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絕對理論
Ⅰ 我國刑法中有哪些罪名是絕對確定的法定刑
絕對來確定的法定刑:
1、劫持航自空器而致人重傷、死亡或者航空器嚴重破壞的;
2、拐賣婦女、兒童罪、情節特別嚴重的;
3、暴動越獄罪、聚眾持械劫獄罪的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者、情節特別嚴重的。
法定刑立法模式主要為相對確定主義,但同時也存在絕對確定的情形,且為死刑立法,這種情形總體上是非常少見的,在數罪並罰中並罰規則的運用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1)刑法絕對理論擴展閱讀:
法定刑還分為以下兩種:
一、絕對不確定法定刑,是指在刑法條文中對某種罪只籠統地規定「依法制裁」、「追究刑事責任」,卻未具體規定刑罰的種類和量刑的幅度。這種立法方式,因為賦予了審判人員過於寬泛的裁量刑罰權力,不利於適用法律的統一,所以現各國也基本不用。
二、相對確定法定刑,是指在刑法分則條文中明確規定對該種犯罪適用的刑種和刑度,並對最高刑和最低刑作出限制性的規定。相對確定的法定刑有較大的裁量幅度,便於審判機關根據犯罪人的不同情況適用不同的刑罰,已經為世界各國普遍採用,也是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普遍採用的形式。
Ⅱ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就是在形式上堅持絕對的平等這句話對不對
錯誤,錯在「絕來對」源二字上。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在形式上並非絕對的平等,對於某些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由於這種身份對於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存在的影響,因而會對某些人在罪與非罪的界限及量刑的輕重上區別對待。這種立法規定是形式上的不平等體現實質上的平等,是平等的應有之義。
Ⅲ 絕對確定的法定刑
絕對確來定的法定刑,是指源在條文中對某種犯罪或某種犯罪的某種情形只規定單一的刑種和固定的刑度。 這就是判斷標准。
比如刑法第239條第1款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由此,綁架他人並致被綁架人死亡或殺害被綁架人的,只能判處死刑,並沒收財產。絕對確定的法定刑是對封建司法專橫反思的結果,是絕對罪刑法定原則的體現。
它的特點是無任何自由裁量的餘地,防止罪刑擅斷,便於操作。但對於同一種犯罪,不考慮其具體情況而對犯罪人一律科以完全相同的刑罰,有失公正,不利於收到良好的刑罰效果。
再如「劫持航空器使人重傷、死亡或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實際上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絕對確定的法定刑僅有以上兩例,如果還是理解不了的話,不妨記住這兩個罪名。
Ⅳ 刑法從舊兼從輕是絕對的嗎
從舊兼從輕是一般的法律規則,但不是絕對的。如果新法對被告人有利,應當適用新法。但是,不允許「從舊兼從重或者從新兼從重」。
刑法第十二條【從舊兼從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Ⅳ 甲以殺人的故意向乙連捅數刀,致乙休克,甲以為乙死了,便把乙丟下懸崖,致乙摔死。問甲構成什麼罪 最好
數刀致死的,都是故意殺人,更別說還推下懸崖了。 如果一刀致死,可以判斷唯過失殺人,或者直接把人推下懸崖可以是過失殺人, 。
Ⅵ 我老師講《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則的含義的時候,有一條是:禁止絕對不定期型。這是什麼意思
所謂不定期刑,是指審判機關在判決時對構成犯罪需要監禁之被告只作罪名的宣版告,不給確定權的刑期,由行刑機關根據犯人在服刑期間的具體悔罪表現,而決定何時予以釋放之制度。不定期刑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絕對不定期刑,二是相對不定期刑。前者是指裁判時只作罪名宣告,不指明所需服刑的刑期,而完全由行刑機關根據罪犯表現決定釋放時間;後者是指裁判時,在法官作有罪宣告的同時,還確定罪犯所需服刑的最高刑期或最低刑期,行刑機關在此情況下決定釋放的時間 。
我國新刑法亦採用相對確定的法定刑。分則中對每一罪刑都規定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刑種,自由刑均規定了適當幅度,包括最高與最低的刑期。此外,還有各種法定從輕或從重的規定。
絕對不定刑(規定處刑罰,但沒有規定處何種刑罰)與絕對不定期刑(只是規定了刑種,但無期限 )。
Ⅶ 刑法禁止絕對不定期刑,故意殺人是絕對不定期,既然禁止為什麼還有呢
你理解有誤。
相對來不源定期刑是指法官作出刑事裁判時,在作有罪宣告的同時,還確定罪犯所需服刑的最高刑期或最低刑期,行刑機關在此情況下決定釋放的時間。
絕對不定期刑是指作出刑事裁判時只作罪名宣告,不指明所需服刑的刑期,而完全由行刑機關根據罪犯表現決定釋放時間。現代立法禁止(排斥)絕對不定期刑。
你說的故意殺人罪,有一個刑期期限,這是給予法官一個自由裁量權,法官結合案件具體情況靈活判決,但這里說的絕對不確定是,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權仍沒有給予明確的刑期期限,而現實情況是,法官對於每一個故意殺人的犯罪分子都給予一個具體刑期了,所以故意殺人仍然是相對不定期刑
Ⅷ 康德在哪裡說了"刑法是一種絕對命令.不能根據法利賽人的格言:'一個人的死總比整個民族被毀滅來的好。謝謝
康德法學抄理論的主要著作是1797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學》上冊《法的形而上學原理》。康德在此書中闡述了他的法學思想。他的法學思想的淵源,主要來自羅馬法和法國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盧梭和孟德斯鳩。康德的法學理論有鮮明的代表性,代表了傳統的西方法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
西方的法學,自柏拉圖起到康德乃至今天,若用粗線條來描述其主流的話,可以說就是從人出發,從人性出發,探討公民的自由和權利,從而論述法律的實質、作用以及其他屬性。康德也是沿著這根軸線來展開他的法學思想的。
作為一個有名的哲學家,康德的法學思想也突出了他的人情味,人的問題對於康德是一個重要問題。他認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與生俱來的天賦權利:自由。但人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須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為他認為,法律就是依照這一最高原則,由立法機關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規定,其最終目的是維護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權利。當然他的思想,有著明顯的局限性,所以本書供借鑒參考,並需批判分析。
Ⅸ 我國刑法中絕對確定的法定刑有哪些一定要完整,謝謝了。
我國刑法對法定刑是採取的相對確定法定刑為主,絕對確定法定刑為輔的立法模式,只在劫持專航空器罪、綁屬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暴力越獄罪、聚眾持械劫獄罪、貪污罪、受賄罪等7種犯罪中設置了絕對死刑、絕對無期徒刑。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