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青年
Ⅰ 民法典與青少年有關的內容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規定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標准,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未成年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不能夠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有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Ⅱ 民法典20條關於未成年的內容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如果父母盡不到應有責任,法律會主持公道,必要時甚至會撤銷其父母的監護資格,並指定新的監護人。
【法律分析】
未成年是受法律保護的,除了未成年保護法之外,其他相關法律也有相關的規定。未成年的監護人和未成年的民事能力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可以更大力度更加全面的保護和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合法和諧發展。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下一代,穩定社會治安壯沅,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家庭合睦,家庭幸福,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兒童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關繫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8周歲是民法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節點,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分界點。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無效,哪怕是接受贈與。國家民事行為能力的界線是8周歲,8周歲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認知能力,撫養權的確定與其權益密切相關,應當尊重他們的真實意願,更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條 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應當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名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