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訊逼供的司法解釋
⑴ 刑訊逼供罪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 高檢發版釋字[1999]2號)
國家機關工作人權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
刑訊逼供案(第247條)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
2.致人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的;
3.造成冤、假、錯案的;
4.3次以上或者對3人以上進行刑訊逼供的;
5.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刑訊逼供的。
⑵ 刑訊逼供的法理解釋
一、概念及其構成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我國法律嚴格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即使是被懷疑或者被指控犯有罪行而受審的人,也不允許非法侵犯其人身權利。刑訊逼供會造成受審人的肉體傷害和精神損害,因此,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按照刑訊逼供所得的口供定案,又往往是造成冤假錯案的原因,因此,又妨害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威信。
本罪侵害的對象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謂犯罪嫌疑人,是指根據一定證據被懷疑可能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所謂被告人,是指依法被控訴有罪,並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證人不能成為本罪侵害的對象,如果對他們刑訊逼供構成犯罪的,按暴力取證罪論處。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首先,刑訊的對象是偵查過程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起訴、審判過程中的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的行為實際上是否構成犯罪,對本罪的成立沒有影響。其次,刑訊方法必須是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所謂肉刑,是指對被害人的肉體施行暴力,如吊打、捆綁、毆打以及其他折磨人的肉體的方法。所謂變相肉刑,是指對被害人使用非暴力的摧殘和折磨,如凍、餓、烤、曬等。無論是使用肉刑還是變相肉刑,均可成立本罪。再次,必須有逼供行為,即逼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行為人所期待的口供。誘供、指供是錯誤的審訊方法,但不是刑訊逼供。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工作人員。刑訊逼供是行為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利用職權進行的一種犯罪活動,構成這種主體要件的只能是有權辦理刑事案件的司法人員。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只能是故意,並且具有逼取口供的目的。至於行為人是否得到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否符合事實,均不影響本罪成立。如果行為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不是為了逼取口供,而是出於其他目的,則不構成本罪。犯罪動機不影響本罪成立。司法實踐中有人主張,犯罪動機是「為公」的(如為了迅速結案),就不應以犯罪論處;犯罪動機是「為私」的(如為了挾嫌報復),才應以犯罪論處。我們認為,這種觀點不妥當。不管是為公還是為私,刑訊逼供行為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具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上述不同動機只能影響量刑,不能影響定罪。
二、認定
1、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刑訊逼供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身體造成某種損害,嚴重的還可能致人傷殘甚至死亡。這就與故意傷害的危害後果有相似之處,依本條規定,刑訊逼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本法第234條關於故意傷害罪、第232條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從重處罰。區別本罪與傷害罪的界限時應注意:
(1)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行為人是以逼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為目的,故意傷害罪的行為人是以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這是兩者最本質的區別。
(2)犯罪條件不同。本罪是行為人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而傷害罪一般不是在特定條件下實施的。
(3)侵害的對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對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故意傷害罪侵害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公民,不僅限於犯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4)主體要件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定的司法工作人員,即依法負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審訊職責或協助進行審訊的司法工作人員;而傷害罪的主體沒有任何限制。
2、本罪與虐待被監管人罪的界限
兩者在主體、主觀方面故意、客觀方面以及侵害的對象上都相近或相同,因此極易混淆,實踐中必須嚴加區別。
(1)兩者本質區別在於行為人的犯罪目的不同。本罪是以逼取口供為目的,體罰虐待被監管人罪是以壓服被監管人或泄憤報復等為目的。
(2)兩者侵犯的客體都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司機機關的正常活動。但主要客體不同,本罪的主要客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權利,虐待被監管人罪的主要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3)兩者的主體雖然是司法工作人員,但又有所不同。本罪的主體主要是有審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職權的司法工作人員,即偵查人員、檢察人員;而虐待被監管人罪的主體主要是有監管職權的勞動改造機關的工作人員。
(4)構成虐待被監管人罪的必須具備「情節嚴重」,本罪則無此要求。
3、本罪與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刑訊逼供罪與非法拘禁罪的區別有:(1)犯罪的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後者的對象不受特別限制。(2)客觀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他人口供的行為,後者則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3)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以逼取口供為目的,後者則不要求以逼取口供為目的。(4)犯罪主體不同。前者的主體為司法工作人員,後者主體則為一般主體。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司法工作人員為刑訊逼供而非法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應以刑訊逼供罪一罪對行為人定罪從重處罰,而不能對之實行數罪並罰。對於非司法工作人員將他人人身自由剝奪並採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應視具體情況而認定行為人的犯罪性質。如果行為人在非法拘禁中未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以非法拘禁罪對其定罪處罰;如果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應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對行為人定罪處罰。
三、處罰
犯本條所定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解釋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該條的解釋:是關於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的處刑規定。其中: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證人使用暴力,逼取證言的行為。刑訊逼供罪和暴力取證罪的犯罪主體都必須是司法工作人員。
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有犯罪行為而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公訴案件中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前稱為犯罪嫌疑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後人民法院判決前稱為被告人,自訴案件中,在人民法院判決前都稱為被告人。
「使用暴力」,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證人施以肉刑、傷害、毆打等危害證人人身的行為。
「證人」,是指在刑事訴訟中,知道案件情況而向司法機關作證的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對刑訊逼供的規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
2.致人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的;
3.造成冤、假、錯案的;
4.3次以上或者對3人以上進行刑訊逼供的;
5.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刑訊逼供的。
⑷ 非法證據排除的程序是如何啟動
被告人當庭提出被刑訊逼供的情況並提供了線索,法院就應當啟動證據合法性審查,也就是非法證據排除程序。
最高院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應當要求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證據。
當前不少人認為,由於被告人被限制人身自由,處於被公權力監管之下,要證明自己被刑訊逼供,除了身上明顯的傷痕外,就再無法提供其他證據。這種情況下,要求被告人自己舉證證明被刑訊逼供不是強人所難嗎?
「所以在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中,規定的是線索或者證據。」本報律師大顧問團成員、刑事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翟建強調了 「線索」二字,他表示:這一規定就是考慮到當事人對刑訊逼供難以舉證的情況,所以只要提供線索,法院就能夠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
線索具體有哪些呢?司法解釋中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也在其中。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葉青認為,按照該司法解釋,如果謝亞龍確實當庭指出了三個對其刑訊逼供的人,就已經屬於提供了司法解釋所要求的線索。除此之外,遭受刑訊逼供的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都屬於司法解釋中的線索。謝亞龍在庭審中的陳述已經符合司法解釋的要求。
問題 法院何時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
謝亞龍當庭翻供後,上午法庭辯論的焦點圍繞是否刑訊逼供展開,辯護人當庭提供了非法證據取證的線索,並對謝亞龍作無罪辯護。公訴人也當庭提交了辦案人員沒有刑訊逼供的書面證明。不過,法院並沒有當庭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
根據最高院相關司法解釋的第五條規定: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或者庭審中,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訴人宣讀起訴書之後,應當先行當庭調查。法庭辯論結束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應當進行調查。
「這一規定還是十分明確的,被告人當庭提出被刑訊逼供的情況並提供了線索,法院就應當啟動證據合法性審查,也就是非法證據排除程序。」葉青解釋,他認為, 「在被告人提供了符合司法解釋要求的線索的情況下,法院還是按照庭審流程繼續審理下去的做法顯然是非正常的行為。」葉青強調:法院的這一行為可能會對審判結果的公平、公正造成不良的影響。
⑸ 在哪審訊犯罪嫌疑人派出所拘留所看守所
新的刑訴法出台規定,審訊犯罪嫌疑人必須在看守所里進行。至於如何防止刑訊逼供,本人是學偵查的,這個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最好的辦法是裝病吧!這樣他就不敢刑訊逼供了。時間一到,自然就放人了。
⑹ 規定刑訊逼供的法條及其司法解釋有哪些啊
你好,如果答案對你有所幫助,請予以採納為最佳答案!!!!!!!回!!刑法第二百答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觸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法律規定從重處罰。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