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則第二條

民法通則第二條

發布時間: 2021-01-07 00:44:38

『壹』 誰知道《民法通則》第二條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貳』 民法通則第79條第2款規定在邏輯結構上的結果是什麼

第二款是。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

根據的是無因管理的原則。

『叄』 我公司跟教育局簽協議書其中第二條甲方如未能按前款約定期限付款,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二條,《合

第一百一來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違反合自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於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違反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於違反合同而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
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
以適當減少。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2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當連帶責任。使用民法原理分析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並造成損害後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個分析不來了,因為現行法律沒有具體規定。 舉一判決實例吧:某人從一幢大樓下經過,結果被一拋棄物砸成重傷,沒有證據證實是某一戶人所拋物品致人重傷,結果這幢樓的所有住戶(住一層排除、部分有證據證實事發時其家人全不在家的之外),都被判決共同承擔民事賠償。聯名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向二審法院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也被告知證據不足而不予受理。 請一並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並造成損害後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後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伍』 我國《民法通則》第2條規定的民法調整對象 定義有什麼不足

民法第二天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定義的不足在於公民的用詞不準確!應當用自然人!

『陸』 民法通則第102條第2款

第一百零二條 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

『柒』 民法通則第2條規定的民法調整對象定義有什麼不足

我國《民法通則》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草案》第2條的規定與此大體一致,只不過是《草案》第二條將《通則》中的「公民」換成了「自然人」。

我國學者在《通則》起草中,對於民法的調整對象進行了廣泛的討論。《通則》第2條的規定,採取了所謂「平等主體關系說」。對此條的意義,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民法調整對象課題具有維護民法的特殊價值,「平等主體關系說」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一方面,通過強調「平等主體」肯定了公民、法人為私的利益的主體身份的存在,也適應了當時恢復私人空間以及推進市場經濟平等自治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回擊了當時盛行的計劃經濟色彩很濃的經濟法理論。通過對平等主體關系的定位,維護了民法的存在范圍,防止民法經濟法化或公法化傾向。從學術貢獻上看,「平等主體關系說」也為我國當時私法的觀念和私法制度的培育奠定了基礎。(p.19)

但具有如此重要意義的一條法律規定卻存在最基本的語法錯誤。

本句前一部分已經表明了民法所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後面卻又再強調「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顯得前後重復。更為重要的是,以「平等主體」作為後者的定語來修飾,並不符合語法規范。看下面兩個句子:(1)這個政權是革命群眾的工人、農民、學生、士兵的政權。(2)動物園里有很多兇猛動物的老虎、獅子、狼、蟒蛇。

句(1)中「群眾」與「工人、貧農、學生、士兵」同義,二者不能相互修飾。而「革命的」則可修飾二者中的任何一個。如此,句(1)可修改為:「這個政權是革命群眾的政權」或「這個政權是革命的工人、農民、學生、士兵的政權」。如果想要傳達「群眾」和「工人、貧農、學生、士兵」這兩個信息,完全可以在「這個政權是革命群眾的政權」之後,再加上一句「革命群眾包括工人、農民、學生、士兵」。句(2)中,「動物」與「老虎、獅子、狼、蟒蛇」等同義,二者也不能相互修飾。但「兇猛的」則可修飾二者之任何一個。如此,句(2)便可修改為:「這個動物園里有很多兇猛的動物」或「這個動物園里有很多兇猛的老虎、獅子、狼、蟒蛇。」

同樣,《民法通則》第2條中,「主體」與「公民、法人」為同義語,「平等」為形容詞,可作修飾語,它可以修飾「主體」,也可以修飾「公民、法人」,唯「主體」與「公民、法人」不可相互修飾,哪怕在「主體」前面加上一個「平等」。

所以僅從語法角度分析起來,《通則》第2條可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前款所稱平等主體包括公民、法人。」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很可惜的是,在此後的立法活動與大量的民法教材中,這樣的語病仍在延續著。

1999年3月15日頒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1款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若按上述分析,本條可改為:「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前款所稱平等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或「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於2002年12月23日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提請審議的《民法草案》第2條中,也完全重復了這個錯誤。《民法草案》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此條規定與《民法通則》相比,將「公民」改作「自然人」,顯然是一個進步,但措辭的不妥是原模原樣的。

反觀當日全國人大法工委主任顧昂然《關於<民法草案>的說明》,則會發現,他在提到民法的調整對象時所用的措辭與《民法草案》是有所不同的。在《說明》中,顧昂然說:「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准則。」這里,他沒有重復《通則》第2條與《草案》第2條的措辭錯誤。

當然,也有學者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如在以梁慧星作為課題組負責人的中國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所編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第3條,便對此種措辭錯誤作出了修正。此條規定:本法調整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團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p.1)

這樣,先不論《民法通則》與《草案》第二條的實質內容是否有必要規定與規定的是否合理,單從語法角度上考察,該條的修正是必要的,同時,相關著作的用語也有修正的必要。

『捌』 《民法通則》第133條第2款規定應怎樣理解

問:律師您好!最近我碰到一個民事案子,是事關單位擔任監護人的問題。我查閱了法律對此的有關規定,發現《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第二款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我對這一規定非常不理解,最後半句「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到底是單位應當全部賠償呢,還是說,單位對此損失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請賜教。答:目前,在審判實踐中對「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但其立法原意是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對於具體案件,可依照立法原意根據具體情況妥善處理。 單位擔任監護人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1)監護人對被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實質上是一種義務承擔,至於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時,能否要求支付報酬,對此,《民法通則》沒有明文規定,但從第十八條「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的規定來看,我國的監護制度,只能認為是義務性質的。 (2)被監護人的近親屬承擔監護義務,與因為婚姻家庭關系而產生的權利義務相一致。 (3)《民法通則》關於監護人順序的排列,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監護責任,主要應當由其近親屬承擔的立法精神。《民法通則》將單位列為排列最後的監護人,則是在沒有近親屬、朋友作監護人的條件下,為避免出現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得不到監護的情況而發生的,出發點既然不同,其承擔的監護責任也應有所區別,對於近親屬來說,他們和被監護人之間,原本就存在著婚姻家庭立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擔任監護人是他們的法定義務,因此,近親屬監護人對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較多的賠償責任是順理成章的事,對於其他親屬、朋友來說,他們原本就沒有承擔監護責任的義務,僅僅是出於社會道義而自願承擔的,因此在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他們的賠償責任比近親屬監護人應適當減輕,對於單位擔任監護人,他們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對人民群眾負責的精神,是從全社會的利益出發承擔起監護責任的。因此,在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從他們擔任監護人的性質以及所處的監護人序列來看,都不應當理解為比近親屬,比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要負更重的賠償責任,從立法本意來考慮,只能理解為在這種情況下,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才比較合理。(地平線律師事務所)

『玖』 《民法通則》第75條第2款是什麼內容

《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抄條
第一款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第二款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拾』 法條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6條第2款:"被

咯啦咯啦咯了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中規定預付款 發布:2025-10-12 20:23:19 瀏覽:426
三小條例6 發布:2025-10-12 20:23:17 瀏覽:681
內幕交易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2 20:00:34 瀏覽:343
傳統道德批評 發布:2025-10-12 20:00:33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模擬法庭案例 發布:2025-10-12 19:55:32 瀏覽:391
社會組織管理政策法規選編 發布:2025-10-12 19:39:21 瀏覽:839
刑事訴訟法中對證據 發布:2025-10-12 19:26:19 瀏覽:596
阜陽招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12 19:24:35 瀏覽:130
2015年新動迂法規 發布:2025-10-12 19:18:22 瀏覽:511
新修改處分條例 發布:2025-10-12 19:07:54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