿、充分,論證必須嚴密、理由充足,結論必須正確、符合法律要求,語言必須嚴謹、明確,切忌模稜兩可、含糊其辭。另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程序法是確保各種實體法得以貫徹實施的保障,也是確保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必要條件。
(2)事實認定的客觀性
認定事實的客觀性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准確地揭示案件的本來面貌;第二、全面闡述案件的各個側面;第三、准確表達案件關鍵部分的事實。
(3)生效執行的權威性
法律文書由法律保證其生效執行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具體表現在法律文書製作的合法性、執行的強制性和解釋的單一性三個方面:第一、製作法律文書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合法資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文書的許多文種都具有法律強制執行的效力,以此來保證法律實施的權威性;第三、法律文書的解釋必須是單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詞語的歧義和模稜兩可的提法。
(4)體裁格式的規范性
法律文書在長期的法律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內容和項目簡明扼要、條清理晰地表達出來,不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於製作、查閱、管理和執行,而且還是法律文書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需要,唯有規范的法律文書,才能保證其完整、准確和有效。
(5)語言文字的准確性
法律文書的語言表述必須與法律的精神相一致,必須與法律規定的提法相同。語言風格力求朴實簡練,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種修辭手法,不能濫用文言文,造句多用肯定、陳述、判斷句式,少用或不用反問、設問、疑問、感嘆等加強語氣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2.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之間是一種屬種關系,法律文書的外延大,它包括立法文書、司法文書和訴訟文書。
立法文書,即規范性法律文書,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以及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並正式公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司法文書,指司法機關(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實施法律的過程中,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訴訟文書,指司法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程序法的規定參加訴訟活動,在訴訟活動過程中所製作的各類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3.法律文書的作用
法律文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法律文書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書是維護社會穩定、懲罰犯罪的銳利武器;
(3)法律文書是國家機關對社會實現管理和調整的有力手段;
(4)法律文書是教育公民、宣傳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
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律的學習;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寫作原則;
(3)認真研究各類法律文書的性質、作用和寫作方法;
(4)樹立嚴謹朴實的文風,不作形容描繪,不搞形象刻畫。
(二)起訴狀的寫作
1.起訴狀的概念和分類
起訴狀是向法院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法律文書。公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起訴書或公訴書,指的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按照審判許可權的規定,對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所製作的法律文書。自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訴狀、狀子、狀紙等,指的是公民個人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起訴狀依據起訴對象的不同,分為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和行政起訴狀三類。
刑事起訴狀是刑事案件的自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附帶民事責任的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行政起訴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其法定代理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各類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公訴的起訴書和自訴的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略有差異。
(1)起訴書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書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具體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和編號。標題由行文機關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部門(簡稱)和序號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況。需寫明姓名(別名、化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等。如有同案被告數人,需按主犯、從犯、脅從犯的順序分別寫明。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來源。寫明本案移送審查起訴的單位、時間和過程等訴訟程序情況。
第二、犯罪事實和證據。起訴書在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時,必須是經過檢察機關查證核實的事實。要如實記述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經過、後果等。詳寫主要犯罪事實,略寫次要犯罪事實。犯罪證據需另起一段書寫,要把案件查證屬實的證據一一列舉,同時還要表明「證據確實、充分」等明確態度。
第三、起訴的理由和法律根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准確認定被告人觸犯刑法哪一條哪一款,構成何罪,說明提起公訴的目的和建議。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格式與書信相同。
第二、落款。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冊、頁數目;證據名稱和數量;被告人姓名,羈押處所,未在押的,寫明其住址;證人職業及住址;附帶民事訴訟書狀的說明等。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狀的寫作格式請參考教材。起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如「民事起訴狀」、「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
第二、當事人基本情況:在原告欄和被告欄中要分別寫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等內容。如原告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則需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與原告的關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原告無論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要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代理許可權。
有數個原告、被告,應按照他們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說明其基本情況。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訴訟請求:主要寫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即起訴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實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訴狀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實和理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是請求人民法院解決原告一方訴訟請求的重要根據,主要是擺事實、講道理。
第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為此,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判決」等。
第二、起訴人簽名、簽章、起訴時間。
第三、附件。包括起訴狀副本、物證、書證的數量。
3.起訴狀的寫作要求
(1)請求事項要明確具體,合理可行;
(2)陳述事實要客觀真實,突出重點;
(3)理由闡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確。
本文來自:3COME文檔頻道(www.reader8.cn)原文鏈接:http://www.reader8.cn/data/2007/0129/article_74114.html

『柒』 論法律文書的特點和作用

1.法律文書的概念、特點 法律文書是指公民、法人、國家機關及其它組織在處理各種法律事務中,為實現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一系列文書的總稱。 法律文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律文書,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書。狹義的法律文書,指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書和當事人在訴訟活動中所使用的訴訟狀。 法律文書的特點: (1)適用法律的嚴肅性 適用法律的嚴肅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事實必須真實、清楚,證據必須確鑿、充分,論證必須嚴密、理由充足,結論必須正確、符合法律要求,語言必須嚴謹、明確,切忌模稜兩可、含糊其辭。另一方面法律文書的製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程序法是確保各種實體法得以貫徹實施的保障,也是確保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必要條件。 (2)事實認定的客觀性 認定事實的客觀性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准確地揭示案件的本來面貌;第二、全面闡述案件的各個側面;第三、准確表達案件關鍵部分的事實。 (3)生效執行的權威性 法律文書由法律保證其生效執行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具體表現在法律文書製作的合法性、執行的強制性和解釋的單一性三個方面:第一、製作法律文書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合法資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文書的許多文種都具有法律強制執行的效力,以此來保證法律實施的權威性;第三、法律文書的解釋必須是單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詞語的歧義和模稜兩可的提法。 (4)體裁格式的規范性 法律文書在長期的法律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內容和項目簡明扼要、條清理晰地表達出來,不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於製作、查閱、管理和執行,而且還是法律文書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需要,唯有規范的法律文書,才能保證其完整、准確和有效。 (5)語言文字的准確性 法律文書的語言表述必須與法律的精神相一致,必須與法律規定的提法相同。語言風格力求朴實簡練,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種修辭手法,不能濫用文言文,造句多用肯定、陳述、判斷句式,少用或不用反問、設問、疑問、感嘆等加強語氣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2.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文書與立法文書、司法文書、訴訟文書之間是一種屬種關系,法律文書的外延大,它包括立法文書、司法文書和訴訟文書。 立法文書,即規范性法律文書,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以及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並正式公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司法文書,指司法機關(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實施法律的過程中,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訴訟文書,指司法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程序法的規定參加訴訟活動,在訴訟活動過程中所製作的各類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文書。 3.法律文書的作用 法律文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法律文書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書是維護社會穩定、懲罰犯罪的銳利武器; (3)法律文書是國家機關對社會實現管理和調整的有力手段; (4)法律文書是教育公民、宣傳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 法律文書的寫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律的學習; (2)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寫作原則; (3)認真研究各類法律文書的性質、作用和寫作方法; (4)樹立嚴謹朴實的文風,不作形容描繪,不搞形象刻畫。 (二)起訴狀的寫作 1.起訴狀的概念和分類 起訴狀是向法院提起公訴或自訴的法律文書。公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起訴書或公訴書,指的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按照審判許可權的規定,對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所製作的法律文書。自訴的法律文書通常稱為訴狀、狀子、狀紙等,指的是公民個人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起訴狀依據起訴對象的不同,分為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和行政起訴狀三類。 刑事起訴狀是刑事案件的自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附帶民事責任的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行政起訴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其法定代理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文書。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各類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公訴的起訴書和自訴的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略有差異。 (1)起訴書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書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具體格式請參考教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和編號。標題由行文機關名稱和文書名稱組成。編號由年度、院名(簡稱)、部門(簡稱)和序號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況。需寫明姓名(別名、化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等。如有同案被告數人,需按主犯、從犯、脅從犯的順序分別寫明。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來源。寫明本案移送審查起訴的單位、時間和過程等訴訟程序情況。 第二、犯罪事實和證據。起訴書在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時,必須是經過檢察機關查證核實的事實。要如實記述被告人犯罪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手段、經過、後果等。詳寫主要犯罪事實,略寫次要犯罪事實。犯罪證據需另起一段書寫,要把案件查證屬實的證據一一列舉,同時還要表明「證據確實、充分」等明確態度。 第三、起訴的理由和法律根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准確認定被告人觸犯刑法哪一條哪一款,構成何罪,說明提起公訴的目的和建議。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樣,格式與書信相同。 第二、落款。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冊、頁數目;證據名稱和數量;被告人姓名,羈押處所,未在押的,寫明其住址;證人職業及住址;附帶民事訴訟書狀的說明等。 (2)起訴狀的格式和寫法 起訴狀的寫作格式請參考教材。起訴狀由首部、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首部的寫作方法: 第一、標題:由案件性質和文種組成。如「民事起訴狀」、「刑事起訴狀」、「行政起訴狀」。 第二、當事人基本情況:在原告欄和被告欄中要分別寫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等內容。如原告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則需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與原告的關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電話及相關內容。原告無論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要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代理許可權。 有數個原告、被告,應按照他們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說明其基本情況。 正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訴訟請求:主要寫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即起訴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實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訴狀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實和理由兩個方面的內容,是請求人民法院解決原告一方訴訟請求的重要根據,主要是擺事實、講道理。 第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 結尾的寫作方法: 第一、受文機關。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為此,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判決」等。 第二、起訴人簽名、簽章、起訴時間。 第三、附件。包括起訴狀副本、物證、書證的數量。 3.起訴狀的寫作要求 (1)請求事項要明確具體,合理可行; (2)陳述事實要客觀真實,突出重點; (3)理由闡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確。

『捌』 簡答訴訟文書 具有什麼特點

1、送達只能是由公安司法機關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有關機關實施的回訴訟行為。送達是發生在答送達主體和送達對象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送達的主體只能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送達的對象是訴訟參與人和有關機關。
2、送達的內容是訴訟文書。其中公安司法機關製作的訴訟文書是送達的主要內容,如傳票、通知書、不起訴決定書、起訴書、判決書、裁定書等。
3、送達的方式和程序是法定的。實施送達行為必須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否則無法產生法律效力。送達是一項嚴肅的法律活動,是訴訟程序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繫到整個刑事訴訟活動能否順利進行,訴訟任務能否切實完成。只有收件人按時收到訴訟文書,才能了解其中的內容,按時參加訴訟活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玖』 古代司法文書的特點是什麼

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具有統一、固定的行文格式,以保證其合法性、完整性、准確性和有回效性。

(2)具有實答事求是、嚴肅莊重、准確精練、邏輯嚴密的語體風格。

(3)內容主要包括敘事、舉證、說理和結論等,必須符合哲理、事理、法理、文理四者統一的原則。

(4)結構相對固定,字跡端正。除標題、首部、尾部外,正文多數按照事實、理由、結論的順序排列。

『拾』 司法文書的概念,特點是什麼有何分類

司法抄文書(judicial records)是指偵查、檢察、審判、公證等司法機關在處理各類案件的各個環節、步驟上形成與使用的專用文書。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如判決書、裁定書等;也包括不直接發生法律效力,但對執行法律有切實保證作用的文書,如訴狀等。
司法文書的種類很多,按參與訴訟活動的不同職能的機關分:
偵查機關,主要有控告、檢舉書,控告、檢舉筆錄,自首書,訊問、勘驗、檢查、搜查筆錄,立案報告,案件偵查終結報告,提請批准逮捕書,逮捕證,通緝令等;
檢察機關,主要有起訴(免於起訴)決定,批准(不批准)逮捕決定,起訴書,抗訴書,補充偵查意見書等;
審判機關,主要有訴狀,開庭通知書,案件審理終結報告,調解書,判決書,裁定書,執行通知書,審判庭筆錄,合議庭評議筆錄,宣判筆錄,刑事判決布告等;
在公證機關形成的有證明書、委託證明書等公證書。

熱點內容
自行委託鑒定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2 23:00:44 瀏覽:992
勞動法適應公務員么 發布:2025-10-12 22:57:43 瀏覽:503
刑法關於醉酒 發布:2025-10-12 22:36:57 瀏覽:2
西安有名氣的離婚律師 發布:2025-10-12 22:12:56 瀏覽:763
財務公司前台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2 22:07:31 瀏覽:897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 發布:2025-10-12 21:46:25 瀏覽:104
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備案 發布:2025-10-12 21:37:14 瀏覽:411
司法鑒定案號 發布:2025-10-12 21:34:47 瀏覽:34
經濟法托運單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12 21:19:22 瀏覽:37
經濟法結算卡 發布:2025-10-12 21:16:52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