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義務
❶ 民法典民法的原則
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5、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民法典義務擴展閱讀:
民法典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位置重要。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離不開法律制度、法律體系以及法治體系的現代化。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
同時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事立法不斷進步,但是民法體系仍有待完善。與單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科學性的特點,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准則。
❷ 民法典中 父母撞了人,沒常還能力,子女有沒有義務償還
子女沒有義務清償父母的債務,責任是獨立的,不能牽連父母,採納謝謝
❸ 新民法典關於外爺外婆帶外女子的孩子有沒有義務
這個應該是沒有什麼必要的義務的。關鍵看他的撫養權給了誰,如果撫養權給了自己的父母的話,那麼帶的義務就只有父母來用。
❹ 民法典規定嫁出去的女兒有繼承權,那有沒有規定也要承擔還債的義務
根據民法典規定,遺產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債務清償的范圍,以被繼承遺產的范圍為准,超出部分,繼承人有權拒絕償還,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除外。
舉例來說,A某有一兒一女,A某某日突然病發去世,留下遺產20萬元存款,沒有遺囑,另外A在生前因侵權行為拖欠B某50萬元侵權賠償。按照法律規定,一兒一女均為A某第一順位繼承人,在沒有喪失繼承權也沒有遺囑的情況下,20萬元存款應當由兒女平均分配,一人10萬元,注意,外嫁的女兒不是法定喪失繼承權的情形。而拖欠B某的侵權款,並不因A去世而消除,B有權要求一兒一女在A的遺產范圍內對自己進行賠償。超出范圍的,兒女可以出於道義自願償還,也可以遵循法律不予償還。剩餘30萬元債務,如果兒女均不願額外承擔,那麼債務因債務人主體死亡而消亡。注意,根據民法典權責一致的原則,遺產繼承多少,償還的債務范疇也就有多少,遺產大於債務的,可以協商也可以按照比例進行分配,遺產小於債務的,超出部分只能是自願原則。
另外,關於民法典中兒女對年邁父母的贍養義務,法律也是有規定的,這里的贍養包括給與生活幫助,疾病治療以及精神撫慰等,但並不包括被繼承人生前因其他原因產生的債務。同上面的例子,A因侵權要賠償B50萬元,A無力承擔,兒女已經成年,經濟獨立。在這種情況下,兒女並不承擔A因侵權所產生的賠償債務,但在A生病或生活困難時,應當給與經濟贍養。
❺ 民法典性騷擾怎樣處罰
《民法典》第1010條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本條確立了「個人+單位」的反性騷擾機制。
一、行為人的責任構成
由於《民法典·人格權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人格權保護、侵權保護採納了一般條款模式,即便本條不予規定,實施性騷擾的行為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但本條規定了性騷擾行為的責任構成與單位的安全保障義務。就行為人責任而言,本條明確的構成要件有二。
一是在侵權行為上,「對他人實施性騷擾」意味著,性騷擾不限於異性之間,同性之間的性騷擾也在禁止之列。
就空間而言,性騷擾行為不限於工作的場所、學習的場所,還包括其他與工作、學習內容有關的場所、空間,比如出差地、旅館、飯店等。
二是在過錯方面,只有故意才叫「騷擾」,性騷擾行為應以故意為要件,過失行為難以構成性騷擾。這就將性騷擾與對他人私密部位的「誤傷」區別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體工作時講葷段子的情形,對其是否構成侵權的判斷,應作此區分:若行為人並未針對特定主體,受害人也沒有表示反對的,不應構成性騷擾;若行為人針對特定主體,又違背他人意願的,應當構成性騷擾。
二、單位的安全保障義務
《民法典》第1010條第2款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有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以防止和制止性騷擾行為的義務。這就意味著,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負有預防、處理性騷擾行為的安全保障義務。
此種安全保障義務的確立,在預防、處置性騷擾行為的功能之外,也有利於受害人收集證據。
關於本條第2款「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的理解,「等」字昭示,不應將「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作為單位承擔責任的構成要件,而應將其作為單位安全保障義務的內容,意在強調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的違法性。因此,行為人未利用職權、從屬關系實施性騷擾的,單位若違反了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的安全保障義務的,仍應承擔責任。
三、單位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形式
《民法典》第1010條第2款雖然規定了單位有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安全保障義務,卻未言明違反義務時的責任形式,從而留下了解釋的空間。對此,我國學者普遍承認性騷擾行為的用人單位的替代責任(僱主責任)。少數學者認為,用人單位(僱主)的此種責任實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過錯責任。
我們認為,僱主責任的理論基礎旨在保護雇員,防止其因執行工作任務而動輒得咎,但(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的)性騷擾則超出了這一規范目的,二者不能等同。
在性騷擾的法律規制中,單位(尤其是用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依據在於:通過個人訴訟無助於解決性騷擾的普遍化,強化單位(尤其是用人單位)的內部責任才是最為高效、低廉的問題解決方式。因此,本質上屬於過錯責任,應類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關於安全保障義務的補充責任(過錯責任)。這也符合非工作場所內性騷擾的規制要求。
❻ 我國《民法典》中規定夫妻負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嗎
計劃生育原本就屬於國家政策,並非民法典中的規定。
❼ 民法典上有媳婦和女婚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嗎
民法典上沒有規定媳婦和女婿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明確規定了子女有贍養父內母的義務。
根據《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7)民法典義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❽ 民法典實施後,成人弟妹對殘疾哥姐有贍養義務
哥姐扶養弟妹長大,弟妹現在又有能力就對哥姐有扶養義務
沒扶養過就沒有
民法專典
第一千零七十五條 有負擔能力屬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❾ 民法典一百一十八條中義務人為或者不為是什麼意思
權利人為自己利益需要而請求義務人「作為」或「不作為」義務,作為義務如支付價款;不作為義務如要求義務人停止對權利人的侵害、約定債務人不得披露債權人的商業機密。
❿ 民法典第三編中物業服務人員履行的義務是什麼
《民抄法典》第三編物業襲服務人員履行的義務:
《民法典》第三編 第九百四十二條 物業服務人應當按照約定和物業的使用性質,妥善維修、養護、清潔、綠化和經營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業主共有部分,維護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基本秩序,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
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
第九百四十三條 物業服務人應當定期將服務的事項、負責人員、質量要求、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履行情況,以及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業主共有部分的經營與收益情況等以合理方式向業主公開並向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