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宣告失蹤司法考試

宣告失蹤司法考試

發布時間: 2021-01-06 00:16:47

A. 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判斷。司法考試。

你說的是對的,但是有幾點需要說明的。一,申請人要符合法定條件。二,下落不明的事實要確定並有相應證據。三,宣告前應先由人民法院進行公告,公告期屆滿。四;宣告要由人民法院來進行,其它部門無權。

B. 司法考試14科,哪14科啊

法理、憲法、法制史、經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道德、刑專法、刑屬事訴訟法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
沒有專修的問題,都得考。主要是選擇題,最後一卷全是案例分析的主觀題(有標准答案),還有理論性強的論述體(沒有標准答案,自由發揮),即文書寫作。共四卷,每卷150分,合計600分,一般360分及格。

C. 司法考試答疑精華:民訴中一審終審的案件有哪些

以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1、選民資格案件;
2、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認定公民無民回事行為能力或者限答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4、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5、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6、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7、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為一審終審。
8、民訴中的小額訴訟程序

D. 司法考試:夫外出3年不歸、6年不通問

宋承唐律,但也有變通,如《宋刑統》規定,夫外出3年不歸、6年不通問。

6年不通問是指六年沒有通信或者問候,就是指沒有任何的消息,相當於現在的失蹤。

E. 司法考試民法的重點有什麼

2010 年的卷三,民法部分一如既往地佔了62分。卷四的情況則比較復雜,第一道16分的案例題雖然主要考察民法,但也附帶涉及民訴和刑法問題,民法大概佔了11分。這樣,單純考察民法的題目分值只有73分,比去年的80分略有降低。卷四最後一道35分的論述題,雖然主要是考察民法,民法的基礎理論為該題准備了最佳答案,但以多數考生的知識儲備來看,該題似乎更偏向於考察法理。如果加上論述題中所含有的民法內容,則民法的分值就會大漲,大概有100分,算是對民法領袖地位的一種回歸。
因為民法題中有不少綜合性的題目,不同考點的分值不太容易准確劃分。大致說來,總論部分佔了9分,物權部分12分,債權部分35分,知識產權部分10分,婚姻繼承部分7分。知識產權部分因為沒有考察案例,其分值大幅下降,回到了正常的地位。刨除知識產權案例的影響,其他部分的分值則與去年大體一致。法|律教育網數據分析顯示在第三卷中,婚姻繼承和知識產權的分值跟去年一樣。總論部分因為在案例中考察到合夥,分值有所上升。物權法在卷三里依然無足輕重,只有7分,只是加上卷四的分值,才稍稍有所改觀。債權法則保持了其一貫的核心地位,分值35分,佔了民法的將近一半。就債法內部而言,合同法佔19分,與05年相比有所回升;侵權部分佔7分左右,與去年一樣;債法總論部分5分,比去年減少一些;而05年的一道不當得利題則換成了今年的無因管理題。

F. 2010年司法考試和2009年司法考試有什麼不同

2010年司法考試大綱和教材的最新四大變化:

第一,全新修訂。

根據國家法治建設要求,依據中央政法委員會等六部委組織編寫並公開發行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讀本》,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部分進行了相應調整,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相關內容並單列一編。

第二,全新編寫。

刑法作者調整,內容重新編寫。其中,總則部分恢復採用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分則部分,增刪、調整相關罪名,重新編排體例內容。

對於犯罪論體系,2010年大綱恢復採用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總則部分考點調整較多。就此變化,作者在教材第三章第一節作了說明:「本書按照我國的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展開論述。考生需重點關注在理論和實務上都很重要的作為與不作為、因果關系、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犯罪故意和過失、認識錯誤等與犯罪成立與否直接有關的主、客觀要素。」

第三,全新考點。

2010年司法考試新增考點48個,主要集中在民法、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等重點學科。

新增考點提示(48個)

學科
新增考點

法理學
法律規則與語言

法制史
故殺與謀殺

經濟法
城鄉規劃和規劃區 城鄉規劃的制定(體系規劃和總體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 修建性詳細規劃) 城鄉規劃的實施(基本要求 近期建設規劃 建設規劃許可 建設規劃變更 臨時建設規劃管理 核實與監督檢查) 城鄉規劃的修改 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

刑法
刑罰權

破壞監管秩序罪

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行政許可案件的受案范圍 被告 法院對行政許可案件的審理 判決 行政許可中的賠償和補償及訴訟問題

民法
物業服務合同

知識產權的保護 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 知識產權保護的訴訟時效 知識產權訴訟特殊程序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原則
教唆侵權行為和幫助侵權行為 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行為與責任
侵權責任中連帶責任的承擔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的提供勞務一方致人損害以及自己受到損害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承攬關系中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見義勇為中侵權行為與責任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構成要件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承擔
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 醫療損害責任的免責事由
高度危險責任的構成要件 高度危險責任的免責事由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舉證期限的特別規定 實行獨任制 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

上訴的審查
第二審的審判組織形式
宣告失蹤判決的撤銷
對原財產所有人權利的救濟
再審審理的管轄法院
對被執行人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
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程序 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法律後果 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和撤銷仲裁裁決的關系

第四,全新法規

2010年新增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22件,其中,民法7件,刑法4件,刑事訴訟法3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1件,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1件,經濟法2件,國際私法2件,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2件。

新增法律法規提示(22件)

學科
新增法律法規

經濟法

國際私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認可台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補充規定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

刑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假葯、劣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洗錢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台製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民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等等..

G. 宣告失蹤的計算問題

按照萬國的理解沒錯的,如果你想通過司法考試的話。法條上的規定與此並不沖突,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意思是戰爭結束之日那天為0,次日為1。最高法的司法解釋並沒有針對第二十條第二款,不是嗎?

H.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一審終審的案件有哪些

  1.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專,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屬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2. 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3.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和裁定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是根據民訴法第二十條,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某案的一審的時候,因為不存在上級法院因此不能再上訴,實質性屬於一審終審。

  4. 一審終審指一個案件經過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

  5. 以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6. 最高院作的一審民訴案件;

  7. 不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以外的所有裁定;

  8. 督促程序審結的案件;

  9. 公示催告程序審結的案件;

  10. 以特別程序審結的案件;

  11. 依照破產程序審結的案件;

  12. 一審以民事調解書結案的案件;

  13. 所有的決定都不能上訴。

I.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 一審終審的案件有哪些

  1.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版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權、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2. 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3.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和裁定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是根據民訴法第二十條,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某案的一審的時候,因為不存在上級法院因此不能再上訴,實質性屬於一審終審。

  4. 一審終審指一個案件經過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

  5. 以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6. 最高院作的一審民訴案件;

  7. 不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以外的所有裁定;

  8. 督促程序審結的案件;

  9. 公示催告程序審結的案件;

  10. 以特別程序審結的案件;

  11. 依照破產程序審結的案件;

  12. 一審以民事調解書結案的案件;

  13. 所有的決定都不能上訴。

熱點內容
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發布:2025-10-13 08:59:54 瀏覽:913
新疆伊犁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8:47:14 瀏覽:500
去法院復印判決書 發布:2025-10-13 08:41:17 瀏覽:902
廠里沒有工資條是不是偽緩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8:36:23 瀏覽:710
道德經說上善 發布:2025-10-13 07:57:34 瀏覽:4
民事民法典宣傳標語 發布:2025-10-13 07:43:14 瀏覽:951
長治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7:42:45 瀏覽:538
司法考試2013年 發布:2025-10-13 07:38:58 瀏覽:577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2025-10-13 07:36:52 瀏覽:852
環衛工人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10-13 06:57:2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