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公告

民法典公告

發布時間: 2021-01-06 01:30:57

1.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何時生效

公告發布時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七條,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

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一百三十九條,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第一百四十條,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1)民法典公告擴展閱讀:

由於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項和法定事項,發文的權力被限制在高層行政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的范圍之內。

公告是向「國內外」發布重要事項和法定事項的公文,其信息傳達范圍有時是全國,有時是全世界。譬如,中國曾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一方面確立他們在我國科學界學術帶頭人地位,一方面盡力為他們爭取在國際科學界的地位。

凡是用來宣布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人事、外交等方面需要告知全民的重要事項的,都屬此類公告。

2. 劃分動產與不動產有什麼作用O(∩_∩)O謝謝

動產與不動產的區別:

1、移動性

動產具有可移動性。比如說手機、機動車、辦公桌椅等流內動資產與容資金等動產、。

不動產這種就是屬於位置固定性。比如說像土地,房屋、等這些就是屬於土地定著物。

2、個別性

動產一般來說不具特殊個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不動產可以說它都是有著它的獨特性、異質性,包括位置差異、權利差異 等。

3、耐久性

動產一般來說都是會存在損耗的,它的耐久性一般來說都是有限的。

不動產可以說它的壽命長久,比如說有的時候可能是土地不因使用或放置這樣也是會造成損耗、毀滅,且增值。

4、數量有限性

動產數量一般來說也是量化的,但是它的數量沒有太多的局限性。

不動產卻是供給有限。

5、保值增值性

動產很少具有保值增值性_。

不動產這種是由於數量有限性及耐久性,相對來說它的財產可以說具有一定保值增值特性的。

3. 合同法中有個「提存」的概念,是什麼意思提存部門又是指什麼單位

提存是一方將本來應向另一方支付的債務,(由於另一方不接受或暫時聯系不上,或另一方尚未履行對等義務),先支付給第三方,由第三方保管。提存的部門可以是銀行,可以是公證處,等等機構

4. 中國舊民法典中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公告期

有一點前提 中國到現在還沒有一部民法典。
下落不明滿兩年可以申請宣告版失蹤,公告期三個權月。
下落不明滿四年;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兩年;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且經有關機關認定不可能生還。可以申請宣告死亡,公告期分別為一年,一年,三個月。

5. 在上班期間被職工辱罵適應於新民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
【民事主體的人格權】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回體權、健康權、姓答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條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承擔】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路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名譽權】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如果職工的公開辱罵對你的名譽造成了損害ia,你可以依據此款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6. 債權轉讓通知由受讓人做出是否有效

根據該條規定,債權人在轉讓權利的時候,並不需要經過債務人的同意,而只需要通知債務人即可。應該說從《合同法》的規定來看,債權讓與的通知應當由債權人通知債務人。但在實務中對於通知的主體則有不同看法:如果債權人沒有通知債務人,而是由受讓人通知債務人,是否能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呢?
由誰進行通知,世界上大致有三種立法例。
其一,由受讓人通知,如《法國民法典》及《義大利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第1690條;《義大利民法典》1539條);
其二,由讓與人通知,采此做法者如日本民法(第467條);
其三,由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采此做法的如瑞士債務法(《瑞士債務法)第167條)及台灣民法典(第297條)。
一般認為,我國《合同法》限定只能由債權人通知的是過於狹隘了,構成了法律漏洞,可以通過目的性擴張予以填補,允許受讓人也作為通知的主體,從而有利於靈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但從保護債務人履行安全的角度考慮,受讓人為讓與通知時,必須提出取得債權的證據。(參見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3版P475-476)。
與此同時,根據法釋【2001】12號第六條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以上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者通知,也是有效的通知辦法。
另外,如果受讓人和債權人訴訟前均未通知債務人,而只是受讓人在訴訟中通過起訴狀的方式或者出示證據的方式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是否能達到通知的效果呢?應當認為,只要債務人尚未清償債務,受讓人通過起訴狀的方式通知到了債務人,或者在庭審中通過出示取得債權的證據等方式主張債權的,均可以達到通知的效果(實務中有少數判例認為不可以,但也有相反的判例)。
以上觀點,以台灣民法典為例:
第 297 條 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受讓人將讓與人所立之讓與字據提示於債務人者,與通知有同一之效力。
在實務中,有不少法院的觀點認同債權人和受讓人均可以做出有效通知,但也有少部分法院持相反觀點。以下摘錄幾個案例以資參考。
一.法院認為受讓人無權通知
(2006)鄭民四初字第74號(本案後被(2006)豫法民二終字第232號改判,見下文)
本案中各方爭議的焦點一是債權轉讓的通知應由轉讓人通知債務人還是由受讓人通知債務人,二是債權轉讓協議是否可以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根據該條的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通知義務應由債權人履行,受讓人無權通知。(註:值得注意的是,該觀點後來被二審更正,下文將引述二審觀點)
二.法院認為應當允許受讓人作為通知主體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終字第14660號
《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一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根據該條法律規定,債權轉讓只要通知債務人,該轉讓對債務人就產生法律效力,並且法律並沒有限定通知的主體,因此債權的受讓人通知債務人也是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本案中,焦建立雖稱沒有接到過債權轉讓的通知,但全品公司就債務履行問題起訴焦建立的行為本身就可以視為合同法意義上的「通知」,並且全品公司在原審過程中也提交了其與全品文化公司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因此全品公司已經履行了通知債務人焦建立有關債權轉讓事宜的法定義務,該債權轉讓行為對焦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焦建立理應向全品公司支付其拖欠的購書款。(註:該觀點與台灣民法典第297條第2款一致:受讓人將讓與人所立之讓與字據提示於債務人者,與通知有同一之效力。但在實務中,亦有法院認為訴訟中的提示系舉證行為,沒有通知的效果)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2011)徐民二(商)初字第1215號
法院認為,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讓與應由債權人通知債務人,但也可允許受讓人作為讓與通知的主體。為保護債務人履行安全,在受讓人通知的場合,單純的口頭形式尚不為足,受讓人必須提出取得債權的書面證據,如債權轉讓協議、讓與公證書等,否則債務人可以拒絕履行。
(2006)豫法民二終字第232號(本案改判(2006)鄭民四初字第74號判決,見上文)
根據《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回,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由於債權轉讓的內容是債權,必然涉及到債務人向誰履行債務的問題,為便於債務人適當履行債務,債權轉讓的事實是否及時通知債務人,直接影響受讓人的利益,故雖沒有為受讓債權人設定通知義務,受讓人主動進行通知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債權受讓人通知到債務人後,該債權的轉讓應對債務人發生法律效力。
(2010)豫法民一終字第40號
根據《合同法》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應當通知債務人,雖然宋賢林作為受讓人在原審庭審中向亞鴻公司、萬科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在形式上有瑕疵,但是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應通知債務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告知債務人應以受讓人為債權人,並不得再向原債權人清償,避免債務人錯誤清償,至於原債權人通知還是由債權受讓人通知均不損害債務人的利益。且本案二審審理過程中,孫志會、許允奇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亞鴻公司、萬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增軍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書,所以本案債權轉讓對亞鴻公司、萬科公司具有法律效力。亞鴻公司 、萬科公司上訴稱本案債權轉讓對亞鴻公司、萬科公司不生效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信。

7. 《物權法》對遺失物有哪些規定

一、《物權法》對遺失物有哪些規定
第一百零九條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條 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佔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第一百一十三條 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第一百一十四條 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遺失物的保管。
遺失物立法要對此規定。如,《德國民法典》第966條規定保管義務:拾得人有保管遺失物的義務。《瑞士民法典》第72I條規定:對遺失物應妥善保管。我國《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第56條規定:客流量較大的車站應設失物招領處。失物招領處對旅客遺失物品應妥善保管,正確交付。遺失物品需通過鐵路向失主所在站轉送時,物品在5環以內的免費轉送,超過5kg時,到站按品類補收運費;但對所列物品及食品不辦理轉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4條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已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

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在返還失物或者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在遺失物被領取前,也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壞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遺失物不易保管或者保管費用過高的,公安機關可以及時拍賣、變賣,保存價金。拾得人和有關單位不能自行拍賣、變賣遺失物。

通過本文我們可以知道,如果當你撿到遺失物,應當立即返還給遺失物的權利人。是得遺失物的人應該立即去通知權利人去領取,或者是交給公安部門有關部門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公安部門相關人員在收到遺失物,如果知道權利人是誰應當立即通知其領取,如果不知道權利人是誰應當發放招領公告。

8. 合同法中的提存是什麼意思

提存,來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自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是使債務關系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
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後,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9. 提存的程序

提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債務人應向清償地提存機關提交提存申請。該申請應載明:提存的原因,標的物及其種類、數量,標的物受領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誰為受領人的理由等基本內容。此外,債務人應提交有關債務證據,以證明提存申請載明的提存物確系其所負債務的標的物,並還應提交有關債權人遲延或者無法向債權人清償的相關證據。對於債務人提交的提存申請及有關證據,提存機關應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應予提存。
2.債務人提交提存物。對債務人的提存請求經審查符合提存條件的,債務人應向提存機關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標的物,提存機關應予接受並進行妥善保管。
3.提存機關授予債務人提存證書。提存機關在收取提存申請及提存物後,應向債務人授予提存證書。提存證書與清償受領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債權人受領提存物。在提存時,債務人應附具提存通知書。在提存後,應將提存通知書送達債權人。至於通知的義務應由誰承擔,在立法上有不同的規定。各國及各地區立法通常規定由債務人通知債權人。如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327條第2款規定:「提存人於提存後,應即通知債權人,如怠於通知,致生損害時,負賠償之責任。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德國民法典》第374條第2款、《日本民法典》第495條第3款亦有類似規定。我國以往的做法是,提存發生後,提存機關負有將提存通知送達債權人的義務,如《提存公證規則》第18條規定,以清償為目的的提存,公證處有通知提存受領人的義務。我國《合同法》採取了國際通行的作法,將提存的通知義務規定由債務人承擔,該法第102條規定:「標的物提存後,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這樣規定的合理之處在於:一是履行合同義務原本是債務人的義務,由債務人為提存通知是債務人向債權人表明自己已經履行合同義務的具體表現;二是由於提存不是向債權人直接為清償,債權人往往並不知情,法律規定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可以使其及時到提存機關領取提存標的物,減少不必要的費用和損失;三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在交易過程中的相互接觸和聯系,使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情況較之提存機關更為了解,由債務人履行通知義務更為合適。當然,《合同法》所規定的債務人的通知義務只限於債權人下落不明以外的情況,在債權人下落不明的情況下應如何通知以及由誰通知,《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對此情況,國外立法一般都免除債務人的通知義務,如《德國民法典》第374條規定:「債務人應立即將提存通知債權人,如不可能為通知者,得免為通知。」在債權人下落不明的情況下,應由提存機關履行通知義務,提存機關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之規定,採取適當的方式將提存通知送達債權人。《提存公證規則》第18條第2款規定:「提存受領人不清或者下落不明、地址不詳無法送達通知的,公證處應自提存之日起60日內,以公告方式通知。」該規定值得借鑒。

10.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10)民法典公告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民事財產權相關規定: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國家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1)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2)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3)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4)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六條 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第七十七條 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熱點內容
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發布:2025-10-13 08:59:54 瀏覽:913
新疆伊犁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8:47:14 瀏覽:500
去法院復印判決書 發布:2025-10-13 08:41:17 瀏覽:902
廠里沒有工資條是不是偽緩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8:36:23 瀏覽:710
道德經說上善 發布:2025-10-13 07:57:34 瀏覽:4
民事民法典宣傳標語 發布:2025-10-13 07:43:14 瀏覽:951
長治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7:42:45 瀏覽:538
司法考試2013年 發布:2025-10-13 07:38:58 瀏覽:577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2025-10-13 07:36:52 瀏覽:852
環衛工人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10-13 06:57:2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