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司法部
A. 武警工程大學畢業怎麼分配
武警工程大學畢業來不包自分配的。需要堅持「凡進必考」,按照規定的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
與提高警察人員培訓的質量為核心,本文澄清公安院校的定位,突出公安院校的特點,深處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會議警察工作的需要。
公安院校畢業生進入公安隊伍,必須通過「強制考試」,按照規定的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加強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招聘工作公平公正。
(1)公共司法部擴展閱讀:
公安專業人才招錄的相關要求規定:
1、公安院校非警務專業畢業生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崗位,參加社會人員招聘考試。司法警察學院畢業生的招聘和培訓辦法,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司法部另行制定。
2、畢業後聘任公安機關工作的,最低工齡為7年(含試用期)。根據全國公安機關的需求,公安部,咨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教育部和財政部,將研究和確定特殊的年度招聘計劃和工作計劃公共安全專家。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關於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
B. 被判緩刑之後如何去消掉案底
案底是不能消除的。
1、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專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屬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
2、法律依據:《關於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主要內容。建立犯罪人員信息庫。
3、為加強對犯罪人員信息的有效管理,依託政法機關現有網路和資源,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分別建立有關記錄信息庫,並實現互聯互通,待條件成熟後建立全國統一的犯罪信息庫。
4、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錄入的信息應當包括以下內容:犯罪人員的基本情況、檢察機關(自訴人)和審判機關的名稱、判決書編號、判決確定日期、罪名、所判處刑罰以及刑罰執行情況等。
(2)公共司法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參考資料:網路-案底
C. 我國的行政執法主體有哪幾類
有兩類:行政機關、行政機構。
一、行政機關
此類主體包括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國務院直屬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
二、行政機構
行政機構是行政機關的一個非獨立組織,它代錶行政機關處理各項行政事務或機關內部事務,原則上不能以自己名義獨立對外行使職權。
但在有的情況下,法律、法規、規章直接把行政處罰權授予了行政機構,這時行政機構就獲得了行政處罰主體資格。這主要有兩種情況:
1、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成為行政處罰主體。
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86 條規定:"對違反交通管理行為的處罰,由縣或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於縣一級的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裁決。警告、50元以下罰款、弔扣2個月以下駕駛證的處罰,可以由交通警察隊裁決。"
也就是說,對於警告、50元以下罰款、弔扣2個月以下駕駛證的處罰,交通警察隊這樣一個交通管理機關的內部機構可以成為行政處罰主體。
2、行政機關的派出所機構可以成為行政處罰主體。
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第2款規定:"警告、50元以下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決。
(3)公共司法部擴展閱讀: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推行
1、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規范源頭,公示哪些主體有權執法等
2、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規范過程,確保程序合法
3、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規范結果,保障執法決定合法
近日,國辦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在國務院新聞辦1月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我國約有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規和幾乎所有的行政法規,都是由行政機關來執行。執法主體多、范圍領域廣、行為數量大,在行政機關各項活動中,行政執法又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最密切、最直接。」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行政機關不斷完善制度、加強管理,行政執法總體上有很大改善,群眾的滿意度也日益提高。「與此同時,行政執法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隨意執法、粗暴執法、執法尋租等,執法不作為、執法不重視程序、違反法定程序時有發生。」劉振宇說。
另一方面,部分人阻撓執法、抗拒執法的現象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執法疲軟的問題引發熱議。
「比如高鐵霸座飛機霸座的問題、城市流浪犬的治理問題等,公眾要求行政執法機關嚴格執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劉振宇說,行政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規范行政執法的制度有很多,重點推行三項制度出於哪些考量?「三項制度是整個行政執法制度體系裡最典型也是最關鍵的。
公示制度規范源頭,向社會公示哪個單位有什麼樣的職權,什麼樣的執法主體有權力進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規范過程,確保程序合法;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規范結果,保障執法決定符合法律規定。」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趙振華說,抓住這三個制度,將對提高整個行政執法的水平起到關鍵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執法主體
參考資料:人民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推行
D. 中國政府部門有哪些
中國政府部門有中央和地方之分:
1.中央政府部門——國務院共設置29個部、委、行、署,1個辦公廳,15個直屬機構和6個辦事機構。
2.地方政府部門——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有50多個行政機構;除辦公機構以外,其他行政機構大體可以歸納以下四類:
①政治與行政綜合管理機構。如監查、民政、公安、司法、國家安全、外事、人事、編制、民族事務、宗教事務、僑務、機關事務等廳、局、委員會或辦公室。
②財政經濟綜合管理機構。如計劃、經濟、外貿等委員會,審計、財政、勞動、稅務、統計、物質、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廳、局。
③財政經濟專業管理機構。如冶金、化工、機械工業、機電工業、紡織工業、物資、農業、林業、水利、糧食、商業、工商行政等廳、局、委員會。
④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管理機構。如科學技術、體育運動、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高等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等廳、局、委員會。
(4)公共司法部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部門的職能表現
1.政治
政治職能指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政府擔任著保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協調人民內部矛盾,打擊犯罪份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等職能。
2.經濟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政府主要有四大經濟職能:經濟調節職能、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3.文化
文化職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政府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人們抵禦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另一方面,政府組織和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4.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即國家提供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的職能。這類事務一般具有社會公共性,無法完全由市場解決,應當由政府從全社會的角度加以引導、調節和管理。當前,政府的社會職能主要有:
①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的職能;
②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職能;
③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職能;
④提高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的職能;
⑤簡政放權,引領創新。
E. 為什麼 單位稱 委、局、辦、廳、署,各有什麼區別
單位稱委、局、辦、廳、署的區別如下:
1、區域名不同
區域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多都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等。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例外,區域名是「中國」,除了央行和審計署之外,組成部門的格級名都是「部」、「委」。
2、矢名格級名不同
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區域名大多都是「國家」,如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遊局、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唯有海關總署的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也是唯一一個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屬機構的格級名一般叫「局」、「總局」、「總署」。
3、規格級別不同
「部」、「總局」、「總署」一般都是正部級(審計署也是正部級),叫「局」只能是副部級。
(5)公共司法部擴展閱讀:
委、局、辦、廳、署的特徵為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管理國家事務;在組織體繫上實行領導從屬制;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首長負責制;其行使職能通常是主動的、經常的和不間斷的。
行政機關僅指政府機關內部的綜合辦事機構,即辦公廳,是在行政首長直接領導下處理各種事務、輔助進行全面管理工作的機構。
行政機關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行政職能的機關,其是一級政府機關的總稱,是國家政權組織中執行國家法律,從事機關內部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部門。
國務院組成部門眾多,即各部、委員會、人民銀行、審計署,其組成部門依法履行國務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可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各部門內部按業務分工設立職能機構,通常設置廳、司。廳是協助部門領導工作並綜合協調部內事務的機構。分管各項業務的機構稱司,也有極少數內設機構因業務具有相對獨立的對外職能或歷史原因而稱為局。
需要注意的是,組成部門的內設司(局)的數量多少根據需要確定,司局以下設立處。可以稱為「總局」的,一般為正部級機構,其它為副部級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機關
F. 司法部將如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
9月14日,司法部對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平台建設再做部署,強調由「法律明白人」、「全科醫生」值班,「12348」熱線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答必所問、解決問題。
按照司法部的部署,到2018年底前,將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近期重點工作之一是建立包括監獄、戒毒、社區矯正、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11個方面42類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張軍介紹:「在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案例編纂,形成一定規模,向社會正式開放。」
預祝我國司法環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