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香港司法協助

香港司法協助

發布時間: 2021-01-08 18:18:55

Ⅰ 香港人在內地犯罪潛逃,內地公安機關能否網上通輯

這個要看犯罪發生在什麼地方,如果香港人犯罪行為地、危害結果地等是在大版陸的話,按照刑法第權6條第1款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因此,內地公安機關當然可以採取包括網上通緝在內的各種方式追捕香港籍嫌疑人。
如果在香港犯罪後的香港人逃跑來了內地,在內地沒有其他的犯罪行為,因為內地與香港之間目前沒有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規定,因此不能按照香港警察的要求直接抓人上網通緝。

Ⅱ 《逃犯引渡條例》為何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逃犯引渡條例》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的原因是:

一是阻礙香港與內地及港澳開展刑事司法協助,使得香港某種意義上成為「逃犯天堂」。

該條例的導言部分,明確了移交逃犯安排「適用於香港政府及香港以外地方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政府除外);或香港及香港以外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除外)。

是為移交因涉及違反香港或該地方的法律的某些罪行而被追緝以作檢控、判刑或強制執行判刑的一名或多於一名人士而作出的。」今年兩會期間,原公安部副部長、現全國政協委員陳智敏,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內地逃到香港的重犯多達300多人,全部「有名有姓」。



但受到《逃犯條例》的限制,香港並不能將這些逃犯移交內地。2016年香港特區政府曾書面答復議員,因內地-香港兩地法制差異,有關移交逃犯安排的商討工作須小心進行,各項細節要仔細審視。由於沒相關法例授權,故在相關安排正式立法及生效前,不會將逃犯移交到大陸。

二是港人在未簽訂雙邊協議的國家及地區發生刑事案件,追究刑事責任面臨極大困難。

根據《逃犯條例》規定,香港只能向簽定雙邊協議的國家及地區移交逃犯。經筆者查詢,目前香港只與英國、新加坡、紐西蘭、馬來西亞、法國等20個司法管轄區簽訂移交逃犯協議,仍未與其他100多個國家及地區達成雙邊協議。

三是一些在港犯案後逃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嫌犯,也因為沒有引渡安排,港府無從引渡他們來港受審。

為阻礙修訂《逃犯條例》,香港內外反對勢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使出了很多毒辣的招數。這其中,很多都是他們在「反國教運動」「反『一地兩檢』」中反復使用過的,凸顯出反對派逢「中」必反的根本立場,也預示著修法必將面臨一場艱苦的纏斗。

極力渲染恐慌氣氛。香港多個反對派政黨宣稱,修法會成為內地要求香港引渡「政治犯」的借口。非法「佔中」黑手黃之鋒撰文,聲稱修法「將徹底破壞一國兩制對港人的法律保障……屆時若有台灣政界人士被北京政府定性為干犯中國大陸的罪行。

只要該人在香港過境、逗留或旅遊,都有被引渡(移交)至中國大陸的可能」。同時,也有香港反對派顧慮,內地會以非政治化的罪名,例如逃稅等,要求引渡逃港政治異見人士。和反對「一地兩檢」時一樣,反對派大肆渲染內地將大規模拘捕或引渡港人的場景。

試圖激發港人的恐懼心理,從而形成反對修法的輿論。一直以溫和反對派立場著稱的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對有關「遣返政治犯」的說法感到氣憤,並斥反對派將政治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大做文章及隨意提出無理指控。

漠視社會公義等,重申香港不應發生這樣的情況。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執行主席鄧清河表示:「這些所謂憂慮純粹只是反對派的危言聳聽,他們只是試圖將有關修例建議妖魔化、政治化和陰謀化。

除此之外,他們對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屬並無任何憐憫同情之心。」反對派的擔憂並沒有道理,因為現行條例已經把「政治犯」排除在外。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移交「政治犯」的問題。相反,特區政府在每個具體案例上都會極為慎重,不可能出現濫用《逃犯條例》的現象。

極力阻礙「一國」進程。目前保安局修法建議其實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取消對除香港以外中國其他區域的限制,二是與香港沒有簽訂長期移交協議的司法管轄區,開辟以「個案形式」移交逃犯的通道。但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建議,先就對台灣的限制松綁。

3月15日,反對派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先處理(適用於)台灣、不適用於中國內地」等3個動議,結果全遭否決。其實,反對派的這些建議,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台灣這方面的要求比較緊迫,先對台灣松綁,但其他國家和地區就都不動,等爆發出新的問題了再繼續改正。

同時,他們心中其實是有一條底線的,那就是可以同台灣進行司法協助,澳門也可以談,但必須迴避內地地區。究其實質而言,這些反對派依然迴避「一個中國」原則,以所謂的「司法獨立」來妨礙「司法公正」。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蓬勃開展,內地及香港、澳門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往來越來越密切,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將會變多,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需求自然會更加迫切。

如果在同一個國家、特別是同一個大灣區內都不能實現刑事司法協助和逃犯的順利移交,那麼三地融合的步伐和程度自然就會受到影響。正如一座不允許多向自由通行的大橋那樣,其綜合效益是很難得到充分發揮的。

Ⅲ 當事人客觀無法收集的證據,法院可否依職權去香港調取證據或通過司法協助依職權調取在香港的證據

目前復還不可行,內地制與香港還未達成關於取證的規定,只有關於文書送達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但是澳門已經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託送達司法文書和調取證據的安排》。所以,如果想要在香港取證,還需要當事人自行調取證據並提供證明文件。在沒有最高院關於內地與香港區際取證的規定情況下,法院是不會依職權調取的,也沒有法律依據。

Ⅳ 中國警察以什麼法律依據把香港犯罪嫌疑人引渡回港受審

所謂引渡,就是指一國把在該國境內被其他國家指控為犯罪或判罪的人,依照他國請求移交其進行審判或處罰的法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對其他國家司法請求的一種配合,但實際上,引渡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項關繫到本國主權、司法權和人權的大事。各國因司法理念和利益訴求的不同,一直存在著分歧。因此,在引渡問題上,各國一般都依照本國需要和通行規則設置了種種限制。很多國家都在憲法或引渡法裏設定了諸如本國國民不引渡、死刑不引渡、政治犯罪不引渡等一系列法律門檻,以維護司法管轄權的完整和確定對人權的保護。由於引渡程式的復雜性,很多國家都把簽定引渡條約當作司法協助的一項大事,但是由於司法體制和理念的不同,簽定引渡條約的過程比進行引渡本身還要艱難。
在1997年7月1日移交前,香港政府的引渡法主要包括英國《國會法》(Acts of Parliament)和適用於香港的《樞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引渡主要在香港與其他英聯邦司法管轄區之間進行;香港與中國內地、澳門和台灣之間沒有引渡。在回歸前不久,為了本地化適用於香港的英國法例,逃犯條例被制定,且於1997年4月生效,本條例允許香港與跟香港特區簽訂了引渡條約的國家進行引渡——這是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的權力。逃犯條例的規定,主要遵循英國的引渡法,並納入了許多聯合國《引渡示範條約》及《英聯邦引渡倫敦計畫》(London Scheme on Extradition Within the Commonwealth)的原則。例如,針對政治犯罪,因其政治見解、宗教、種族或國籍而被起訴的人,或因其中任何一個原因而對其公平審判有偏見的人,以及有遭受酷刑風險的人,不會被引渡。從1997年起,香港特區與20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超過100人——主要是外國人——已根據這些條約被香港移交,而美國則是被移交人數最多的目的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內地政府簽署的法律是《刑事區際司法協助協議》,逃犯條例及相關的《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刑事互助條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這些條例均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和澳門)。顯然,在制定這些法例時,考慮到香港基於普通法的法律制度與中國內地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存在巨大差異,香港尚未准備好與大陸訂立引渡安排。而這問題,本來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處理的。中港移交逃犯協議談判了近20年也沒有結果,情況並不理想,談判陷僵局的一個主因是香港無死刑、內地卻有死刑。香港和內地並無引渡安排,特區政府所有執法,必需根據法律辦事。內地所實施的刑事強制措施在香港並沒有法律效力

如果綁架案在香港發生,本來香港理應有司法管轄權,但內地亦可能以疑犯涉嫌在中國境內策劃綁架,又或涉藏械、接贓等而作出刑事檢控。但若疑犯在香港受審,罪成最高只會判終身監禁;但同一罪名若在內地罪成則可判死刑。中港移交逃犯問題惹關注,源於1996年的李澤鉅被綁架案及1998年德福五屍命案,綁架案主犯「大富豪」張子強及五屍命案主犯李育輝,犯案後逃往內地後均被公安拘捕。雖然犯案地在香港,但兩罪犯最終均在內地法院受審及被判死刑,引起公眾對司法管轄權的關注。

港人對中國內地法律制度不足(inadequacies )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很少西方國家與中國簽訂引渡條約(其中包括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澳洲於2007年簽署了這樣的條約,但由於內部基於對中國法律制度的憂慮而反對,澳洲沒有正式批准該條約。紐西蘭法院拒絕將一名涉嫌殺人犯引渡到中國,主要因為對中國司法制度的擔憂。

內地警方配合香港警方執法,而香港方面反過來的配合則很難實現。最大的原因有二,一是香港與內地屬於不同法系,兩地做有關通報容易,而要香港警方配合內地警方,港方覺得有障礙。二是輿論壓力,香港與內地施行不同政治制度,一些港人對保護「言論自由」和嫌疑人權利很敏感,對內地的政治質疑和不信任常常擴大化,束縛了警方的手腳。香港方面向內地移交的嫌犯人數是0,香港嫌犯在內地涉案後一旦逃回香港,比逃到有些西方國家更難被帶回歸案,如果在香港宣稱他(她)受到「政治迫害」,當地輿論就很可能向警方和法院施加壓力。即使輿論還沒動起來,對潛在壓力的預期已經存在,會讓相關機關和公務人員發怵。

Ⅳ 港澳地區與內地有沒有司法互助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法學上司法機關之間的相互協助叫做「司法協助」。
現在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和澳門已經制定了司法協助的法律,可以直接適用,可以在人大的網站上查到。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援引國際私法中的區際私法的理論,參照國際司法協助適用。
一般外國的法院判決要想在內地得到執行,由當事人或外國法院向我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法律依據(港澳均可),判決應已經生效,作出判決的法院需要享有案件管轄權,並不在我國聲明保留條款之列。同時,法院還要作出審查,承認和執行判決裁定的不得危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肖揚:內地香港已建司法協助機制- -
Tag: 香港文匯報許煜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許煜報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肖揚今日在人民大會堂作了題為《「一國兩制」下的法律運作和司法協助問題》主題發言。他指出,幾年來內地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通過積極磋商,已經找到了解決「一國兩制」下民商事法律運作新模式,並開展「兩制」下的司法協助。這一模式既有利於雙方在平等協商基礎上建立科學、有效司法協助機制,也有利於雙方依法行使各自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尊重港澳法院判決事實
肖揚說,在審判工作中,內地法院充分尊重當事人選擇,對被確定應予適用的港澳特區法律,只要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一律予以適用;對於港澳特區法院判決確認的事實,允許當事人在案件中作為證據使用;在審理依法由內地人民法院管轄的涉港澳案件時,注意嚴格依法切實保護港澳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司法活動中,嚴格按照內地與港澳特區已經達成的司法協助安排提供協助。

梁愛詩:四地法院裁決互認能提升信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今日亦出席並作了題為《香港特區與內地、澳門、台灣的司法互助狀況和發展》演講,指出四地法院裁決互認,能夠提升投資者信心。
海峽兩岸及港澳的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著名專家學者共17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其中包括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澳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等。
又悉,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明日將在京開幕,屆時將有司法界官員、高級律師和資深教授等1500名代表與會,圍繞「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主題,深入探討法治的深刻內涵,及其在建立和諧國際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 作者: 香港文匯報許煜 訪問統計:31 2005年09月5日, 星期一 22:51

1998年12月30日通過,1999年3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事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

Ⅵ 內地的法律哪些在香港有效

軍事的國防方面的法律。大家都懂的,我們實行的是一國兩制,香港的制度都不一樣,法很不一樣的。 在此真的很佩服提出一國兩制的人,太偉大了,這種方法都想的出來,還實行了。

Ⅶ 可以在香港起訴大陸人嗎

民事訴訟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發生地、合同簽訂地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管轄法院起訴。目前告香港人是按涉外訴訟處理。可以考慮在內地的法院起訴。香港可以執行內地判決。

Ⅷ 陳同佳案後台灣向香港發出司法協助請求,香港為什麼沒有將陳同佳移交給台灣而是在香港對其進行了審理

香港法律是屬地主義,對香港市民在領域外的犯罪無法審理,香港審理陳同佳的罪名並回不是在台灣的殺人案,答而是在香港盜刷他自己女友信用卡的罪名,最終判了22個月。同時香港和台灣之間沒有引渡條例,所以無法把陳同佳引渡到台灣接受審判。

Ⅸ 對於與涉港公司之間的債務糾紛,大陸法院判決能否在香港順利執行

能夠在香港執行,但是需要司法協助,中港有簽這方面的司法協助協議。
首先要考慮境內為有無可執行的財產。

此人在香港有無公司?是否為股東?

若無任何財產,談何執行?!

Ⅹ 內地判決如何在香港得到執行

內地與香港有協定,可參閱相關協定...由原審法院委託有管轄權的香港法院執行。
《最高人回民答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了與香港送達方面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對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對方仲裁機關做出的仲裁裁決作出了規定......
兩法域各自有關司法協助的現行法律 ...
兩法域除了已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及協定外,兩法域現行的有關司法協助方面的法律也是進行區際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作為大陸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規則第69號《外國文書的送達》及《外地判決(互相執行)條例》等。
由於目前兩地尚沒有統一的中央法律及憲法性文件來統一解決區際司法協助問題,各法域可依自己現行的法律來處理司法協助......

熱點內容
罰款是否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12 00:58:23 瀏覽:213
18年實級職稱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5-10-12 00:51:44 瀏覽:78
法官大人在上 發布:2025-10-12 00:50:52 瀏覽:286
法院輔警面試題 發布:2025-10-12 00:13:48 瀏覽:684
大學經濟法練習 發布:2025-10-11 23:47:58 瀏覽:968
山東畜牧法規 發布:2025-10-11 23:30:56 瀏覽:318
2014二建法規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10-11 23:26:54 瀏覽:365
澤庫司法 發布:2025-10-11 23:18:45 瀏覽:798
行政法中的行政包括 發布:2025-10-11 23:12:49 瀏覽:261
法律知識競賽名次 發布:2025-10-11 23:07:04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