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對綁架罪的修改

刑法對綁架罪的修改

發布時間: 2021-01-09 13:13:34

刑法修正案九對239的修改

該條的修改是將殺害被綁架人或者致被害人死亡的處死刑的絕對確定的法定回刑改成了處無期徒刑、死刑答的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第二百三十九條【綁架罪】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刑法修正案(九)第十四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條】

Ⅱ 刑法修正案關於綁架!!!

你好,來唯一一個對綁架罪有修改的源刑法修正案就是現在正在審議的《刑法修正案

七》了,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在綁架罪原有規定基礎上增加了一檔刑罰:「情

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現行刑法規定:以勒索

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

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

刑,並處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就此提出,在實踐中,刑法對綁架罪設定的刑罰層次

偏少,不能完全適應處理這類情況復雜的案件的需要,建議對綁架罪法定刑的設

置作適當調整。有些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應對綁架他人後主動放人的,從輕處

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

部研究認為,綁架罪嚴重危及公民人身安全,應予嚴懲;同時,考慮到實際發生

的這類案件具體情況比較復雜,在刑罰設置上適當增加檔次,有利於按照罪刑相

適應的原則懲治犯罪。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綁架罪刑法修正案九的內容有哪些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回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答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Ⅳ 以前犯的綁架罪能按現在的刑法量刑服刑嗎

你問題沒有陳述清楚。你說已經服刑6年,那就是說多年以前就已經判決過了內,對嗎?如果容是這樣,就不能根據新刑法規定重新量刑。法律的修改,只適用於未判決案件(從舊兼從輕量刑),已生效的判決,不適用新的修改後的條文。

所以你想改判,沒有法律依據。

他患有結核疾病,可以申請保外就醫。

Ⅳ 刑法修正案七綁架罪的改變有哪些

《刑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內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容產;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並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Ⅵ 刑法要怎麼判綁架罪呢

--綁架罪
[

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一)綁架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

綁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

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此罪名。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二條第三款規定了「綁架勒索罪」。1997年修訂刑法時對罪狀作了修改和補充,因而將罪名相應地改為「綁架罪」。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權利。因為行為人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對他人實施綁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脅,迫使其家屬交付贖金;在綁架過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任甚至慘遭殺害;還有的將被害人危害後再勒索財物。立法者將綁架他人的行為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這一章中,表明強調的也是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這種犯罪實際上就是舊社會甚為猖獗的「綁票」行為,新中國成立後已經絕跡,近些年來又重新出現,並有發展的趨勢,對社會危害極大。為了有力懲治這種犯罪,刑法將綁架行為單立為罪名。犯罪對象是「他人」。「他人」既包括婦女、兒童,也包括婦女、兒童以外的人。

2、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暴力」,是指行為人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捆綁、堵嘴、蒙眼、裝麻袋等人身強制或者對被害人進行傷害、毆打等人身攻擊手段。「脅迫」,是指對被害人實行精神強制,或者對被害人及其家屬以實施暴力相威脅。「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處於昏迷狀態等。這三種犯罪手段的共同特徵,是使被害人處於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將被害人非法綁架離開其住所或者所在地,並置於行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動自由的行為。法律只要求行為人具有綁架他人其中一種手段就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關於已滿14周歲不滿16歲的人對本罪是否應負刑事責任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由於這種犯罪的「危害性特別大,凡是年滿14歲並具有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① 。我們認為,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按照罪刑法定原則和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歲的人,如果僅參加了綁架的行為,但未參與殺害、傷害被綁架人,沒有實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規定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行為,該未成年人對這種綁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如果在綁架過程中實施了殺害或者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被綁架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4、主觀方面由直接故意構成,並且具有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的目的。「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他人「,是指採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強行將他人劫持,以殺害、殺傷或者不歸還人質相要挾,勒令與人質有關的親友,在一定期限內交出一定財物,」以錢贖人。這里的「財物」應從廣義上理解,不局限於錢財,也包括其他財產利益。「綁架他人作為人質「,是指出於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機關釋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為人質。

(二)認定綁架罪應當注意的問題

1、劃清綁架罪與拐賣婦女、兒童罪中綁架婦女、兒童的界限。這兩種犯罪犯罪手段上都使用了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但有明顯區別:一是犯罪的目的的不同。前者以勒索被綁架人的財物、扣押人質為目的,後者以出賣被綁架的婦女、兒童為目的。二是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綁架的對象是指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一切人,後者則僅指婦女兒童。

2、劃清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的界限。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因債權債務關系引起的「人質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案件,即以強行扣押「人質」的方式,脅迫他人履行一定行為為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行為為目的」,實踐中大多是健債款,要求「以錢換人」。這種行為從形式上看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很相似,但實質上有很大區別:第一,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後者以逼索債務為目的,以扣押「人質」作為討還債務的手段。第二,犯罪對象不同。前者以綁架的人自身完全無過錯,而後者以綁架的「人質」大多自身有過錯(如欠債不還),甚至有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也有的純屬索然無辜。因此,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規定處罰。

3、正確 認定偷盜嬰幼兒的犯罪性質。對於偷盜嬰兒的案件,應當按偷盜嬰幼兒的目的不同,分別定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應當以綁架罪定罪,並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鏀。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則應當以拐賣兒童罪定罪,並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4、劃清一罪與數罪的界限。在司法實踐中,對於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將被害人殺害後勒索財物的行為,是定一個罪還是定兩個罪,認識和做法都不一致。例如,被告人蘇XX為勒索錢財,於1993年11月29日將其堂倒蘇X(11歲)誘騙至偏僻無人處殺害,爾後向蘇X的家長投送匿名恐嚇信,勒索得款2萬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綁架勒索罪,判處被告人蘇XX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訴。XX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此案是定一罪還是兩罪,看法有分歧。一種意見主張定綁架勒索一個罪。理由是:上訴人在綁架他人之後實施殺人的行為,屬於「撕票」行為,可作為綁架勒索罪中「情節特別嚴懲」的行為予以從重處罰。另一種意見主張定綁架勒索和故意殺人兩個罪,實行並罰。理由是:「撕票」是指行為人勒索財物未逞後殺害「人質」的行為。而本案上訴人在勒索財物之前就殺害了「人質」,殺人是為了滅口。上訴人實施的殺人行為與綁架勒索行為,如同在搶劫過程中行為人為滅口又將被害人殺害一樣,是出於兩個故意,觸犯了兩個罪名,故應定兩個罪。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於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只規定了綁架勒索罪的客觀方面是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而不包括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在內。我們贊同前一種觀點。第一,行為人綁架他人的目的雖是為了勒索財物,但這種犯罪侵犯的不僅是被害人的財產權利,而且首先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包括健康和生命權利,所以台灣刑法又稱此種犯罪為「擄人勒贖」罪。第二,使用暴力、脅迫的手段綁架他人是本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徵。使用暴力、脅迫手段所造成的後果,就包括在綁架「人質」過程中可能導致「人質」死亡,或者出於滅口等動機將「人質」殺害在內,所以這種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很大。第三,本罪在主觀方面的故意 。但這種故意屬於概括的故意,既包括勒索財物的故意,也包括危害「人質」的故意,而不僅僅是勒索財的故意。概括知音的犯罪對象是不確定的,它只要求行為人對犯罪的事實有概括的認識就可以構成故意犯罪,並不要求行為人明確犯罪結果發生有什麼對象上。第四,鑒於綁架勒索罪的社會危害性很大,因此法定刑很重,起刑點就是十年以上;「情節特別嚴重的」則處死刑。將「人質」綁架並加以殺害,就屬「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之一。至於是在勒索財物以前還是勒索財物未逞之後將「人質」危害,屬於犯罪的具體情節,並不影響犯罪性質的認定。所以,不能以行為人「撕票」前後殺害「人質」,作為認定一罪與數罪的標准。此案雖然發生在1997年刑法修訂前,適用的是《決定》,但理由是一樣的。且1997年刑法已將「情節特別嚴重」具體改為「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既明確,又便於操作。因此,對於既綁架他人,又將被綁架人殺害的,只能定綁架一個罪,不能定綁架和故意殺人兩個罪,實行並罰。

5、正確掌握綁架罪的既遂標准。綁架罪的既遂,應以行為人是否將被害人劫持並實際控制為標准。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綁架他人的行為,就構成綁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財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達到為標准。如果由於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時進行解救等客觀方面的原因,使綁架沒有得逞,因而未能實際控制被害人的,則構成綁架罪的未遂。

(三)綁架罪的刑事責任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綁架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司法機關在適用本條規定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指由於在綁架過程中對被綁架人使用暴力或者進行虐待等導致被綁架人死亡,以及被綁架人在綁架過程中自殺身亡的行為。「殺害被綁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綁架人後,由於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沒有實現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將被綁架人殺害的行為。

2、由於法律對綁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立法上採用的是絕對確定的法定刑,而且是處死刑,因此,司法機關在適用時應當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嚴格掌握適用的條件。

Ⅶ 刑法中關於綁架罪數罪並罰是怎麼規定的

刑法第239條綁架罪中有「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規版定。所謂「致使被綁架權人死亡」,是指行為人故意傷害被綁架人造成死亡,或者因虐待、侮辱、猥褻、脅迫等方式造成被綁架人自殺等情況。「殺害被綁架人」,包括綁架行為實施後在勒索財物之前殺害被綁架人、因勒索財物不成殺害被綁架人、以及在勒索到財物之後又出於滅口而殺害被綁架人等幾種情形。觸犯的罪名包括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罪,這些犯罪與綁架罪能否實行數罪並罰,學者間有不同見解:一種觀點認為不能適用並罰,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能夠進行並罰。其理由在於:行為人綁架了被害人後,對被害人又施以其他犯罪行為,如姦淫、故意殺害等,這些行為又觸犯了強奸罪、故意殺人罪等,行為人是基於另一個主觀意願實施了另一種行為,符合另一種犯罪構成,犯了另一種罪,因此,在處理時要與綁架勒索罪區分開,實施數罪並罰。

Ⅷ 刑法修正案九關於綁架罪第二款無期徒刑

刑法來修正案第239條第2款關於無期源徒刑修改後的條文是: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的規定: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3)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8)刑法對綁架罪的修改擴展閱讀:

2014年10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熱點內容
青少年學習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5-10-11 15:10:58 瀏覽:203
中央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10-11 15:10:21 瀏覽:715
法院是黨委書記 發布:2025-10-11 15:01:56 瀏覽:401
比較法學探析 發布:2025-10-11 14:55:13 瀏覽:647
經濟法概論b題庫 發布:2025-10-11 14:29:56 瀏覽:886
大理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11 14:29:01 瀏覽:990
法官信條 發布:2025-10-11 14:26:11 瀏覽:920
欠薪罪立法 發布:2025-10-11 14:26:09 瀏覽:878
公司子公司法人 發布:2025-10-11 14:11:50 瀏覽:274
深圳律師在線咨詢qq 發布:2025-10-11 14:07:55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