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細則
A. 電商法 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
法律分析:
商品到貨日起7日內無理由退貨,從快件被簽收的那個時間算起,收貨人只要不滿意就可以選擇退貨,但前提條件是,如果不是商品質量原因,要在不影響商品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才可以退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五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路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
B. 電商法新規2022年內容
1. 2022年電商稅收政策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必須依法納稅並享受稅收優惠。
2. 對於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產生納稅義務後,應依法申請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3. 電子商務經營者若需取得相關行政許可,應依法取得。
4. 電商從業者在取得合法收益後,無論交易規模大小,均需進行稅務登記並申報納稅,這意味著電商將實施無差別征稅。
5. 根據2019年電商稅收政策,季度營業收入9萬元以下的電商免交增值稅等稅收。
6. 專業增值稅發票稅點為17%,普通增值稅發票稅點為3%。
7. 一般納稅人可向國稅部門申請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通用機打發票或普通手工發票。
8. 普通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可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通用機打發票或普通手工發票,即通常所說的普通發票。
9. 電商法新規實施後,電商行業規則發生諸多變化,導致部分商家退出電商行業。
10. 建議電商繼續遵守新規,嚴格按照要求交稅。
法律依據:
- 《電商法》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依法納稅並享受稅收優惠。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商在首次納稅義務後,應依法申請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 《電商法》第十二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應依法取得。
- 《電商法》第十四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應依法出具紙質或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C. 電商法退換貨規定
法律分析:網路商品經營者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有四種商品除外: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 「辦法」規定,除了這四類商品之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章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