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護未成年人
發布時間: 2025-05-04 22:44:48
① 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與社會保護有何區別
1、保護對象,司法保護未成年人是從司法程序和刑法實體對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優待;社會保護是利用社會的有利資源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教育、生活環境提供優待;
2、保護內容,司法對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優待;社會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長、生活環境等生活方面有優待。
3、環境不同:社會保護,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 司法保護,要求公.檢.法.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措施。
例如;媒體報道中不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屬於社會保護。
(1)司法保護未成年人擴展閱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章「司法保護」中,明確規定:(1)已滿14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16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公檢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應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並可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指定專人辦理。
(3)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歲以上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4)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其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5)家庭和學校及其他有關單位,應配合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所在的少年犯管教所等單位,共同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6)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