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司法行政
Ⅰ 社區矯正時間如何計算,怎麼規定的
我國的「社區矯正」是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司法行政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那麼社區矯正時間如何計算,怎麼規定的?
網友咨詢:
社區矯正時間如何計算,怎麼規定的?
廣東聯銀律師事務所楊水蓮律師解答:
社區矯正時間的計算:
一、管制的矯正期限與管制期限相等,矯正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處管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矯正期至管制期滿為止。
二、緩刑的矯正期限與緩刑考驗期限相等,矯正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至緩刑考驗期滿為止。
三、假釋的矯正期限與假釋考驗期限相等,矯正期從假釋之日起計算,至假釋考驗期滿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二條,社區矯正工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實行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機關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廣東聯銀律師事務所楊水蓮律師解析:
無論被告人在宣告緩刑前是否在某地連續居住,只要被告人在其擬接受社區矯正的地區有固定居所,且其能夠在此居所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就應當由該地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執行社區矯正。司法行政機關不得以被告人在被追訴前在該地居住不滿一年為由拒絕接收社區矯正人員。緩刑考驗期間需要變更居住地的,由社區矯正人員向正在執行緩刑的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由該機關審核決定。司法行政機關不得以社區矯正人員在緩刑考驗期不在本地持續居住為由拒絕接收。
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履行判決、裁定、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等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遵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關於報告、會客、外出、遷居、保外就醫等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社區矯正對象違反法律法規或者監督管理規定的,應當視情節依法給予訓誡、警告、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依法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
社區矯正工作堅持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相結合,專門機關和社會力量相結合。採取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
楊水蓮律師,深圳律師協會會員,律所合夥人,從事法律工作10多年,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專注並擅長刑事辯護,處理過幾百起刑案,其中不乏取保候審,不起訴,緩刑,大幅度減刑等,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Ⅱ 社區矯正人員屬於司法局管還是派出所管
法律分析:社區矯正人員屬於司法局管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法律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條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Ⅲ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是為了依法規范社區矯正的實施,將社區矯正人員改造成為守法公民而制定的具體規定。以下是該辦法的主要內容:
負責機構:
-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 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決定。
-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 公安機關:負責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實施流程:
- 調查評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 報到接收:社區矯正人員需在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離開監所後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 宣告與矯正小組:司法所接收社區矯正人員後,應宣告相關事項,並為其確定矯正小組。
監督管理:
- 矯正方案:制定個性化的矯正方案,包括監管、教育和幫助措施。
- 報告制度:社區矯正人員應定期報告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等情況。
- 居住地管理: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地,如需變更需提前申請並經批准。
教育幫助:
- 教育學習: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
- 社區服務: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
- 心理輔導與職業培訓:根據需要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
考核與獎懲:
- 分類管理:根據接受矯正的表現進行考核,實施分類管理。
- 違規處理: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人民法院禁止令的,給予警告、治安管理處罰或撤銷緩刑、假釋等處理。
保障措施:
- 合法權益保護:社區矯正人員的人身安全、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司法工作人員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 組織保障:各級機關應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保障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他規定:
- 實施時間:本辦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 未成年人矯正:未成年人實施社區矯正,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按照特定規定執行。
該《辦法》共40條,詳細規定了社區矯正的各個方面,旨在確保社區矯正工作的規范、有效進行。
Ⅳ 社區矯正人員重新犯罪,司法行政機關如何處理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六條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向批准、決定機關提出收監執行的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批准、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作出決定: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未經司法行政機關批准擅自離開居住的市、縣(旗),經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報告行蹤,脫離監管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醫期間不按規定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後,刑期未滿的;
(七)保證人喪失保證條件或者因不履行義務被取消保證人資格,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新的保證人的;
(八)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的收監執行建議書和決定機關的決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緩刑、假釋或者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將罪犯送交監獄或者看守所,公安機關予以協助。
監獄管理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監獄應當立即赴羈押地將罪犯收監執行。
公安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將罪犯收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