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2005年版
① 1993年頒布的公司法與2005年修定的公司法在公司資本制度上的區別,和改革利弊拜託各位了 3Q
修訂後的公司法調整了公司設立和公司資本制度,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充實了職版工民主管理權和保護職工權益的內容,健全了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保護機制,嚴格了公司股東的責任。 新修訂的公司法規定,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② 2005年公司法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於股東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這是設立公司的前提條件,也是股東的法定義務。以貨幣出資的,股東應當將認繳的貨幣資金在公司設立登記前足額存入准備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臨時賬戶,由銀行等金融機構代為保管。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股東應當依法辦理財產權的轉移手續。具體是:
股東交付實物出資,屬於動產的,應當移交實物;屬於不動產的,應當辦理所有權或使用權轉讓的登記手續;股東以知識產權出資,應當向公司提交該項知識產權的技術文件資料和權屬文件;股樂以土地使用權出資,應當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
股東不按照章程規定按期足額繳納所認繳出資的,首先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出資,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股東未按規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就是違反了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義務,構成對公司利益的損害和其他已履行繳納出資義務的股東的違約,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出資,並向其他已履行繳納出資義務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③ 2005年公司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新公司法有幾方面的重大變化:
修改91條,增加44條,刪除13條。
第一,降低了公司設立門檻:主要表現在(1)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至3萬元;(2)注冊資本可分期投入,第一次注冊時可只投入20%;(3)設立條件取消了「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的規定;(4)允許設立一人有限公司和全資子公司;(5)出資形式靈活,一切可用貨幣估價並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均可作為投資。
第二,給公司以充分地自主權:主要表現在(1)公司可有更充分地餘地選擇經營范圍的權力,只要法律、行政法規沒有禁止或特殊審批的都可經營,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制。(2)公司的經營活動不只限制在登記的經營范圍之內,不存在超越經營范圍的問題,如果超越登記的范圍,不屬於行為能力的問題,只能按照未辦理變更登記處罰。因此,「分公司不能超越公司的經營范圍」也就不能成立。
(3)公司制定章程的靈活性更大。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均可在章程中自己約定,並具有法律效率。
第三、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發生重大變化:原來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新《公司法》對國有獨資公司的規定:「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託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是說:過去授權部門或授權機構均可設立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未經授權不得再設立獨資公司;現在只要是國資委一家出資的公司就是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可設立一人公司,該一人公司不叫國有獨資公司。
第四,建立了法人否定製度、股東訴訟制度、獨立董事制度等。
④ 2005年之前公司法規定注冊資本中無形資產比例
您好,會計學堂為您解答
司法中無形資產出資比例
新公司法第27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專幣出資金額
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屬公司注冊資本的30%\".由此可見,無形資產的出資比例是提高了,最高可達70%.不過該法也對此做了相應的規定:\"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6版新版本是第幾版的
由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十八次會議通過的新《公司法》,已經於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成為公司運行的新准則。
總共有四個版本,分別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3年)[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9年)[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4年)[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 現行的
⑥ 請問:公司法05年修改至今快2年了,為何自考還是用老法編的04年版舊教材舊教材很多規定都過時了啊。
公司法今年考試仍是舊教材,但從明年開始將使用顧功耘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版教材.如果你手上有舊教材,趕快考啊,明年就沒用了,只得重新買新教材了.
⑦ 與1993年《公司法》相比,2005年《公司法》在公司設立原則上有什麼變化
1、新《公司法》在資本制度上體現了從過去片面強調資本信用到當前兼顧資本信用和回資產信答用的立法理念的轉變。
2、新《公司法》降低了公司設立的門檻,放鬆了對公司的過度管制,大幅度地降低了公司設立的最低注冊資本數額,放寬了股東出資方式和比例的限制,加強了對驗資機構和相關人員的過錯責任追究。
3、新《公司法》引入了「揭開公司面紗」和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對進一步完善我國公司資本制度。
1993年《公司法》規定的公司設立制度是嚴格准則主義和核准主義的結合,2005年《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原則上均採用嚴格准則主義,僅對法律、行政法規要求報經批準的,才實行核准主義。
⑧ 我國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確立了哪些新的制度
不是復2005年,應該說是2006年制1月1日起實行了新的《公司法》,主要是裡面的一些規定有了變化,比如股份公司發起人的股份轉讓時間,以前是三年內不得轉讓,現在是一年呀,總之,你弄一本新公司法看看就行了。
⑨ 公司法的修正版以哪一年為准,以前的還有效嗎
以2014年3月1日施行的為准,是最新的公司法修正,這次的公司法修正了許多條文,未經修改的條文當然依然有效。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2處修改:
(一)刪去第七條第二款中的「實收資本」。
(二)將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將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四)刪去第二十七條第三款。
(五)刪去第二十九條。
(六)將第三十條改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股東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七)刪去第三十三條第三款中的「及其出資額」。
(八)刪去第五十九條第一款。
(九)將第七十七條改為第七十六條,並將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十)將第八十一條改為第八十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第三款修改為:「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十一)將第八十四條改為第八十三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繳納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第三款修改為:「發起人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應當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由董事會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十二)刪去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三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