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轉讓權

商法轉讓權

發布時間: 2021-01-05 19:09:35

商法中的票據代位求償權是什麼

代位求償權一般指應復用在保險法中。又制稱「代位追償」或「權益轉讓」,簡稱「代位」,是指保險標的由於第三人的責任發生保險事故而導致損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款後,依法取得對第三人的請求賠償的權利。

融通當事人無特別追償權,為票據付了款的融通當事人(保證人)有權從被融通當事人手中獲得償還,並有權向被融通當事人強制執行該票據,即代位權。例如,保證人向買方出借自己的名義,作為融通當事人簽發票據,買方背書該票據給賣方,遂賣方交貨。如果保證人付款並取得票據,保證人對買方則有追索權(但如果買方付款,則買方對保證人不能有追索權)。但這種追償權的行使對象僅限於被保證人,而不能向被保證人的所有前手(如果存在的話)主張追償權,即無特別追償權。

融通人是以出借其信用和姓名給另一票據當事人為目的,而以任何身份在票據上簽名的人。融通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其簽名應依當地法律要求為之。融通人既可以在出票前簽名,也可以在出票後簽名。比如:甲(融通人)簽字於乙(被融通人),在到期前乙將票據背書轉讓給丙,丙支付了對價,若丙對甲和乙的信用不確信,或者為了使該票據信用更加充分,丙又與丁訂下了融通契約,則丁也是融通人。

Ⅱ 合同權利轉讓和義務轉讓(含國際商法)

你的理解有問題哦,表述也不清楚。你剛才的舉例中將兩個法律關系(甲與專乙、乙與丙)屬混在一起,所以沒能理解這兩個概念。
債權轉移舉例:甲欠乙一萬,乙對甲說,你還給丙吧。
債務承擔舉例:甲欠乙一萬,甲對乙說,丙還給你吧,乙同意了。
各國法律一般都允許債權轉移(除非極大增加履行難度),但應當通知債務人(確保債務人能適當履行債務)。債務承擔由於嚴重影響債權人權益(不同債務人履行能力不一樣,況且有些債務具有很強的人身性質,如演出合同),所以都必須經過債權人同意。美國各州法律有較大差異,但並沒有合同的債務不可以轉讓的規定。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有什麼區別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

民商法立法的目的在於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立法的立腳點在於充分維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的個人利益,而不是側重於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來說,立法的目的則在於維護和實現整個社會或者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依法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

(2)法律內容存的差別

民商法主要是實體法,而知識產權法中除了關於權利的實體性規定以外,還同時有大量的程序性規定,可以說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

知識產權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任何人,包括權利人在內,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和執行。

(3)責任的產生方式不同

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中對責任的不同規定,實質上是兩種法律中的權利不同屬性的反映。

民商法把承擔責任的方式緊緊地限定在民事責任的范圍中是合適的。

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由於知識產權並不是簡單的私權,反映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肯定應該存在差別,這樣是合理的,也反映著兩種法律的差別。

(4)承擔的責任不同

商法比較偏經濟方面,有很強的技術性(會涉及較多經濟學內容)。

知識產權法專業畢業的學生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

Ⅳ (海商法)如何證明他是貨主如何將貨物拍賣高手進!

我想樓主是想問無人提貨的情況下,承運人如何維護自身權利吧

第一個問題:貨主B如果不提貨,承運人可以行使留置權,貨物是鐵礦石
的話,可以在留置60天後申請法院拍賣,所得費用用以償還運費,不足部分,可以向托運人追償;超過部分退還托運人。

第二個問題,船東不能主張所有權。理由見提單轉讓的相關規定,同時,船東可以行使留置權

第三個問題:可以,詳見問題一。同時說明一下,貨物所有權沒有轉移,目前實際佔有貨物的人行使的是留置權

《海商法》的規定

第八十六條在卸貨港無人提取貨物或者收貨人遲延、拒絕提取貨物的,船長可以將貨物卸在倉庫或者其他適當場所,由此產生的費用和風險由收貨人承擔。
第八十七條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運費、共同海損分攤、滯期費和承運人為貨物墊付的必要費用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費用沒有付清,又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承運人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內留置其貨物。
第八十八條承運人根據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留置的貨物,自船舶抵達卸貨港的次日起滿六十日無人提取的,承運人可以申請法院裁定拍賣;貨物易腐爛變質或者貨物的保管費用可能超過其價值的,可以申請提前拍賣。
拍賣所得價款,用於清償保管、拍賣貨物的費用和運費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有關費用;不足的金額,承運人有權向托運人追償;剩餘的金額,退還托運人;無法退還、自拍賣之日起滿一年又無人領取的,上繳國庫。

Ⅳ 提單變更的條件和效力

按我國《海商法》的相關規定及一般的提單法則,參酌我國《票據法》的有關規定,提單的有效轉讓一般應滿足下列條件

1、承運人已經接受託運貨物,亦即提單權利已有效產生。提單物權效力的產生,以運輸貨物的存在為前提。承運人簽發提單時,貨物必須已經處於承運人管領之下。「空單」固為無效,自然談不上有效轉讓的問題。提單所載貨物異於裝船貨物,提單物權效力亦不能發生。

2、根據提單自身的記載,其為可轉讓的提單。「轉讓性」取決於憑證本身的用語。提單只有作成可轉讓的才能轉讓,而票據一般情況下均可流通,除非排除其流通。對此,我國《海商法》第79條的相關規定是,「提單的轉讓,依照下列規定進行:、記名提單:不得轉讓;、指示提單:經過記名背書或者空白背書轉讓;、不記名提單:無需背書,即可轉讓。」即我國法律限定的可轉讓的提單為指示提單與不記名提單;轉讓的方式為背書加交付與單純的交付。惟記名提單既明確規定其不得轉讓,又賦予其提單性質與功能,恐要帶來認識上的分歧。

3、符合提單轉讓的規則、規范亦即需背書、交付提單。《海商法》規定的必須經背書轉讓的提單只有經適當背書後才能轉讓。背書指在提單背面記載並簽章的行為。有時即使提單未適當背書,適當背書的保證也相當於背書,可產生轉移提單權利的效力①。關於背書的方式、背書是否需要連續等,我國《海商法》沒有規定,可參照《票據法》有關票據背書的規定。背書可分為轉讓背書、委任背書和設質背書三類,唯有轉讓提單權利的背書,可產生提單權利移轉效力、提單權利證明效力及資格授予效力,但不能象票據轉讓背書那樣同時產生權利擔保效力(以下述之)。

4、在提單可有效轉讓的時限內。票據的轉讓必須在票據到期日前完成,而提單上一般沒有到期日的記載。不過,一般認為,提單的轉讓也是應受時間限制的,且一般將其限定在海上貨物運輸「期間」,因為,提單權利的客體為特定的海運貨物,而一旦該運輸任務完結,該貨物從法律上脫離承運人的控制,則提單權利即再無從兌現,其再轉讓流通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即嚴格意義上的提單權利已不存在了。另應注意的是,承運人未憑正本提單放貨,提單並不喪失物權效力;因為提單是否失效,取決於貨物是否交與有權提貨的人,而除非法院裁決非提單持有人可以提貨,有權提貨的人應是提單的合法持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貨物時,因其取得完全物權,承運人喪失對貨物的佔有,提單物權效力歸於消滅。

5、需將提單物權與債權、提單權利與義務一並轉讓。提單權利是提單物權與債權的統一,二者難以分割,提單又一並記載了提單當事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一個權利與義務的「集合體」;提單權利的客體為特定的海運貨物,當提單轉讓時,該客體物一般還處在海上運輸過程中,與提單相「脫離」,提單權利的最終兌現,是通過在貨運目的港對運輸貨物的提取而實現對貨物的支配、利用,而這些均又需要承運人的協力及收貨人行為的配合及相關義務的履行。故面對該種現實,要轉讓提單權利,則非將其物權與債權、權利與義務一並轉讓,則不能為功。

6、轉讓人需是有權對提單上載明的貨物進行處分的人即有權轉讓人。無論提單如何流通轉讓,其權利最終要通過在目的港提取貨物來實現。故提單轉讓人只能是有權以轉讓提單的方式,對提單載明的貨物進行買賣或為其他處分的人。轉讓提單不能轉讓托運人本來不擁有的權利,包括對提單項下貨物的支配權。若轉讓人持有的是非法取得的提單,而轉讓給善意受讓人,則善意受讓人不能以此對抗真正的貨物所有人。

7、轉讓人轉讓意圖方面的效力限制。大而言之,轉讓人轉讓提單的意圖有三:轉讓提單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提單)、設質及委託提貨,與此對應了三種背書形式及法律效果:、轉讓背書,其基本效果是使提單權利轉移(上已述及;另外,僅憑交付即可轉讓的提單,僅「交付」即可產生轉移提單權利的效果);、設質背書,其基本效果是可將提單及其權利作為質押標的;、委託背書,其主要效果在於使被委託的第三人取得了代理背書人請求交付提單項下貨物的權利。

提單轉讓後產生兩個效力,對內效力(提單轉讓人之間的效力)與對外效力(運輸合同效力,即提單持有人與承運人之間的效力)。對內,除非另有約定,背書人(提單出讓人)背書交付提單的行為是轉讓提單所證明的運輸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包括對承運人的提單項下貨損索賠權)的初步證據;對外,承運人此後只需也只能向提單受讓人履行提單項下的合同義務並承擔義務不履行的責任包括貨損賠償責任,而不再向提單出讓人履行義務或承擔責任。

Ⅵ 商法案例分析題

1.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回額顯著低於公司答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董事會決議是正確的。
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一)對內轉讓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二)對外轉讓
1、有約定按約定: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沒有約定按法定:
(1)股東向股東之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大於1/2)同意。
【注意】股東向股東之外的人轉讓股權無需經過股東會作出決議。
(2)表示同意的方式
①明確表示同意。
②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30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③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3)優先購買權(順序:協商——出資比例)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你第二問的轉讓對象表述不清,具體轉讓是否有效可參考上文規定。

Ⅶ 商法中的票據權利中的提示付款權的理解是

提示付款是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向付款人出示票據,將票據交其驗看,並請求付款人付款的一種法律行為。
從付款行為本身來看,它是票據上規定的付款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使持票人實現票據權利,同時導致票據關系消滅的行為。付款行為的主體只能是票據記載的付款人。持票人要想得到付款,就要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所以,提示付款,是持票人行使付款請求權並取得票據金額的必經步
驟。 票據具有替代貨幣進行結算支付和資金融通等功能,因此票據經過多次轉讓後,持票人與出票人、付款人之間可能已無直接關系。持票人轉讓票據,無需通知出票人。付款人在沒有見到票據時,可能不知道誰是最終的持票人。因此,持票人只有經過提示付款,經付款人對持票人身份和票據的查驗,才能確認履行付款義務的對象。 提示付款人,應當是持票人或他的代理人;接受提示付款的人,則是付款人本人。但特殊情況下也可能是付款人以外的人,如付款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時,向他的法定代理人提示付款;企業分立、被兼並後,向新產生的企業法人提示付款;企業破產後,向其破產清算組織提示付款;付款人死亡時,向其繼承人提示付款等。 提示付款同時還是持票人的一種權利保全行為。因為經過提示付款,而付款人拒絕時,持票人才能要求付款人出具拒絕證明,並依據拒絕證明,行使對前手的追索權。依票據法的規定,持票人不能出具拒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所以不提示付款,就無法保全持票人的追索權。

Ⅷ 商法票據法背書轉讓追索權問題

戊可以向乙,也只可以向乙行使追索權
甲公司背書不得轉讓就是讓自己回免責,但是這之後的答票據轉讓依然有效,所以向甲公司不行;
丁與戊有買賣合同關系,為直接前後手,所以也不能行使;
丙公司已經拒付;
所以只能向乙公司了~~~

Ⅸ 求問一個商法課的問題,有關合同權利的轉讓

A,1對

包含一項轉讓

Ⅹ 商法里,股權的對外轉讓里有一條說此項同意以股東人數計算,而非以股東持有的有表決權的股數計算。是什麼

假設說一個公司有10個股東,那麼如果以股東人數計算,在股權對外轉讓時股東每個人都有一票的專表決權。而以股東持屬有有表決權的股數計算是指以股東所持有的股權份額計算表決權,假設一個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某個股東岀資90萬元,那他一個人就有90%的表決權。

熱點內容
北碚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6:09:07 瀏覽:89
公司公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5:55:01 瀏覽:782
南京大學2018法律碩士面試成績 發布:2025-10-13 05:44:19 瀏覽:929
物業管理條例培訓目的 發布:2025-10-13 05:43:39 瀏覽:479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發布:2025-10-13 05:43:01 瀏覽:843
依法治稅報告 發布:2025-10-13 05:42:52 瀏覽:340
環境法是行政法嗎 發布:2025-10-13 05:11:06 瀏覽:492
勞動合同法曾湘泉 發布:2025-10-13 05:05:58 瀏覽:464
試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3 05:04:33 瀏覽:540
合同法對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發布:2025-10-13 05:01:32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