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廣義刑法概念

廣義刑法概念

發布時間: 2025-08-17 11:52:53

A. 廣義的刑法包括

法律分析: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B. 廣義上的刑法包括刑法立法解釋嗎

廣義上的刑法包括刑法立法解釋。廣義上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含刑法修正案)、單行刑法、附屬刑法。廣義刑法是狹義刑法的對稱。國家關於犯罪與刑罰的一切刑事法律、法規的總稱。既包括刑法典,也包括單行刑事法規,還包括被分散規定於其他法律中有關犯罪與刑罰的規定,以及國家立法機關對刑法典和單行刑事法規進行修改或補充的規定。

C. 刑法的名詞解釋

一、刑法的名詞解釋刑法一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我國,狹義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即國家以刑法名稱頒布的、系統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廣義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與附屬刑法。單行刑法是國家以決定、規定、補充規定、條例等名稱頒布的、規定某一類犯罪及其後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項的法律。附屬刑法,是指附帶規定於經濟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規范。
二、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規定了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是指犯罪及其刑罰都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具體內容就是刑法第3條的規定,即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
1、司法機關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認真把握犯罪的本質和具體的構成要件,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確,量刑適當,不枉不縱;
2、司法解釋不能違背刑事立法的意圖,不能代替立法。
(二)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
(三)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三、刑法的謙抑性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說就是能用其他法律解決的就不用適用刑法了。立法者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罰(而用其他刑罰替代措施),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有效地預防和抗制犯罪。
刑法是維持社會穩定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刑法像民法一樣被廣泛的運用與於我們生活,必然會導致人人自危的局面。因此,才會主張刑法的謙抑性。
謙抑性也就是刑法的必要性,刑法歉抑是適應社會矛盾變化、構建和諧社會及保障人類自由權益的需要,它是一種信念,而非法定意義上的原則。體現出來就是非罪化和輕刑化。
謙抑性原則,又稱必要性原則。指立法機關只有在該規范確屬必不可少――沒有可以代替刑罰的其他適當方法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將某種違反法律秩序的行為設定成犯罪行為。
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當出現刑罰無效果、可以他法替代、無效益等情況時才會使用。

熱點內容
徐燕律師 發布:2025-08-17 13:01:14 瀏覽:117
城管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5-08-17 12:50:29 瀏覽:268
國有企業改制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7 12:48:24 瀏覽:159
社會研究法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17 12:39:03 瀏覽:172
采購人主體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8-17 12:38:55 瀏覽:556
消毒供應中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7 12:32:40 瀏覽:432
合同法中訂立合同簽字或蓋章 發布:2025-08-17 12:30:51 瀏覽:85
刑法第388 發布:2025-08-17 12:30:10 瀏覽:16
開會時突發疾病死亡賠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12:29:26 瀏覽:350
2017火星司考筆記民法 發布:2025-08-17 12:29:24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