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訴人民法院
民事類案件都可以。
行政類案件在申請過行政復議之後,如果還是不滿意,就可以起訴。版
刑事類案件基權本都是人民檢察院主動提起訴訟,但還是包含告訴才處理(自訴)的情況,如下:侮辱、誹謗罪名,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佔罪,這四個,其中,侮辱、誹謗嚴重危害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不屬於告訴才處理的范圍,暴力干涉婚姻致人死亡及虐待致人死亡都不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B. 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日內立案或作出裁定對嗎
《民事訴抄訟法》第112條: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法院不受理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對於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等情況法院不予受理的,僅告知原告即可,而不必出據不予受理裁定書(具體參加民訴法第111條,太長了我就不寫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那你就必須要那麼出具裁定書,因為不予受理的裁定是可以上訴的。
C. 受訴人民法院可一並管轄,是兩個以上的法院一起管轄嗎
您好。
「受訴人民法院可一並管轄」這句話的意思是多個案件,其中一個案件已在A人民法院起訴,那麼其他案件可以由A法院一並管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D. 受訴法院所在地是指什麼
「受訴法院所在地」是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的縣市。一般指案件起訴人的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
E. 受訴法院與致送法院不符,是否應不予立案
如果有證據證明不符合公告送達條件,在沒有收到判決書的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要求重新送達一份判決書。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內可以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第一百三十九條 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的時間和地點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當事人有權上訴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第一百四十條 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不適用公告送達。
第一百四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定期宣判時,當事人拒不簽收判決書、裁定書的,應視為送達,並在宣判筆錄中記明。
F. 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怎麼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解釋所稱城版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權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G. 受訴法院所在地是什麼意思
是指受理案件法院所在的行政單位,具體在法律上是指省、自治區、專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屬列市的行政局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35條本解釋所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H. 受訴法院所在地是怎麼理解的
受訴法院所在地即受理訴訟案件的法院,一般理解為該法院是否有管轄權!
I. 行政訴訟受訴人民法院不接訴狀,當事人怎麼辦
行政訴訟受訴人民法院不接訴狀,當事人可以向該院的院長,或者直接向版上一級法院的立案庭反映權,要求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一審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實行立案登記制。
第二條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並註明收到日期。
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
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第十三條 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查明事實,並將情況反饋當事人。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