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執行期

刑法執行期

發布時間: 2021-01-07 21:55:18

⑴ 什麼是有期徒刑刑罰如何執行

有期徒刑是對犯罪分子剝奪一定時期人身自由,並實行強制勞動的刑罰方法。有期內徒刑的執行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容:(1)有期徒刑的期限。根據《刑法》第45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條、第六十九條規定外,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根據《刑法》第50條的規定: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第69條的規定,數罪並罰時,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2)有期徒刑的執行。根據《刑法》第46條的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這里所說的「監獄」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服刑的場所,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其他執行場所」是指根據監獄法的規定,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未成年犯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3)有期徒刑刑期的計算和折抵。根據《刑法》第47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⑵ 中國刑法當中——「數罪並罰」的執行期限,怎麼個計算方法

中國《刑法》中的數罪並罰分為三種情況:

  1. 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採取總和刑期以上,單位最高刑期以下處刑的方法合並計算;死刑、無期徒刑除外。

  2. 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採取先並後減的方法,即先按上述第1條的方法計算,然後減去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剩餘的,為還需要執行的刑期。

  3. 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採取先減後並的方法,即先將新的犯罪判處刑罰,將前罪剩餘的刑期與新罪刑期按照第1條的方法合並計算。

《刑法》
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第七十條【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⑶ 公安機關執行的刑罰是一年以下還是三個月以下

公安機關代為執來行的刑罰應該在自三個月以下。

《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二百五十三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⑷ 關於《刑法》緩刑執行期間的問題

1、如果在緩刑考驗期內發現漏罪,撤銷緩刑,實行數罪並罰。2,、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專,撤銷緩刑,實行數罪屬並罰。新罪為過失犯罪的,撤銷緩刑,實行數罪並罰,但如果執行的刑期在三年以下,還是有可能判緩刑的。比如交通肇事罪,積極參與搶救治療,主動賠償,可以作為量刑的酌定情節。3、緩刑考驗期滿以後發現漏罪,屬於成功的緩刑,原判刑罰不再處罰,單獨處罰漏罪,如漏罪與原判刑罰為同一罪,已累犯的加重情節處理。雖然緩刑不是一種獨立的刑種,但從裁量是否執行所判刑罰的意義上說,緩刑也是一種量刑制度;從刑罰執行的意義上說,緩刑也是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⑸ 判決生效後還在看守所算刑罰執行期間嗎

判決生效後,一般情況下刑期不滿三個月的仍然在看守所執行,如果超過三個月以上到監獄服刑。在看守所拘押時間折斷刑期,一日折抵一日。

⑹ 刑法的執行制度是什麼

刑法的執行制度是減刑和假釋。

1、減刑,是指對原判刑期適當減輕的一種刑法執行活動。

(1)狹義的減刑是指依法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

(2)廣義的減刑是指凡受刑事處罰的人,在具備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不僅包括狹義減刑的范圍,還涵蓋了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罰金、緩刑及因主刑減刑後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減刑。

2、假釋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後,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

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正確地使用假釋,把那些經過一定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必要繼續關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會上進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勵犯罪分子服從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復歸社會、有利於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6)刑法執行期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關於減刑和假釋的規定如下:

1、第七十八條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年。

2、第八十一條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後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3、第八十二條對於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

4、第八十三條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十年。假釋考驗期限,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減刑

網路—假釋

⑺ 刑法法條中「執行之日」與「確定之日」的區別

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書上寫明的日期;判決執行之日是指實際交付執行場所回執行的日答期。
判決確定之日和判決生效之日是一致的,都是指判決發生效力之日;而判決執行之日則不一定和前兩個一致,有時候判決已經生效,但未必立即執行,如死刑,還要有關機關核准;有期徒刑判決生效之後可能沒有立即交給監獄機關,一審判決,給不服判決的被告(或原告)留有一定的上訴期限。二審判決,當時生效。

由於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判決有固定期限的主刑,且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期限的還要折抵刑期,所以應當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而死刑緩期執行是沒有期限限制的,執行期滿兩年之後要麼減為無期或有期,要麼立即執行。如果減刑,從判決確定之日計算兩年刑期,體現對死刑犯的一種有優待,可以將兩年的起始日期提前;如果是立即執行,更不存在問題了。而緩刑考驗期限從生效之日算,是因為緩刑本身不具執行性。

⑻ 緩刑期間是否屬於刑罰執行期間

緩刑期間不屬於刑罰執行期間。
緩刑犯在緩刑期間沒有執行原判刑罰,緩刑期間只是考察其是否需要執行原判決的刑罰,緩刑期滿只意味著原判刑罰不再執行,不是刑罰執行完畢。

熱點內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2條 發布:2025-10-12 13:50:29 瀏覽:585
論述行政法的含義 發布:2025-10-12 13:45:43 瀏覽:19
法官佛教 發布:2025-10-12 13:37:56 瀏覽:703
機關單位聘請法律顧問的目的 發布:2025-10-12 13:36:19 瀏覽:767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發布:2025-10-12 13:12:53 瀏覽:616
市場退出制度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13:10:10 瀏覽:740
2016退伍安置條例 發布:2025-10-12 13:05:44 瀏覽:246
醫院騙保醫生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3:04:17 瀏覽:721
田興都律師 發布:2025-10-12 12:56:55 瀏覽:312
中國科技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10-12 12:50: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