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人格獨立

公司法人格獨立

發布時間: 2021-01-08 16:02:05

Ⅰ 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回股東權利,答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第64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此即《公司法》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規定。

Ⅱ 關於公司法,公司獨立人格

不可以提出賠償,這家公司已經停止了對A原就職公司的采購 之後才開始和B獨立公司購買 且A應對原就職單位承擔有限責任

Ⅲ 公司法中獨立的法律人格什麼意思

你問的是英美法啊。

Salomon v Salomon 案可算是公司法的第一個基本原則。Salomon 原是個鞋匠(類似個體戶),後來成立了自己持股的同名公司(有限責任)。再後來,公司破產清算時財產不足以償還債務。債權人要求Salomon一家用個人財產償還,Salomon認為債務已經轉移到公司,不同意償還,後訴至法院。Salomon在初審和上訴庭都敗訴,於是提請英國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最終裁決。Lord MacNaughten在判決書中指出,公司在法律是一個不同於其建立者的「人」,獨立承擔以其名義進行的所有債權債務。這也是現代公司「有限責任」的題中之義。從而牢牢確立了法律上公司獨立的原則。

簡單來說,公司在法律上是被看做獨立的個體參與經濟活動的,以自己的資產自負盈虧,以自己的名義對外承擔債務,享有債權。它是一個擬制的「人」。

好比說,你(成年)私人欠我一萬塊,你破產的話我只能要求用你的財產償還,而不能要求你的父母用他們的財產償還,因為你是一個獨立於你父母存在的個體,所以你能以自己的名義向我借錢,所以你的債權債務由你承擔,與其它人無關。

再比如,公司簽的合同是以公司名義履行,而非股東或者經理的個人名義。雖然在實際生活中那個代表公司簽字的人是股東或者經理,但在法律上,他們是被視為公司的代理或者代表,而不是代表自己簽合同。

這個原則已經被各國立法普遍接受,你還可以參考下樓上列出的我國公司法法條。我實在寫不動了,希望你已經明白了。

Ⅳ 如何判斷公司與股東之間人格混同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我國《公司法》第二十條三款:「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中首次規定。也就是說當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人格謀取私利,損害債權人或社會公共利益時,通過否認公司的法人人格,來直接追責濫權股東。
公司享有獨立法人人格、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司的獨立性,如果公司的資產、人員或財務與股東或者股東成立的其他公司不分,就會導致公司喪失獨立法人資格,債權人就有理由認為公司與股東或者其他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家,當公司不能承擔責任時,股東或其他公司就應當負承擔連帶責任。
常見的導致公司混同的情形有:(1)財產混同。比如,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家,公司賬務管理混亂,雙方使用同一賬戶。(2)業務混同。比如,公司被控股股東支配或操縱,公司業務與其他關聯公司業務不分,存在大量的、不公允的關聯交易。(3)「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4)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一人組成多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獨立,但實際上財務不分、人員不分、資產不分。 而人格否認制度因在實踐中案情非常復雜,需要法官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結合本案我們認為財產混同是判斷公司與股東之間是否存在人格混同的重要標准。 財產混同是人格混同的常見情形,與個人人格的存在條件不同,企業具有人格是要與有財產為絕對要件的,沒有財產的企業是不能具有獨立人格的。公司法人的獨立財產是公司擁有的,並獨立於發起人和股東的財產。公司以其獨立的財產對外從事民事活動,並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因此,財產是否獨立是認定人格混同需要考慮的標准。當出現財產混同,公司的財產有可能被隱匿或轉移或挪用或被股東個人私吞,無法保障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並且公司的債權人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公司的獨立人格已成為股東個人的保護傘。這時就有否認公司獨立人格,直接追責濫權股東的責任。
本案中,股東姜某夫妻的財產與公司的財產混同,其利用股東的權利,實際上擁有公司經營管理的完全控制權,違背股東與公司財產分離的原則,無視公司的獨立人格,挪用公司用於日常生產經營的款項,用於償還個人債務和個人花銷,這樣不但損害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利益,同時也對公司的債權人造成損害。為此,法院適用人格否認制度追加姜某夫妻為被執行人,並順利執結本案,值得推廣。
公司人格否定製度對保障社會經濟運行秩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在社會實踐中這項制度卻有被濫用的現象。有些經濟主體為了轉嫁經營風險甚至惡意侵佔國有資產,濫用公司人格否定製度,在司法實踐中又有極個別的司法工作人員與之相互勾結,造成公司人格否定製度的濫用,嚴重影響了經濟運行的平穩,導致市場上交易主體交易風險激增,導致不少國企單位因此損失慘重。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目的設立。我國《公司法》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做出了原則性規定,為人民法院適用該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但在司法實踐中,由於缺乏具體明確的規定,該制度的適用條件不夠統一,甚至出現被濫用的情況,損害了公司的獨立人格和股東的有限責任。
為防止債權人濫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有地方法院提出,當債權人明知股東實施了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行為,但仍與公司進行交易,或者公司雖未能清償到期債務,但有清償債務可能,尚不構成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不宜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原則。

Ⅳ 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

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又稱「刺破公司的面紗」或「揭開公司面紗」指公司股回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答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公司人格被否認,相關股東應當與公司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總結:
1、相關股東同公司一旦承擔連帶責任意味著人格否認完畢,僅具個案約束力。前不能溯及既往,後不能作為該公司涉及到的其他類似案件的指導。
2、只有相關股東才連帶。
3、否認人格但不否認主體地位,雖然無人格,但主體地位還在,可以當被告。

Ⅵ 公司法法人人格否認多少條的法條規定是怎樣的

公司法人同時應該要履行公司法的規定,並且還要對公司負責,那麼公司人格在否認制度的情況下,相關的法條規定是怎樣的呢?根據有關的說法,公司股東應當遵守相關的法律章程,並且不能做損害公司的利益。
一、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法條規定
我國《公司法》對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確認,主要表現在該法第20條第1款和第3
款的規定。《公司法》第20條第1款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第20條第3款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通過對這一條款的審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即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公司股東,而不是經理等高管人員;行為人必須有逃避債務的行為;該逃避債務的行為必須是通過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方式來實現的,而非通過其他方式;逃避債務與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行為的受害者是債權人,而非其他股東或其他人;行為的後果是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等。
公司人格否認在美國至今依然是一項判例規則,英國、德國和其他極少國家,雖然在個別情形下,規定了有限責任適用的例外條款,但是,並沒有在成文法上全面地確立公司人格否認法律制度。然而,我國新《公司法》開天闢地,在成文法上率先完整確立了公司人格否認制度,以至於有學者認為在公司人格否認上,我國採取的是激進的立法體例。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意義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意義: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有益的補充。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本質,是當股東運用背離法律賦予法人人格的原始初衷(即公平、平等、正義)的手段而為他人控制和操縱時,公司法人已不再具有獨立性質,法律將無視法人的獨立人格而追究法人背後的操縱者的法律責任。因此,這種法人人格否認所引起的從法人人格確認向法人人格否認的復歸並非是對整個法人制度的否定,恰恰是對法人人格的嚴格恪守。因為運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所否認的法人,實際上是一個被控制了的、失去人格獨立性的法人空殼。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作為在特定條件下對社會公共利益特別是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合理與必要的保護手段,有效地維護了法人制度的健康發展,防止法人制度的價值目標不致發生偏向和被異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不僅不是法人制度的否認,反而是法人制度的補充與升華。正是法人人格否認制度,證明並捍衛了法人制度的公平、合理與正義。
我們國家新公司法自開天闢地以來,在許多文章當中,都規定了公司法的法人,在行使相關的職責同時,應該要履行公司法的規定,那麼公司法人的人格否定製度也就能夠在公司打當中,充分體現它的作用和意義。
延伸閱讀:
最新公司法解釋一全文
公司法人可以不交社保嗎
公司法人職務侵佔罪如何認定?

Ⅶ 《公司法》對公司法人人格否定作了哪些規定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中,如果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結合公司法運作實踐,目前我國濫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a、注冊資金不實,使公司法人人格自始不完整。
b、虛設股東,以公司形式獲取不法利益。即公司的實質股東僅有一人,其餘股東僅為掛名股東,以符合法定的公司股東的最低人數,應使實質上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c、非法人以公司名義進行經營活動。
d、利用公司的設立、變更逃避債務。
e、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無度操縱、干預。
f、財產混同、業務混同造成人格混同。
適用法人人格否認一般應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法人人格的合法存在。法人人格否認制以法人合法取得的獨立人格為前提,且不以完全否定法人人格為最終歸縮。若法人無獨立人格,法人人格否認便失去了所指向的對象。而法人人格之否認只是對投資者借法人合法外殼規避法律義務的否定,並非是對法人合法、有效存在的否定;這種否認僅僅賦予法人債權人追究股東或董事責任的權利,並未賦予其申請法人成立無效之權。
第二,股東實施了不正當使用或濫用了公司人格之行為。任何法律關系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必須由法律事實引起,法律事實包括事件和行為,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律關系中,事件不能導致其產生,只有濫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為才能引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律關系。公司法人人格濫用行為的存在,既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適用的前提,也是其適用的必要條件,這是否定法人人格而由股東或董事承擔相關民事責任的行為基礎。
第三,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實際損害是法人人格濫用的結果,這是衡量法人人格是否濫用的一個客觀標准,這里的損害不僅指債則無需否定法人人格,只要通過行政的甚至刑事的手段去追究行為人的責任即可,不必以民事責任形式來處理。
第四,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與債權人或公共利益損害間具有因果關系。如果受害人不能證明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與其損害間存在因果關系則不能勝訴。
第五,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確定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原則,雖然公司人格被否定後,要追究的責任非一般的民事賠償責任,但主觀過錯仍是承擔這種責任的必要條件。
第六,人格否認制度僅在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方可適用。因為,公司具有足夠資產情況下,債權人因其利益已能獲得保障,故無必要要求股東承擔責任。

Ⅷ 什麼是公司獨立人格和公司法人人格是一回事嗎

在責任承擔上,來公司獨立人格就自是公司法人人格,出自於<<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在主體上,公司法人人格可與自然人人格有所區分。

這兩個詞,通常與公司人格否定這個詞掛鉤。公司人格否定就是突破公司獨立人格的一種限制。

Ⅸ 什麼是公司獨立人格

公司法人人格是指公司作為法人所具有的類似於自然人的獨立法律主體資專格,其基本內容應包括:法人屬有獨立表達意思的權利;法人與出資人的財產彼此對立;出資人的有限責任和法人獨立承擔責任的統一;出資人對出資財產經營管理權的放棄與法人經營自主權的確立。公司獨立的法人人格是公司責任制度的前提。

熱點內容
原始點療法治療糖尿病 發布:2025-10-12 06:25:20 瀏覽:42
注冊公司監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06:21:09 瀏覽:192
道德觀古詩 發布:2025-10-12 05:51:21 瀏覽:199
鄉鎮法律服務所屬事業單位嗎 發布:2025-10-12 05:48:41 瀏覽:614
行政復議知識框架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05:39:58 瀏覽:915
工傷保險支付條例 發布:2025-10-12 05:32:14 瀏覽:138
正規律師 發布:2025-10-12 05:30:37 瀏覽:894
人民法治記者劉青 發布:2025-10-12 05:30:32 瀏覽:409
如何建立為僑法律服務平台 發布:2025-10-12 05:29:21 瀏覽:440
刑事訴訟法15條可以國家賠償 發布:2025-10-12 05:24:50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