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上的單位

刑法上的單位

發布時間: 2021-01-07 21:43:36

『壹』 刑法中的單位犯罪

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版定為單位權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單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它有如下基本特徵:
1.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意志支配下由單位內部成員實施的犯罪.
3.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

『貳』 刑法中的「一般主體」是否包含單位

包含單位。一般主體不是按照單位和自然人來劃分的。單位既可能是一般主體也可能是特殊主體,關鍵是要針對具體的罪名討論。

『叄』 單位犯罪罪名有哪些,刑法中哪些罪名有規定單位犯罪

關於單位犯罪的罪名不少,這里可以舉例:
《刑法》規定含有單位犯罪的罪名:
第一百五十八條【虛報注冊資本罪】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五十九條【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六十條【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在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肆』 刑法單位犯罪中只懲罰單位的條款

我國刑法中沒有在單位犯罪中只處罰單位本身的條款。
我國刑法中關於單位犯內罪的處罰,原容則上是按照雙罰制,既處罰單位本身,又要處罰直接責任者,但是也有單罰制的例外。在我國刑法中,單罰制都是無一例外地體現為僅僅處罰直接責任人,而不處罰單位本身,有的學者也稱這種處罰制度為代罰制或轉嫁制。
雙罰制是是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處罰的常態,立法例很多,不再舉例;單罰制則是一種例外,立法例的數量很少,如刑法第137條的工程重大責任事故罪,該罪的主體是指工程的設計單位、建築單位、施工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但最終處罰的僅僅是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而沒有處罰單位本身。另外比較典型的還有刑法第244條強迫職工勞動罪、僱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第396條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罰沒財物罪等。
附:《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伍』 關於刑法單位犯罪的最新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第三十條的含義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如何適用刑法有關規定的問題,解釋如下: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單位犯罪應注意如下問題:
1、單位的性質不影響單位犯罪的成立。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的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2、不以單位犯罪論處的情況。具備下列行為之一的,均不視為單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處罰:
(1)個人為進行違法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
(2)公司、企事業單位設立後,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
(3)盜用、借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所得或私分的。我國對單位犯罪原則上採取雙罰制,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刑罰。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陸』 怎樣理解刑法中的「單位」

明確這一點,對於認定財產犯罪、經濟犯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宏觀上說,不要因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屬於主觀要件,便認為財產犯罪、經濟犯罪的本質是行為人獲得利益。實際上,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定罪與量刑從根本上考慮的是行為對法益的侵犯程度。當行為人是否獲得利益與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出現不一致的現象時,司法人員應當注視的是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而不是行為人是否獲取了利益。從微觀上說,明確非法佔有目的包括使第三者或單位非法佔有,可以解決許多具體問題。例如,當行為人為了單位利益而指使他人或者直接實施盜竊行為時,仍然具有非法佔有目的,完全符合盜竊罪的主客觀要件,應認定為(自然人)盜竊罪。再如,由於非法佔有目的包含使第三者非法佔有為目的,所以,盜竊等行為並不限於將他人財物轉移為自己佔有,而是包括將他人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包括單位)佔有。又如,在共同盜竊案件中,沒有非法佔有目的的人,只要明知他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而實施盜竊的幫助行為的,也成為盜竊罪的共犯。

『柒』 刑法分則中 對單位犯罪的 有哪些具體的規定

對於單位犯罪,記住兩條:第一,雙罰為一般,單罰為例外;在不純正單位犯罪中專,對單位負責人的處屬罰與自然人犯罪的處罰不同。第二,並不是所有的刑法分則規定的罪行都能構成單位犯罪,只有刑法分則明文規定單位犯罪的罪名才能構成單位犯罪。
剩下的就是看教材和輔導資料,要知道分則中哪些罪是常發的、常考的,要熟練掌握。沒必要所有條文都記下。社會科學的學習就是由重點到非重點。加油吧~

熱點內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2條 發布:2025-10-12 13:50:29 瀏覽:585
論述行政法的含義 發布:2025-10-12 13:45:43 瀏覽:19
法官佛教 發布:2025-10-12 13:37:56 瀏覽:703
機關單位聘請法律顧問的目的 發布:2025-10-12 13:36:19 瀏覽:767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發布:2025-10-12 13:12:53 瀏覽:616
市場退出制度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13:10:10 瀏覽:740
2016退伍安置條例 發布:2025-10-12 13:05:44 瀏覽:246
醫院騙保醫生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3:04:17 瀏覽:721
田興都律師 發布:2025-10-12 12:56:55 瀏覽:312
中國科技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10-12 12:50: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