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協助執行
司法協助是指一國法院應另一國法院請求,代為進行某些訴訟的行為。
一國法院通過一定程序要求他國法院協助一定的訴訟行為,稱為司法委託;被請求國的法院按照請求協助履行該訴訟行為,稱為司法協助。司法協助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代為一定的訴訟行為,如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代為調查取證等;二是接受外國法院的委託,代為執行外國法院的判決或者外國仲裁機構的裁決。
司法協助的條件如下:
1、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或者外國法院提出請求;
2、當事人或者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不得有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3、當事人或者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屬於人民法院職權范圍,否則人民法院應當說明理由,退回外國法院。
司法協助是國際間的一種必要的、有益的協作關系,它便於受訴法院對案件的審判及判決、裁定的執行,便於跨國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司法協助涉及國家間的關系,尊重他國主權和法律的基本原則。
在涉外民事訴訟中,國家主權主要體現在案件管轄、語言文字、律師制度、法律適用等方面。因此,請求他國協助事項不得是他國法院專屬管轄范疇;委託他國完成的文件須附有該國通用的語言文字文本或國際條約規定的其他文字文本;委託事項不得有礙他國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他國有權拒絕協助。
司法協助所適用的法律一般是依被委託國本國法,但也可以在不違背自己本國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應對方要求適用對方法律或依對方指定的特定方式進行。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外國法院請求採用特殊方式的,也可以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外國法院請求採用特殊方式的,也可以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