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130條

刑法130條

發布時間: 2021-01-07 00:14:14

1. 《刑法》130條的規定怎麼處罰。

第一百三十條 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刑法第130條規定:「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

個人認為不適用。因為法條上說的很清楚,''非法''怎麼樣怎麼樣。比如第二問,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犯罪,合法進入就沒事。

3. 刑法第130條至139條

第一百三十條【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三十一條【重大飛行事故罪】航空人員違反規章制度,致使發生重大飛行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飛機墜毀或者人員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二條【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鐵路職工違反規章制度,致使發生鐵路運營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 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條【危險物品肇事罪】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七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一百三十八條【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條【消防責任事故罪;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違反消防管理法規,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採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 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你有什麼看法

完全贊同!必須降低!
根據刑法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屬於絕對無刑事責任能力人,無論實施何種行為都不構成犯罪。這自1979年刑法規定以來,一直沿用至今。」肖勝方表示,雖然說這樣的規定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義務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普及,未成年人的心智相比於40年前的未成年人,有很大改變。而每一起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犯下惡性案件的出現,都曾引發過關於刑法「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爭論。
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
肖勝方在議案中提到,從刑法意義上講,確定刑事責任年齡起點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的主觀意識上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即意識和意志因素,而辨認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有賴於生理和心理狀況的成熟。
他表示,14周歲刑事責任年齡起點的確定,對於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兒童發育狀況也許是適合的,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兒童營養結構的改善,兒童生理和心理狀況的成熟也加快,辨認和控制能力也有較大提高。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多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而且暴力、惡性犯罪屢見不鮮。」肖勝方說,有鑒於此議案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規定提出了幾個立法修正建議。
首先,將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由原先的14周歲降低到13周歲,降低1周歲,即修改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修改為「已滿十三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
其次,修改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修改為「已滿十三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007年的《〈兒童權利公約〉第10號一般性意見——少年司法中的兒童權利》規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不能低於12歲。」肖勝方表示,即使降低為13歲,在國際上也不算最低,目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瑞士、新加坡為7歲,墨西哥、菲律賓為9歲,英國為10歲,土耳其、荷蘭為12歲,以色列、法國為13歲。
可以參考的是,在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2003年修訂後的《少年犯條例》規定,未成年人負刑事責任年齡的最低界限為10歲。依照香港的法律規定,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0歲至14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可能構成犯罪的行為時,首先推定其為不能辨別是非,只有在控方有證據證明該行為人有犯罪意圖的情況下,才能否定有罪的推定,從而認定其有刑事責任能力,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現有懲戒措施 無法達到威懾作用
「降低到13周歲,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進程。」肖勝方在議案中表示,十三周歲的少年基本已經完成小學教育,就讀初中,其已具備相當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已能夠理解其實施行為的性質和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文化水平得以提高,許多未成年人12-13歲左右就身材高大,大腦發育較快,面貌成熟。
此外,未成年人的心理發育普遍出現早熟現象。一方面,由於電視機、互聯網、新媒體的影響,當下的未成年人更容易獲得豐富的知識,了解新鮮的事物,能更快地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同時也會接收到負面信息,進而影響其心理發育。另一方面,學校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加強了重視,因此未成年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會相應提前。
「現在的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越來越小,犯罪低齡化趨勢愈發凸顯。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惡性也在變大,手段殘忍,嚴重危害社會的穩定、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肖勝方表示,由於未達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而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只能通過收容教養或者經濟補償等方式予以懲罰。但是這樣的懲處對受害人而言是極其不公的,且根本無法達到安撫受害人及其家屬的作用。
「這樣的做法還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有恃無恐地繼續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同時會使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受到質疑,從而失去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懾作用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中規定預付款 發布:2025-10-12 20:23:19 瀏覽:426
三小條例6 發布:2025-10-12 20:23:17 瀏覽:681
內幕交易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2 20:00:34 瀏覽:343
傳統道德批評 發布:2025-10-12 20:00:33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模擬法庭案例 發布:2025-10-12 19:55:32 瀏覽:391
社會組織管理政策法規選編 發布:2025-10-12 19:39:21 瀏覽:839
刑事訴訟法中對證據 發布:2025-10-12 19:26:19 瀏覽:596
阜陽招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12 19:24:35 瀏覽:130
2015年新動迂法規 發布:2025-10-12 19:18:22 瀏覽:511
新修改處分條例 發布:2025-10-12 19:07:54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