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鑒定迴避

司法鑒定迴避

發布時間: 2021-01-06 16:01:09

司法鑒定的條件有哪些,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的情形

根據司法鑒定通則里規定
第二十條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訴訟當事人、鑒定專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屬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曾經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鑒定的,或者曾經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或者曾被聘請為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過同一鑒定事項法庭質證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一條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司法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作出的司法鑒定人是否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❷ 司法鑒定人員的迴避制度的缺陷

作為具有相當專門知識的司法鑒定工作,在我國其為處理各種案件提供線索、收集證據、審查核實證據和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訴訟當事人與參與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各類案件中涉及的專門性工作的增多,難度的增大,對司法鑒定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我國司法鑒定工作在制度建設方面顯得滯後,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其中規定對我國現行的司法鑒定製度中的這些問題有了很好的解決。《決定》的實施對我國司法鑒定工作的制度建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是我國的司法鑒定製度向最終完善邁進的重要一步。

一、《決定》前我國司法鑒定的運行機制問題。

我國司法鑒定的運行機制不太順暢。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鑒定啟動的沖突

關於誰有權啟動鑒定程序的問題,在我國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尤其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等程序法中有關的原則規定,鑒定的啟動權主要還是掌握在公、檢、法三機關司法人員手中。即鑒定程序的啟動依賴於司法人員的職權行為。尤其案件進人審判程序後對相關技術問題是否進行司法鑒定,取決於法官的認知。雖然當事人可以提出申請,但沒有決定權。這就在一定程序上剝奪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違背了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中立地位的原則。由此引出的後果就是司法公正目標難以實現。當然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及司法部頒布的《司法監定通則(試行)》,這一狀況在一些省市有些改觀,一些司法鑒定機構在受理司法機關、仲裁機構鑒定委託的同時,也受理當事人或委託代理人的鑒定委託,但多數是在進人審判階段之前。不言而喻。這種合法權益在相大程度上還是受到限制。另外,由於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都有權決定進行司法鑒定,就常常會導致各機關分頭鑒定,相互沖突,一個刑事案件可能會產生多份鑒定結論,有的是一致的,有的卻不一致,甚至結論截然相反,導致許多不好的結果。

因此,應該統一鑒定決定權的行使,對鑒定決定權紛亂的情況進行整合,在訴訟中應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鑒定決定權,公安和檢察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令。對於訴訟外或訴訟前的鑒定委託,可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最終為一個目的,即得出一份標准而不致沖突的結論

(二)鑒定標準的競合

說道標准,鑒定標准就是鑒定結論的根本保證,是衡量鑒定結論正確與否的尺度。我國由國家發布的標准很少,鑒定標准大部分是部門制定的,未經過立法程序,不具有法規性質。例如,我國目前尚未制定統一的適用於普通傷害案件的人體傷殘程度的鑒定標准,因此在普通傷害案件的人體傷殘等級鑒定時,鑒定人常常隨意適用各種鑒定標准,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問題。由於諸多標准適用范圍不同,寬嚴不一,有的還存在相互沖突,造成鑒定秩序和鑒定結論十分混亂,使訴訟當事人對鑒定結論常常發生爭議。《決定》需對此作出相應規定。

所以,我們需要制定統一的具有法規性質的標准。這些標準的制定應充分考慮到如下幾點:①符合法律的規范;②要有利於統一鑒定人的鑒定尺度,避免隨意裁量; ③有利於非專業人員理解標准原義,防止發生歧義;④有利於其他行業借鑒;⑤有利於與國內外相關專業的鑒定標准進行比較和交流,等。

(三)鑒定對象的不確定

鑒定對象是鑒定結論產生的物質基礎和依據。鑒定結論是一類獨立的法定證據,而作為產生鑒定結論物質基礎和依據的鑒定對象,只有得到法律認可,鑒定結論來源才具有合法性。我國尚未用法律形式具體確定,只是原則性地規定了「專門性的問題」。司法實踐中,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鑒定規則中只對鑒定對象作了幾大專業的限定,而無具體規定。這樣使鑒定的范圍過窄或過寬,實踐中難以操作和把握。如我國刑法、刑事訟法修改後,原屬檢察機關管轄的涉及財會業務的經濟犯罪的司法會計鑒定,公安機關因無此鑒定門類而無力承擔,許多地方出現了這類案件無人問津的情況,影響了鑒定工作的順利進行。

因此,應當用法律形式固定鑒定對象,這樣才能使鑒定結論的來源具有合法性,才能經得起法庭辯論。另外,法律上確認鑒定對象時,須對其以統一標准(上述)進行科學分類。我們需要考慮司法鑒定工作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科學的,需要以其確定性、合法性來作為訴訟中的證據。所以絕對不能模糊。而《決定》第十七條具體規定了三類司法鑒定的對象: 即法醫類鑒定,物證類鑒定和聲像資料鑒定,就解決了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的范圍不明確,普遍存在著隨意性和重復性的問題。

(四)我國司法鑒定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例:

《刑事訴訟法》第120條第二款對刑事案件中人身傷害的重新鑒定作出了明文規定,即:「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這一規定旨在解決重新鑒定中的疑難爭議問題,但是該條文自身卻存在缺陷,它容易混淆醫學鑒定和法醫學鑒定。醫學鑒定是指臨床醫療診斷方面的鑒定,而法醫學鑒定是運用醫學、生物學、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技術來解決法律上有關問題的一門科學,包括勘驗現嘗檢驗活體、屍體、物證、毒物以及審查其他有關醫學方面的材料,為偵查、審判案件提供記據材料。兩者混淆,不分你我,在實踐中法醫和臨床醫師也會混而不清。而目前我國各個有關的醫院中都不設法醫,所以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人身傷情重新鑒定右客觀上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各有關的醫院都配備專職法醫,將使得醫院結構龐大而復雜。這是不現實的。

因此,需要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糾正立法偏差,將鑒定問題納人《刑事訴訟法》「總則」的「證據」章中,以避免司法實踐中引起歧義,同時在法理上也更加嚴謹。《決定》從司法鑒定登記管理到鑒定人資格,到鑒定機構獨立,到鑒定人責任,再到鑒定對象等多方面作了規定,就是對司法鑒定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其中規定的法醫類鑒定,包括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法醫物證鑒定和法醫毒物鑒定。就明確了法醫學鑒定的類容,將其與醫學鑒定區分開來,補充和完善了《刑事訴訟法》對這一規定的不足。

❸ 司法鑒定人有哪些迴避規則

見《司法復鑒定程序通則》第二制十條 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訴訟當事人、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曾經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鑒定的,或者曾經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或者曾被聘請為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過同一鑒定事項法庭質證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一條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司法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作出的司法鑒定人是否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❹ 可以申請司法鑒定機構迴避么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規定,申請司法鑒定應遵循以下程序:
一、委託: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書後,應對委託人的委託事項進行審核,並作出如下決定:
1、對於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委託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委託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託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於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並向委託人說明明理由;
4、對於函件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託後,由司法鑒定機構指定的司法鑒定人、或者由委託人申請並經司法鑒定機構同意的司法鑒定人完成委託事項。
四、補充鑒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五、重新鑒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准、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六、復核鑒定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復核鑒定。復核鑒定除需提交鑒定材料外,還應提交原司法鑒定文書。
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機構在法定或者約定的鑒定期限內完成司法鑒定後,應當按時出具司法鑒定文書。司法鑒定文書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託人,兩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
八、出庭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

❺ 司法鑒定人具有哪些情形應當自行迴避

司法鑒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不自行迴避的,委託人、訴訟當事人及內利害關容系人有權要求其迴避:擔任過本案的偵查員、檢察員、審判員的;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
社會鑒定機構的鑒定人本人提出迴避或委託人、當事人涉及利害關系人認為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提出申請的,由司法鑒定人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司法機關內設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人本人依法請求迴避或訴訟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要求其迴避的,由其所在司法機關決定。

❻ 司法鑒定機構不讓鑒定人迴避,我應當怎麼辦

  1. 你可以換一家鑒定。

  2. 如有需要迴避的理由(證據),可以投訴到當地司法局。

❼ 司法鑒定人有哪些迴避規則

司法鑒定人迴避制度,第三條,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的情形:、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內當事人的近親容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司法鑒定公正的。
2414081134

熱點內容
勞動法適應公務員么 發布:2025-10-12 22:57:43 瀏覽:503
刑法關於醉酒 發布:2025-10-12 22:36:57 瀏覽:2
西安有名氣的離婚律師 發布:2025-10-12 22:12:56 瀏覽:763
財務公司前台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2 22:07:31 瀏覽:897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 發布:2025-10-12 21:46:25 瀏覽:104
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備案 發布:2025-10-12 21:37:14 瀏覽:411
司法鑒定案號 發布:2025-10-12 21:34:47 瀏覽:34
經濟法托運單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12 21:19:22 瀏覽:37
經濟法結算卡 發布:2025-10-12 21:16:52 瀏覽:690
檢查公共法律服務建設 發布:2025-10-12 21:02:03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