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民法典居住權
Ⅰ 民法典草案擬專門規定「居住權」嗎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8月27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住宅回建設用地使用答權期間屆滿續期的問題,草案對此作出了原則性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產權。據了解,物權編草案在物權法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律制度。
Ⅱ 《民法典》對於居住權與所有權的具體關系
你與你父親的房屋屬於共有,各佔50%,共有人對房屋都有共同管理的權利。房屋交給外人居住,應經全體共同共有人(按份共有的,由三分之二以上份額共有人)同意。你父親未經你的同意,他擅自對外簽訂永久居住權合同,可到法院起訴,主張自己的權益。至於若想處理屬於你的50%房產部分,法律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基於房產無法分割處理的屬性,在現實操作中很難實現,建議協商處理,以和為貴。
Ⅲ 《民法典》中的居住權對房屋買賣有什麼影響
「居住權」不得轉讓和繼承,而設立居住權的住宅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不得出租。意味著就算房屋完成了過戶,因為所購買的房屋已經登記了「居住權」,買房者也可能無法入住。同時,你住在某個地方也不意味著你擁有對這個房屋有居住權。
而且在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條件下,居住權才會「消滅」。其餘條件例如出售房屋,轉租房屋等,居住權不會產生變動。
「居住權」對二手房屋買賣有哪些影響?
明年開始,二手房的買賣會多一條必備手續,購房時不僅需要查詢房屋的權屬、司法查封、設立抵押等情況,還需查詢房屋是否登記有居住權。
以後買房要注意什麼?
設立了居住權的房屋,其自由處置受到限制,在房屋交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障礙,因為即使是房屋能夠過戶,但如果合同約定的居住時間還在持續,依然需要保障居住權人的權益。
作為購房者,如果房子是用來自住,一般也不會考慮此類房子。一旦房屋的居住權在房管局登記了,就算成立,房屋交易後,新房主拿到所有權也不能趕走居住權人。會出現買了房卻住不進去尷尬場面。
居住權對二手房屋買賣的影響還是挺大的,等居住權開始實施了以後,購買二手房的朋友需要及時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或請專業的律師從旁協助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