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罪刑法定原則的案例

罪刑法定原則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08 11:30:15

1. 刑法基本原則案例

罪刑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第3條明文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產生的思想淵源是三權分立學說與心理強制說。但該原則的思想基礎則是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主義:民主主義要求,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由人民群眾決定,具體表現為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來決定;尊重人權主義要求,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須使得公民能夠事先預測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後果,故什麼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在事前明文規定。

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如下:

(1)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必須是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法律,行政規章不得規定刑罰,習慣法不得作為刑法的淵源,判例也不應作為刑法[2] 的淵源。

(2)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

(3)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的不定刑與絕對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處罰范圍與處罰程度必須具有合理性:只能將值得刑罰科處的行為規定為犯罪,禁止將輕微危害行為當作犯罪處理;處罰程度必須適應現階段一般人的價值觀念。

(6)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對犯罪構成的規定必須明確;對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

(7)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2. 舉例說明罪刑法定與罪刑相當原則

罪刑法定復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制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3. 我國刑法關於罪刑法定原則的規定與大陸法系關於罪刑法定的經典表述有何不同

「法無明抄文規定不為罪襲,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nullum crimensine lege, nulla poena sine lege),這是對罪刑法定原則涵義的經典表述。我國刑法第3條將其概括為「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經典表述僅從消極方面闡述,我國的規定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共同闡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想。

4. 應用罪行法定原則案例

農民王某辦了一個私營建築公司,搞工程承包成為村裡的首富。王某不再滿足於只當一個普通農民,該村選舉村長前,王某讓公司會計從銀行提取12萬余元現金,自己通過親友給全村每戶村民送去內裝1千元至2千元不等的紅包,請他們在選舉村長時「多關照」,結果在選舉中王某以微弱多數當選為村長。就任村長後,王某逐漸顯露出橫行霸道的作風,辦事自己一個人說了算。他私下將村中一部分位置較好的耕地以低價賣出,得到400餘萬元,吹噓為自己帶領全村致富的「政績」,剩下的山地、荒地讓村民承包,村民怨聲載道。王某還以小恩小惠以及要挾等手段先後姦淫了3名婦女。王某的所作所為引起村民的憤怒,私下商議要「教訓」王某。王某聽到這一消息,即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經常從事走私活動的尤某,從尤某處高價購買了其走私的手槍一支、子彈十餘發帶在身上,還找了4名保鏢整日不離左右。有了手槍、保鏢之後,為了在全村樹立威信,鎮壓不滿情緒。一次,借口村委會財務室被盜,自己排出張某、甘某、董某等幾家所謂嫌疑對象,帶領保鏢強行進入這幾名嫌疑對象家中進行搜查,對不願配合搜查反而堅決阻止其非法搜查行為的甘某,強行帶到村委會自己的辦公室內迫使甘某老實交代偷盜事實,甘某拒不承認。王某就將其關押在辦公室內,讓幾個保鏢輪番審問,並加以拷打,長達兩天兩夜。鎮派出所聽到群眾的反映後,立即由副所長帶兩名公安人員到該村了解情況,但被王某派去的保鏢以暴力威脅等方法拒之村外。後來,縣公安機關在王某到鎮里開會時拘捕了他。
根據上述案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1)王某以不正當手段當選村長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麼(如果構成犯罪,請指出罪名)?
(2)王某私下出賣土地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麼(如果構成犯罪,請指出罪名)?
(3)王某以小恩小惠以及要挾等手段先後姦淫3名婦女的行為構成何罪?
(4)王某購買並攜帶槍支的行為構成何罪?
(5)王某以搜查偷盜嫌疑為借口,帶領保鏢強行進入張某、甘某、董某等幾家進行搜查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請指出罪名。
(6)王某將甘某關押在自己辦公室內進行審問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請指出罪名。
(7)王某派保鏢拒絕鎮派出所公安人員進村調查的行為構成何罪?
〔答案〕
(1)王某以不正當手段當選村長的行為雖然是違法的,但根據現行刑法與罪刑法定原則,並不構成犯罪。
(2)王某私下出賣土地的行為雖然是違法的,但根據現行刑法與罪刑法定原則,也不構成犯罪。
(3)王某以小恩小惠以及要挾等手段先後姦淫3名婦女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4)王某從走私犯罪分子尤某處購買走私的槍支、彈葯並自己攜帶的行為依法構成走私武器罪。
(5)王某以搜查偷盜嫌疑為借口,帶領保鏢強行進入張某、甘某、董某等幾家進行搜查的行為構成非法搜查罪。
(6)王某將甘某關押在自己辦公室內進行審問的行為構成非法拘禁罪。
(7)王某派保鏢以暴力威脅拒絕鎮派出所公安人員進村調查的行為構成妨害公務罪。

5. 請問哪裡有關於罪行法定原則的案例

許霆案件判決違反罪行法定、平等與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判詞矛盾

2008年3月31日廣州市中級法院對許霆一案判決,認為許霆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本應適用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但鑒於許霆惡意取款是在發現銀行自動櫃員機出現異常後的行為,採用持卡非法竊取金融機構經營資金的手段,其行為與有預謀,或者採取破壞手段盜竊金融機構的犯罪有所不同。從犯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看,許霆犯罪主觀惡性不是很大。根據本案具體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和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程度,對許霆可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判處許霆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2萬元。
該判決首先違反了刑法第四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和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規定的平等原則和罪刑相適應原則,既然認定許霆構成盜竊金融機構罪,那就要板板正正的,一是一的辦,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何必法外開恩撈取大赦的英名,正規的刑法原則不適用,偏偏深街陋巷的,怕是有難言之隱吧?古代就有「欲加之罪」,還要你感恩。
其次該判決最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判詞是「許霆惡意取款是在發現銀行自動櫃員機出現異常後的行為,採用持卡非法竊取金融機構經營資金的手段」,該句判詞是否可以翻譯成:「一、在銀行自動櫃員機出現異常後的客觀條件下,許霆惡意取款,或者說,二者有前因後果的關系;二、許霆(合法公開的)持卡非法竊取金融機構經營資金。」該句話描述的可是該案件的客觀方面即確定罪名的依據的事實啊。
第三,判詞認定「許霆(合法公開的)持卡非法竊取金融機構經營資金」,凸顯該判詞描述許霆並非採用秘密竊取的手段作案,盜竊罪的最典型的客觀特徵,是其行為的秘密性,櫃員機「神經了」向許霆獻媚,招手錢來,就像對一個5歲的嬰孩,許霆在大街上向其討要了170張面額1000元的金元券,怎麽能定性「盜竊」呢?

6. 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來源

1、禁止有罪類推。抄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排斥習慣法。

4、排斥絕對不定期刑。

延伸: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淵源,可上溯至1215年英國自由大憲章所明確的「適當的法定程序」的原則,而後,罪刑法定思想逐漸與西歐近代啟蒙思想相結合,形成一種與當時封建刑法擅斷相抗衡的一種思潮,廣為傳播,並以三權分立學說和心理強制說作為其理論基礎。

(6)罪刑法定原則的案例擴展閱讀:

罪刑法定原則的法律淵源在不同的法律文獻中,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在正式的宣言中的表述。例如,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第8條宣布:「法律只應規定確實需要和顯然不可少的刑罰,而且除非根據在犯法前已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處罰任何人」。

強調了判處刑罰要有法可依,並且法律不得追溯既往。再如,1948年的聯合國大會第三屆會議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11條第2款規定: 「任何人的任何行為,其發生時依國家法或國際法均不構成刑事罪者,不得被判為犯有刑事罪。

7. 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罪刑法定原版則可以分為絕權對罪刑法定與相對罪刑法定。絕對罪刑法定是完全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的,認為法官應當逐字地適用刑法。而相對罪刑法定則並不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容納司法裁量。我國刑法實行的是相對罪刑法定,因而給法官的司法裁量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空白罪狀和概括條款的情況下,法官能夠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加以裁量。當然,在罪刑法定原則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是有限度的,應當將司法裁量許可權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之內。只有這樣,罪刑法定原則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8. 罪刑法定原則是如何約束立法者的呢,有什麼例子呢

這話問的,立法者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好像沒有什麼約束它們的吧。法院檢察院是審判機關,是決定適用法律機關。公民是受法律約束的人。

9. 哪些符合罪刑法定原則

您好,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是:
(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懲罰必須在行為前預先規定,刑法不得對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為進行追溯適用。這一要求也被稱為禁止事後法。罪刑法定原則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溯及既往。
(2)排斥習慣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據預測可能性原理,罪刑規范應當具有明確性、穩定性。刑事司法應當以成文法為准,排斥習慣法。
(3)禁止類推解釋(嚴格的罪刑法定)。類推解釋,是指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適用有類似規定的其他條文予以處罰。類推解釋實際上是對事先在法律上沒有規定要處罰的行為進行處罰,屬於司法恣意地對國民的行動自由進行壓制。刑罰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因此,對刑法的適用應嚴格適用,而不能類推適用;對刑法的解釋也應當嚴格解釋,而不能類推解釋。
(4)刑罰法規的適當,包含刑法明確性、禁止不確定刑和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三項內容(確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確性,是指刑法條文應當清楚明確,使人能夠了解什麼是犯罪行為,讓人具有判斷可能性。禁止不確定刑,是指刑罰應當規定得清晰確定。刑罰越不確定,越容易被濫用。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是指由於刑罰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刑罰的適用應保持補充性、謙抑性,適用范圍應當合理適當。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10. 關於罪刑法定原則的一些細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其基本內容是:

(1)絕對禁止適用類推,但是不禁止擴大解釋,把刑法的明文規定作為定罪的唯一根據。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能通過類推或者類推解釋以犯罪論處。

(2)絕對禁止適用習慣法,把成文法作為刑法的唯一淵源。對於刑法上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允許通過適用習慣法定罪。

(3)絕對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從舊原則作為解決刑法溯及力問題的唯一原則。對於行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行為後頒行的新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絕對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罰的名稱、種類和幅度,都必須由法律加以確定,並且刑期必須是絕對確定的,既不允許存在絕對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許規定相對的不定期刑。

相對的罪刑法定原則是對傳統的絕對罪刑法定原則的修正,其基本內容是:

(1)在定罪的根據上,允許有條件地適用類推和嚴格限制的擴大解釋,即適用類推必須以法律明確規定類推制度為前提,以有利於被告人為原則,不允許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進行擴大解釋必須以不超越解釋許可權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為原則,不允許越權解釋或違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釋。

(2)在刑法的淵源上,允許習慣法成為刑法的間接淵源,但必須以確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為前提。只有當構成犯罪的要件確定後,必須藉助習慣法加以說明時,習慣法才能成為對個案定性處理的依據。

(3)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許採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作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對其頒布施行前的行為,原則上沒有追溯的效力。但是,當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處罰較輕時,則可以適用新法。

(4)在刑罰的種類上,允許採用相對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對刑罰種類作出明文規定的前提下,可以規定出具有最高刑和最低刑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內選擇確定適當的刑種和刑度。

熱點內容
原始點療法治療糖尿病 發布:2025-10-12 06:25:20 瀏覽:42
注冊公司監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06:21:09 瀏覽:192
道德觀古詩 發布:2025-10-12 05:51:21 瀏覽:199
鄉鎮法律服務所屬事業單位嗎 發布:2025-10-12 05:48:41 瀏覽:614
行政復議知識框架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05:39:58 瀏覽:915
工傷保險支付條例 發布:2025-10-12 05:32:14 瀏覽:138
正規律師 發布:2025-10-12 05:30:37 瀏覽:894
人民法治記者劉青 發布:2025-10-12 05:30:32 瀏覽:409
如何建立為僑法律服務平台 發布:2025-10-12 05:29:21 瀏覽:440
刑事訴訟法15條可以國家賠償 發布:2025-10-12 05:24:50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