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有多少種

刑法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 2021-01-10 03:06:28

㈠ 古代的刑法有幾種

1.排名第一的是剝皮製,剝皮這個刑法實屬最殘忍的。這種刑罰不在官方規定的死刑處死方式之列。但在歷史上確實被多次使用過,並見諸史籍記載。剝的時候從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
2.排名第二的是人彘,人彘這個刑法也叫俱五刑,就是將一個人的手腳都剁掉,然後再將其眼睛挖掉...
3.排名第三的就是腰斬,就是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
4.排名第四的就是點天燈,點天燈這個刑法想必大家都應該很少聽說。這里的點天燈不是影視劇.

㈡ 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有幾種類

刑法中的犯罪種類:

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版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權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 瀆職罪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一般一共15種,90%以上:交通肇事、故意傷害、強奸、非法拘禁、搶劫、盜竊、詐騙、搶奪、職務侵佔、敲詐勒索、聚眾斗毆、尋釁滋事、妨害公務、販賣毒品、掩飾犯罪所得

㈢ 我國刑法有哪些種類

我國只有《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刑法只有一種。
刑法規定了刑罰專的種類。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屬刑兩種。
所謂主刑,是指只能獨立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主刑的特點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於個體犯罪,只能適用一種主刑,不能適用兩種以上的主刑。主刑具體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
附加刑。所謂附加刑,是指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也稱從刑。附加刑的特點是:可以附加主刑適用,也可以單獨適用。在附加適用時,可以同時適用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具體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三種。
另外,還有專門針對外國人的驅逐出境。《刑法》第35條規定,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驅逐出境僅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該刑罰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㈣ 中國刑法有幾種

我國現行刑法就只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我國刑法規定的回法律處罰即「刑罰」答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類:
一、主刑的種類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
二、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4、驅逐出境。

㈤ 我國刑法有哪些種類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內刑法》的容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㈥ 我國刑法有哪些種類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版,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權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㈦ 中國刑法裡面有多少種罪

一、修訂刑法施行後,1997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適用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的罪回名的意見》,共確答定了414個罪名。
二、2002年3月26日,「兩高」《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新增6個罪名,同時減少2個舊罪名。
三、2003年8月21日「兩高」《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二)》新增4個罪名。
四、2007年11月6日「兩高」《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三)》新增14個罪名,致此,刑法罪名共436個。
五、2009年「兩高」《罪名補充規定(四)》新增9個罪名。
六、2011年5月1號,刑法修正案(八)新增10個罪名,截至目前,刑法分則共有罪名455個。

㈧ 中國刑法量刑種類有哪些

刑法量刑種類都有哪些,我國法律都給予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如下:量刑情節有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免除處罰。
1.從重處罰。在法定刑幅度內,適用相對於沒有從重處罰情節的情況較重的刑罰。
2.從輕處罰。在法定刑幅度內,適用相對於沒有從輕處罰情節的情況較輕的刑罰。需要注意的是,從重處罰並不意味著法定刑的「中間線」以上判處刑罰,從輕處罰也不意味著在法定刑的「中間線」以下判處刑罰。正確的做法是,先暫時排除犯罪人所具有的從重、從輕處罰情節,綜合考慮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根據刑法估量應當判處什麼刑罰,再考慮從重情節與從輕情節,從而確定應當宣告的刑罰。
3.減輕處罰。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減輕處罰有兩種。其一法定的減輕處罰情節。這又分為兩種情況。①在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刑罰只有一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減輕處罰就是判處低於該條文規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罰。②在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刑罰有幾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減輕處罰就是判處低於與犯罪人所犯之罪具體相對應的該條文規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罰。其二法外減輕處罰。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根據案件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4.免除處罰。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罰處罰。

㈨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方法一共有幾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章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拘役。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三)有期徒刑。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二)剝奪政治權利。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

(三)沒收財產。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 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9)刑法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六十一條 量刑的一般原則

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 從重處罰與從輕處罰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㈩ 刑法規定的八種罪分別指哪八種

八類重大刑事犯罪是:

八個罪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人,也要負刑事責任。

具體包括:

1、故意殺人;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10)刑法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刑法八種罪的法律效力

一、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

1、從公布之日起生效;

2、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於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

1、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於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三)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於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二、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域和人的效力。它明確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關於國家空間刑事管轄權范圍的原則有:

1、屬地原則,就是單純以地域為標准,凡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法。否則,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2、屬人原則,就是單純以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無論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凡外國人犯罪,即使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也不適用本國刑法。

3、保護原則,從保護本國利益出發,凡是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4、普遍原則,從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出發,凡是侵害國際公約﹑條約保護的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5、綜合原則,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本國人或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條件下,也適用本國刑法。

6、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的產生 發布:2025-10-11 06:05:56 瀏覽:733
羅江司法局 發布:2025-10-11 06:00:42 瀏覽:300
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發布:2025-10-11 05:57:52 瀏覽:325
共同承擔債務承諾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1 05:54:01 瀏覽:203
馬尾法律援助中心在線咨詢 發布:2025-10-11 05:43:47 瀏覽:535
新聞報道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1 05:42:30 瀏覽:655
2014萬國系統強化班刑法分則 發布:2025-10-11 05:36:17 瀏覽:410
醫保詐騙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11 05:27:39 瀏覽:394
法治思維推動人大工作 發布:2025-10-11 05:20:59 瀏覽:39
行政法律關系的例子 發布:2025-10-11 05:15:42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