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泰坦尼克號海商法

泰坦尼克號海商法

發布時間: 2021-01-08 07:45:15

A.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5章泰坦尼克號中反映了那些法律問題

1、承運人的賠償責任認定;(海商法第114條)2、貴重物品滅失、損壞的責任;(海商法第116條)3、賠償責任限制;(第117條)4、承運人的運輸責任和連帶責任;(第121、123條)

B. 泰坦尼克號反映了海商法的哪些問題

SOLARS,海上人命救助公約。

C. 如何從海商法角度分析泰坦尼克號電影全程

泰坦尼克號有二十艘救生艇,14隻常規救生艇均可承載65人,其餘4艘折疊艇和緊急救生艇都能坐40人。可是前幾艘下海的救生艇只坐了將近一半人,只有最後幾艘救生艇坐滿了。但真正的最後幾艘是沒坐滿的,由於下放順序錯誤,造成最後放的船頭幾只沒坐滿人就匆忙放出了。 在泰坦尼克號的時代,還沒有對海上航行船舶採用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艇的強制性規范。每條船配備的救生艇的數量基本上是由造船廠在造船時定下的。從泰坦尼克的事故以後,才對海上航行船舶(包括貨船和客船)採用了強制性規定,要求船舶必須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設備。目前,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於海船配備的救生設備是要求:船體任何一側的救生艇都必須足夠容納所有的船上人員。舉個例子,一條定員30人的貨輪,其每一側船舷上的救生艇都可以容納30人,也就是說,將全部救生艇都放下時,可以容納60人。這主要是為了防止船舶在嚴重側傾時,可能有一側的救生設備不能順利脫離船體。而泰坦尼克號設計了16個水密艙,其中4個破裂進水船舶也不會沉沒,在當時被認為是「永不沉沒的船」,再加上沒有救生設備的強制規定,所以就沒有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艇。現在的船,不管是貨船海事客船都不會這樣了。

熱點內容
項目部材料超耗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09:47:53 瀏覽:528
疫情防控法治措施 發布:2025-10-12 09:47:52 瀏覽:732
武大經濟法考研經驗 發布:2025-10-12 09:28:41 瀏覽:189
經濟法基本原則包括 發布:2025-10-12 09:27:03 瀏覽:376
成都市司法局電話 發布:2025-10-12 09:16:18 瀏覽:177
湖北十堰法官被捅傷 發布:2025-10-12 09:07:23 瀏覽:741
王乾召律師 發布:2025-10-12 08:56:29 瀏覽:252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狀況 發布:2025-10-12 08:56:26 瀏覽:168
合同法交付產品不合格 發布:2025-10-12 08:53:15 瀏覽:499
道德經蒙氏 發布:2025-10-12 08:50:49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