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典案例
❶ 刑法經典案例分析
1。已經構成了犯罪了!罪名是「投毒罪」,因為她已經不是針對一個專人了,而是對不確定的宮屬
2。這不構成犯罪中止,只要投毒行為已經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就可以構成本罪。雖然她最後撥了110,使得實際情況沒有發生,但這也只是一個量刑情節,不是中止原因!
❷ 經典刑法案例分析
1、構成犯罪,故意殺人罪。
2、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因王明知有專人偷瓜,卻仍在瓜中注射農葯屬,是明顯的放任結果的發生,屬間接故意。王雖然明確告知瓜內有毒,但這不足以為其開脫,因為如題所述「王某便在全村喊話:「西瓜打了農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負責」,但此後西瓜仍然被盜。」,所以有足夠證據證明王既不是不知亦不是過於自信,而是放任。
3、bc
4、無罪
5、acd
❸ 求助刑法經典真實案例
去找法官或是自己去走訪,這樣你的見解會更加獨到
❹ 刑法典型案例分析-緊急避險
我覺得女幹部的行為不屬於緊急避險,因為緊急避險要求行為人保護的合法權專益必須要大於已屬經損害的法益,否則就是避險無效。但是人的生命的法益是無法衡量的,不能說女幹部的命比女孩的命值錢,所以我覺得該女幹部的行為屬於避險過當,但是按照期待可能性原理,應該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❺ 提供一個法律案例分析 能講個8-10分鍾的 希望比較典型 比較復雜的 包括案情和法律分析 刑法、民法不限
共同犯罪、轉化的搶劫罪、窩藏罪
邢鋼(20歲)和劉軍(15歲)經過預謀,在某日下午伺機行竊。當見到被害人李紅岩在攤位上買雞時,劉軍示意邢鋼掩護,邢鋼即站在李紅岩跟前假裝買雞,劉軍從劉紅岩的褲兜里竊取了一個錢包(內有人民幣850多元、信用卡兩張以及身份證等),然後迅速離去。當李紅岩發現被竊而要追趕時,被面前的邢鋼故意擋住視線和出路,李紅岩就將站在面前的邢鋼抓住。邢鋼為了逃脫,就掏出尖刀朝李紅岩連刺數刀,將李刺傷。案發後,邢鋼逃到他的朋友張飛家躲藏。張飛知道邢鋼犯罪事實之後,就將邢鋼送往外地隱藏。在邢鋼躲藏期間,張飛3次前去看望,並資助他500元錢生活費用。
根據上述案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1)邢鋼與劉軍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麼?
(2)張飛與邢鋼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麼?
(3)邢鋼、張飛構成什麼罪?
(4)邢鋼、劉軍的行為各如何定性或處理?
〔答案〕
(1)邢鋼與劉軍不構成共同犯罪。因為邢鋼與劉軍只是預謀盜竊,他們僅在盜竊范圍內具有共同故意,而在刺傷李某的行為中沒有共同故意。而劉軍只有15周歲,依法對盜竊行為不負刑事責任,故劉軍不可能與邢鋼構成共同犯罪。
(2)張飛與邢鋼不構成共同犯罪。因為二人事先無通謀,張飛事先並不知道更沒有參與邢
鋼的犯罪行為。
(3)邢鋼在實施盜竊他人財物時,為了逃脫和抗拒抓捕,當場刺傷李紅岩,依法應轉化為搶劫罪。張飛則構成窩藏罪。
(4)對邢鋼以搶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劉軍則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給予行政處罰,並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解題思路〕
本題主要涉及共同犯罪與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范圍的問題。雖然已滿14周歲的人對搶劫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劉軍與邢鋼的共同犯罪的預謀或者說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圍僅限於盜竊。對於故意傷害被害人的結果,僅由邢鋼一人負責,在刑法理論上被稱之為實行過限,即超過共同犯罪故意的限度的,應當由實施該行為的人負責。這一點是解答的關鍵,也是入手之處。
〔法理詳解〕
本題涉及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搶劫罪的轉化以及相關犯罪的關系等問題。邢鋼與劉軍二人只是預謀盜竊,且劉軍在盜得財物後即行離去,刺傷李紅岩的是邢鋼,但這已和劉軍無關。因此,邢鋼與劉軍僅在盜竊范圍內具有共同故意,而在刺傷李某的行為中沒有共同故意,即對刺傷被害人李紅岩的行為與結果僅有邢鋼一人負刑事責任,而劉軍對此不負刑事責任。但是,在盜竊情形下,由於劉軍只有15周歲,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依法對盜竊行為不負刑事責任。可見共同犯罪中兩個以上的犯罪主體這一條件不成立,故劉軍不可能與邢鋼構成共同犯罪。邢鋼在實施盜竊犯罪之後,為了脫逃、抗拒抓捕,對被害人當場使用了暴力並造成傷害,根據《刑法》第269條的規定,其盜竊行為的性質發生了轉化,即轉化為搶劫的性質,構成搶劫罪。張飛雖然與邢鋼事先無通謀而不構成共犯關系,但其在明知邢鋼實施的犯罪行為之後,主動為其提供隱藏的處所和財物,構成《刑法》第310條的窩藏罪。對於邢鋼與劉軍行為的定性、處罰,則應當考慮《刑法》第17條第4款的規定,即因不滿16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❻ 誰有經典的刑法案例
某日深夜0時許,被告人丁某駕駛汽車,沿一座拱橋下坡時,由於拱橋橋面的自然供起遮擋視線,加之天黑,丁某未發現醉倒在拱橋另一側下坡橋面的被害人李某,將李某碾壓於車下。事後,丁下車查看,發現有一人躺在汽車下,想將被害人從車下拉出,但沒有拉動,被告人就用千斤頂將車頂起,將被害人從車底拉出來丟棄在路邊,駕車逃離現場。被害人李某後來被他人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經法醫鑒定,李某是由於內臟損傷,創傷性失血性休剋死亡。交警大隊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認定死者李某趴在橋下坡約5米(橋全長14米)處偏右位置,經開車試驗,該位置在汽車上橋時是不能發現的,而在汽車從橋頂下坡,如果是夜裡,就較難發現,即使發現也肯定來不及採取措施。分析一下這個案例。
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於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為人有無違章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後果。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後果,且對該後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關於事故責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二款的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這是交通意外逃逸致人死亡
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 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 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中:
保險的事只要事故發生的時間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就有效,和事故處理完畢的時間無關。但不要超過訴訟時效。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他不故對方生命安全而逃逸,難道不應該對對方死亡負主要責任嗎?這里主要是看他造成的結果.)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他也符合這一條,而且應該對受害者做出民賠償呀!
❼ 刑法典型案例分析 中國公民乘坐中國船隻在外國犯法,中國承認外國的判例嗎
當然能抄追究。刑法第六條:凡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刑法第十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❽ 韓公主這部電影是由真實案例改編的吧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越詳細越好,謝謝!!!
《韓公主》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2004年1月蔚山廣域市中心的女中學生(中學2年級,14歲)在聯系自己朋友的時候按錯了一個號碼,打到了密陽市某男子高校了,男子高校高中生花言巧語的誘惑說是「緣分」讓我們聽到了對方的聲音。然後偽裝成要和對方耍朋友狀邀請女生和她的朋友們一起來見個面。
數日後13歲的親妹妹和16歲的表姐3人到了密陽,密陽的男學生把她們介紹給了由密陽3個學校組成的不良團體「密陽聯合」的首領。首領帶了10個人把她們拖到一處簡陋的旅館實行了毆打,輪流發生關系。
在捏到女生把柄(施暴過程中的相片,真名,學校班級,住所地址等)後,要挾發到網上,多次威脅,在旅館中,「桑拿」中,高校運動部的巴士中,公園中,用工具粗暴玩弄,輪流發生關系,搶奪錢物。
女學生因為被粗暴的工具侮辱過後身體出現異常被送往婦科,在8月精神方面已經受不了了,服安眠葯自殺。未果陷入昏迷,見女兒的情況異常後母親報警。
2004年12月7日,警察控制住41名男學生後對其中17名主要嫌疑人和其他嫌疑人24名申請逮捕令。 12月11日對其中12名嫌疑人以「涉嫌特殊強奸」罪名逮捕狀發出,逮捕。 警察在調查中發現在昌原市也有兩名中學生被用同樣的手段被20人集體強行暴力侵犯的嫌疑。各方面都有「應該不止這么多被害人!」的呼聲。經進一步詳細調查後各項加害人升至70人。
次年5月17日,雖然對各個疑點進行調查,但是只發出了「犯罪嫌疑人41人,被害者3人,其餘證據不錯無法確認」的通知。 過後,警察收到被害人的證言,繼續調查加害人家族對被害人3名女學生在事件調查過程中的威脅行為的調查。
在關於案件的草草了事的調查中,最後判定:關於警察對被害人的住所,家族,學校等個人情報流失的違法行為進行損害賠償,但是關於搜查過程中的人權侵害問題中,因為違法的尺度無法確認,所以證據不足不成立。
(8)刑法典案例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2005年2月13日,國家人權委員會對該事件的調查過程中的人權侵害行為進行調查,對被害者的調查不當問題的證據搜查,到目前為止的29份證詞全部勸告改善,也對方法進行規定指導。
但效果不明顯,多次發出對調查過程隨時抽查。最後在大韓民國女性部的記者會面的過程中披露出警察的粗暴言論和行為,對被害人保護不充分等事實。
經過此次事件後為防止再一次的人權侵害,促進教育廳對性侵事件處理和性教育的長期對策的方案在媒體面前公布,本地的蔚山女性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組成「集團暴行事件特別對策委員會」對蔚山南部警察署進行抗議訪問,促進對真相的徹底調查。
過後蔚山南部警察署對對被害人暴言,暴行的發言進行了承認。警察署長公開謝罪。14日蔚山警察廳對該事件調查警察對被害人的人權侵害的問題和保護部充分的問題進行確認。
對警察署長進行處分,對當案件的負責人(科長),有關幹部進行處分,對該案件主要負責人進行人事處分(勸退)。
由此事件改編的電影《韓公主》於2013-10-04(釜山電影節)上映。
❾ 今年關於刑法的最新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十三批指導案例(2016年6月30日)
指導案例61號: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
指導案例62號:王新明合同詐騙案;
指導案例63號:徐加富強制醫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