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主體是指

刑法主體是指

發布時間: 2025-04-29 05:19:58

刑法構成要件 四要件

法律分析: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的構成要件。刑法四要件如下:

1、犯罪主體

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2、犯罪的主觀方面

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

3、犯罪的客觀方面

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4、犯罪客體

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Ⅱ 刑法中犯罪主體和行為主體的區別

通常是指一個行為人,比如犯罪行為是A實施的,那A即是犯罪主體也是行為主體,但在教唆犯罪中,教唆者是犯罪主題,行為實施者是行為主體

Ⅲ 刑法特殊主體有哪些

刑法中的主體指的是犯罪主體,即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我國刑法中關於特殊主體大致規定了以下四種類型:(1)以特定人身關系為內容的特殊身份,如具有扶養義務的家庭成員。(2)以特定公職為內容的特殊身份,如國家工作人員。
(3)以特定職業為內容的特殊身份,如醫務人員。(4)以特定法律地位為內容的特殊身份,如累犯、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熱點內容
2018年司法考試經濟法選擇題 發布:2025-08-17 22:53:20 瀏覽:777
舉報法官腐敗信 發布:2025-08-17 22:35:50 瀏覽:107
快遞預計到達時間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7 22:06:10 瀏覽:804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發布:2025-08-17 22:06:05 瀏覽:802
2017西安勞動法 發布:2025-08-17 21:58:42 瀏覽:123
刑事法律服務內容 發布:2025-08-17 21:46:56 瀏覽:788
法治禁毒手抄報 發布:2025-08-17 21:45:16 瀏覽:889
刑法選擇罪名 發布:2025-08-17 21:29:17 瀏覽:934
經濟法概論提綱 發布:2025-08-17 21:29:14 瀏覽:505
法律法規地方性規章 發布:2025-08-17 21:24:52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