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名師講義刑法劉鳳科
Ⅰ 2015年湖南的司法考試要看哪些書哦,有么有好的推薦的哦
考過司考都說司法考試用書有「三寶」--教材,法條,真題,這三樣一個都不能少真題。目前司法考試的權威教材還是「司法部(三大本)」為法律出版社出版,現在仍然是應對司法考試的必備教材,一般在每年5月份出來,每年都會有一點變動,但是變動不大,主要是因為有新的法律法規出來,就會添加一些新的內容,所以如果要想早點復習的,可以買前一年的,後買一本增補教材和重點法條匯編來看,這三年司考的難度越來越大,考試涉及內容越來越廣,所以三大本越來越重要。
法條必須要有一本,我們天星司考用的是三校名師的《法律法規於真題演練》,都是授課老師主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深受廣大考生喜愛。
練習題習題一定要做正機構的,要不會適得其反,我們天星司考每個授課老師都會在課後出100-200道練習題,這是針對性很強,也囊括了90%知識點考點,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歷年試題要有一套,市面上也有不同的版本,有分類解析和歷年的。
教材的話,至於用什麼版本,要看個人喜歡,我們系統精講班的《三校名師講義》是會發一套的,其他的可以上網看看,或問問師兄師姐。
在湖南復習司考,我們可以提供幫助的
Ⅱ 司法考試各科哪些老師講得好
民法曹興明老師。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能將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同時又都踩中重點,考前兩個月每天睡前看看曹老師發的必考點,或者在考前迅速瀏覽一遍這些必考點,對於考試有很大幫助。
刑法陳永生老師。上課幽默,會有很多有趣的案例輔助記憶,講義的內容也比較完整。
行政法吳鵬老師。講義十分精簡,將知識點全部濃縮為四十幾頁的講義,對於考點的講解也非常通俗易懂,口訣也有助於記憶,將主觀題的答題方法摸得很透,能從吳老師處學到很多答題的技巧。
理論法、憲法、法制史楊帆老師。講義體系清楚,講課也很有趣,編的口訣十分有用,很多甚至對我之後的考試都有幫助。
來勝的師資都很優秀,工作也很負責,講課各有特色,而不是照本宣科、沒有重點,選擇好的老師對於理解知識非常重要。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我本身自製力不強,時間管理能力不足,促使我萌生報班的想法。而貼心的課程安排、面授課的形式、輔導員的關懷都是我選擇來勝的理由。
在面授課程安排方面,來勝的安排符合在校生的學習習慣,老師們特意將課程安排在了周末,使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聽面授課,而且面授課相比於網課,能使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交流,老師上課時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講課,使課程更有針對性,提升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吸收盡可能多的知識。
來勝請的輔導員是上一屆通過法考的學長姐們,他們更加了解法考的最新情況,在每周給我們打電話詢問復習情況時,也能有效的為我們解答困惑。來勝這個機構也給我們傳遞了溫暖。在客觀題備戰後期,為了我們有更多有效的復習時間,來勝就將運營時間延後了三個小時。我們學習時,無論留下學習的人有多少,來勝的老師們都會陪伴著我們,使得我十分感動。
Ⅲ 劉鳳科三校名師講義和柏浪濤刑法攻略哪個好區別在哪
1、柏浪濤,命題人來周光權自弟子,溫和新理論,刑法異議區審核人之一,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解析匯編》刑法部分實際執筆人,你懂的。
2、劉鳳科,張明楷大弟子,溫和新理論,適合於聽完小柏用於理論提高,或者倒過來也行,刑法想拿高分劉柏二人必聽!鳳科大帝早就明聲在外,理論比較深,課時比較長,聽兩遍最好。
所以,看你基礎。基礎好就選劉鳳科,柏浪濤很好但是稍顯啰嗦。
Ⅳ 劉鳳科的介紹
劉鳳科,男,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國家司法考試業內名師,為厚大司考獨家主編《刑法》系列教材,是北京華旭司考,北京新青年司考,北京明成司考,厚大司考,海天學校,政法英傑、三校名師等司法考試學校簽約刑法主講教師。
Ⅳ 沒學過法律,想考司法證該從何開始
1.千萬不要相信網上的非法本3個月過司考、非法本1個月過司考這種鬼話,都是噱頭。就像我過了我就對別人說,司考一點都不難。
2.恆心、耐心缺一不可。
3.如果是在職,最好用一年,平均每天4個小時。3月份之前把頭一年的書看一遍,個人建議眾合出的5本應試版講座。5月-6月聽音頻看背發條。
音頻推薦:民法
鍾秀勇,老鍾在民法地位類似於刑法的鳳科大帝,只要聽他的講課,考試木有一點問題。
老鍾是厚道人,講課很踏實,知識點很全,講解很到位,沉浸進去了,聽課是一種享受。
老鍾就是語速有點慢,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均勻加速語速,1.3.
民訴
郭翔,在全面把握民訴基礎上可以聽聽,第二輪最合適。
刑法
劉鳳科,鳳科大帝現在當之無愧刑法第一人啊,除了有點口音,一切很完美,如果實在受不了大帝的四川口音,那還有個辦法,可以看大帝的書,三校名師講義刑法卷,這是劉大帝第一次出書,基本上就是把講課的全部內容變成文字版再加上一點擴充,四百多頁,一定要看看哦,哪怕通讀一遍也是好的。
刑訴
陳少文。
行政法
徐金桂,老徐今年異軍突起,講義很好,圖表式,說話風格非常幽默,經常舉真實例子說明知識點,拉近行政法和平時生活的距離。
7-9全面做題,真題,做五遍。
刑法:極力推薦一本書柏浪濤《刑法攻略》,這本書你要精看,之前我的室友司法考試420+,對於刑法他也是極力推薦這本書,對司法考試的要點抓的特別好,但是對於柏浪濤的音頻我不推薦,基本和書本差不多,聽他的音頻浪費時間,另外對於刑法我聽過韓友誼的,聽過劉鳳科劉大帝的,韓友誼老師講課生動有趣,劉鳳科老師講課系統深入,三個老師你任選一個都可過刑法這一關,這個時間段你最好聽一下各個老師的司法考試輔導班的基礎班,打好框架,熟悉一下各個老師風格,挑以為自己認為適合的。
民法:推薦兩個人段波以及鍾秀勇,其中極力推薦你選擇鍾秀勇,鍾秀勇的講義特別長,但是對於他的講課,他的司法考試音頻你理解民法大致原理以後聽起來就是一種享受,民法理論博大精深,一環扣一環,他講的很精彩。段波也十分優秀,特別適合民法基礎不太好的打基礎,你可以前期選擇段波,講鍾秀勇的音頻多聽講義多看。我說真的!
行政法,司法考試裡面被認為是最難的一門,我之前也認為,直到我把徐金貴的行政法講義背了一邊,之後做題目你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背了,都說司法考試要背很多東西,但是說實話,我只專心的背了行政法和三國法和憲法,刑訴民訴腦子實在記不住,沒有背。
民訴刑訴:對於這兩門來說,拿分容易失分也容易,這兩門老師比較多,基本上也都很優秀,對於這兩門我不大推薦你背,一來花費時間比較多,二來你刻意背了以後時不時的會將二者記混,我的建議是每天早上九、十點之前或者晚上六點到七點之間,你用來讀你選的老師的司法考試輔導的講義。大有裨益。
Ⅵ 高手求司法考試授課名師
民法
(1)李仁玉(三校名師系統精講階段):最接近當年司考真題的民法課程莫過於每年三校名師基礎階段由李仁玉教授主講的民法課程,課時長(約48小時),講解仔細,囊括當年的重點難點,甚至有大量的原題講評。雖然三校網校歷年網校的音頻質量不高,有心人還是應當堅持聽一遍。用李教授的話講---「不是我去猜命題老師的命題,而是他們喜歡使用我上課舉的案例。」
(2)隋彭生(律政提高階段):最適合提高民法應試技巧的民法課程。老隋一向睿智,他喜歡把難以參透的民法理論用一些口訣、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案例予以講解,而且老隋的歸納總結能力甚強,認真聽課的學員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民法理論水平和應試技巧。在老隋的眼中,民法並不需多少背記,屬於一點即通的學科。
刑法
(1)韓友誼(萬國系統強化階段或法條串講階段):韓友誼的牛逼,在於他對張明楷新刑法理論的鑽研和他一流的口才。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博士,沒有多少社會關系,卻最近4年每年都捕捉到了命題的影子,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2)劉鳳科(新九州基礎階段或串講階段):一位比韓友誼更年輕的博士,師從張明楷本人。在蘇聯式老派刑法學逐漸沒落的21世紀,如韓友誼一般敏銳提出了許多創新式的前衛理論。其實,創新的人並不是劉博士,而是他的老師張明楷。張明楷和陳興良這兩位中國刑法界的泰山北斗,正通過司法考試命題人這個舞台向中國法學界的青年人傳遞一個信息,知識不更新便會被淘汰。
民訴
(1)鄭其斌(新東方北斗星系統精講階段):萬國歷史上最為優秀的民訴老師,07年加盟新東方。善於歸納民訴學科的知識點和考點,是備戰司考,加強復習效率的最佳人選。
(2)楊秀清(律政提高階段):從事司考(律考)培訓十幾年時間,善於將理論與法條相結合。屬於學院派司考培訓師權威。
刑訴
(1)汪海燕(新東方北斗星系統精講階段):與鄭其斌相似,曾是萬國歷史上最為優秀的刑訴老師,08年離開萬國,遊走於江湖。估計今年在海天、新東方、東方法澤等學校都會有課。他的名言是「聽了我的課,七八不離十」,即他的課中包括了大約80%的刑訴考點。
(2)馬明亮(萬國系統強化階段或法條串講階段):新一代萬國明師,歸納考點的能力極強,授課簡明扼要,決不像學院派們一樣把簡單的刑訴講的七葷八素。
行政法
(1)林鴻潮(新東方北斗星系統精講階段):開創表格行政法學之先河,把最為難學的行政法歸納到他的100個表格之中。四年來一直都是行政法學科最有人氣的培訓大師。有人說他今年打算退居二線,但在河北東方法澤的課表中仍有他的大名。
(2)吳鵬(律政提高階段):一位勤勤懇懇的行政法教授,授課風格平實,理論功底扎實。他的課對於打好行政法的基礎有所幫助。
商經與知識產權
(1)王小龍(新東方北斗星系統精講階段):我一直迷惑,為什麼06年的萬國居然會成就這么一大撥出類拔萃的青年名師(如鄭其斌、汪海燕、林鴻潮、王小龍、張海峽、韓友誼、李建偉等),為什麼09年的萬國好老師會走得一塌糊塗?王小龍作為當年萬國商經學科的佼佼者,07年加盟新東方,他語言干練、思維清晰,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相應的法條相銜接。
(2)肖釗(萬國系統強化或法條串講階段):肖釗的名氣遠遠比不上王小龍、鄢夢萱和張海峽,08年萬國也沒有選擇他的課作為網路課程。但據我個人判斷,如果萬國的駱勇還沒愚昧到腦子進水的程度,就一定會在張海峽走人以後首推肖釗。肖釗是所有商經學科司考培訓師中唯一將細分學科考點列入授課提綱的聰明人,他的這種授課方式,是繼表格學習法之後一種新的創意,也是最容易被考生接受的一種學習方法。
三國法
楊帆(女,律政提高階段或三校名師系統階段),別無選擇,只有她最為權威。要想在這門學科上不多花費時間,就請您認認真真聽好她的課。其他所謂出題人張麗英等人的課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法理憲法與法制史
(1)陳景輝+焦洪昌+趙曉耕(三校名師系統階段),本來不搭界的三門學科,就應當由三個學科的專業人士來講解。有人說這三位老大爺講課拖沓,毫不幽默。臨到考場才會發現這三位都是高人,均是猜考題的高手。堅持聽,就是你的一大成功。
(2)淳於聞(萬國系統強化階段):不知何故,淳於老師去年沒有上網路課程,萬國選用的郭曉飛、高仰光又得不到學員的認同。這是一位與小沈陽、郭德綱並駕齊驅的天才笑星,他能把法理、法制史這樣死氣沉沉的學科講的你前俯後仰。淳於最聰明的地方,是製作了一份超級詳盡的講義,讓你笑完之後背一背講義,也能得個高分。
Ⅶ 准備參加2012年的司法考試,非法本專業,刑法分則如何復習可以選擇性(重點法條)的復習嗎
劉鳳科老師關於備戰2012司考之刑法復習方法
司法考試,是一種應試型的考試,考生學習的目的與教師授課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無限接近並把握命題的思想與規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藉助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各種復習材料。
就刑法的復習來說,可供利用的復習資料有三個,即歷年真題、基礎理論講義與法條。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述三個材料,是我們復習好刑法的基本保證。
一、合理利用歷年真題
很多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不重視歷年真題的研究,只把歷年真題作為檢測自己復習效果的試金石,從而習慣性地把真題放到每年考試之前的一個月進行自我測驗。這種對真題的利用極不充分,根本沒有發揮出真題的價值。如果做真題只關注是否做對、是否記住了真題的答案,哪怕做了100次,也是沒有效果的。
歷年真題是集中體現命題思想和規律的材料,是考生復習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同時,歷年真題也是檢驗講義、輔導書的觀點是否適合司法考試的標准。從考生開始准備復習參加司法考試,到最終走上考場,整個復習過程都要運用歷年真題,所以真題的利用時循環進行的,任何階段的復習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真題,在不同的復習階段,考生研究真題的效果也不一樣,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考生應該盡量達到以下幾個層次:
(一)熟悉考題,把握命題考點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熟悉命題中常考點、必考點,熟悉命題的基本特點和模式,例如把握具體考點的命題方向、視角,熟悉哪些知識點可能相互結合命題。
(二)做對真題,牢記正確答案
就刑法的真題而言,答案應以官方公布的為准,尤其是2006年之後的考題,官方公布的答案沒有問題。不要輕易否定官方答案,如果對官方答案提出異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理論不能解釋真題而已。
(三)解剖真題,理解命題思路
研究真題,不要在意自己是否選對了答案。做錯了,多想想自己為什麼做錯,之所以犯錯,原因是什麼,以便下次針對同一問題,再也不要犯相同的錯誤。當然,做對了,也不是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多想想,這個題的考點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命題。換言之,無論對錯,都必須知道為什麼。
(四)舉一反三,掌握關聯考點
我們復習歷年真題,是為了應對當年的考試,如何在過去的考題與將要進行的考試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就是我們復習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准確理解真題的考點之後,還要多想想,與該題考點直接、間接相關聯的知識點還有什麼。因為將來在針對同一個考點進行命題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復,命題者會選擇另外的視角或者換個說法、換個命題進行考核。
舉一例:
甲乙上山去打獵,在一茅屋旁的草叢中,見有動靜,以為是兔子,於是一起開槍,不料將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個彈孔,甲、乙所使用的槍支、彈葯型號完全一樣,無法區別到底是誰所為。對於甲、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2008年延考試卷二第6題•D)
A.甲、乙分別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甲、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不構成犯罪
本題考點與思考路徑如下:
第一,故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分。甲、乙沒有認識到人的存在(「以為是兔子」),所以不成立故意殺人罪;甲、乙兩人的行為發生在山上茅草屋旁邊(「在一茅屋的草叢中」),行為人應該認識到有人的存在,所以不成立意外事件,而是過失行為。即本題中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是過失行為。
第二,過失犯罪的相關理論。過失實行行為只有導致實際的侵害結果才能成立犯罪(過失行為屬於侵害犯),即必須證明其過失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就是指的共同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之間不可能成立共犯,所以對甲、乙兩人的行為應該分別認定,相應地,也就不能適用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即本題需要論證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第三,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本題中能夠證明一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但是卻不能證明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那麼,根據疑罪從無、疑罪從輕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系。如果認定任何一人或者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證據的證明力都達不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存在冤枉無辜的可能性。
因此,本題的結論就是:甲、乙兩人的過失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在法律上不存在因果關系,不成立犯罪。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
注意以下關聯考點:
1.如果甲、乙兩人都射中了被害人心臟等致命部位,即兩人的行為都能獨立導致被害人死亡,則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即二重的因果關系)。甲、乙兩人則分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甲、乙兩人合作,共同過失行為(即一個過失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兩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屬於共同過失犯罪(注意:不是共同犯罪,也不需要認定為共同過失犯罪,按照各自的行為分別定罪處罰)
3.如果甲、乙兩人發現草叢中獵物旁邊還有小孩,仍然開槍,結果導致小孩死亡的:
(1)在甲、乙兩人存在共同故意的情形,無論誰導致了結果發生,無論能否查清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共犯(間接故意)。
(2)在甲、乙沒有共同故意的情形,如果查清由其中一人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如果兩人行為競合在一起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二重的因果關系),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如果無法證明是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但能證明由一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的,由於存在故意殺人罪的實行行為,兩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4.如果甲、乙的行為導致重傷結果,具體情形與結論參照上述原則。只是要注意,在同時故意傷害的情形下,如果導致一個輕傷,能證明由一人行為導致,但不能證明具體是誰導致,則甲、乙無罪(故意傷害輕傷的未遂不受處罰)。
二、法條利用:加重情節是出題點,與其他犯罪的關聯點是直接命題點
(一)直接針對法條表述進行考核時最近幾年命題的趨勢
例如,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得到,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2009年試卷二第9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那一項選項是正確的?其中D選項為「丁為治病向李某借款五萬元,一年之後丁因犯罪被判處沒收財產。無論李某是否提出請求,一旦法院發現該債務存在,就應當判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經債權人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應予償還。如果債權人沒有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沒有義務主動提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所以D選項說法錯誤。
(2010年卷二第56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其中C選項為「甲因走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此前所負賭債,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的債務,僅限於沒收財產之前犯罪分子所負正當債務,而賭債屬於不正當債務,不屬於應予償還的范圍。
(二)加重情形(結果加重犯或者情節加重犯)是現在的命題要點
加重情形本身在法條中可能又被認定為氣他犯罪,所以是否成立加重情形,與罪數等問題聯系在一起。
例如《刑法》第328條第1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上述法條第(四)項加重情形就涉及盜竊罪、故意毀損文物罪、過失毀損文物罪與盜掘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的區分問題。舉例如下:
甲盜掘國家重點保護的古墓葬,竊取大量珍貴文物,並將部分文物偷偷運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機關發現後,甲為毀滅罪證將剩餘珍貴文物損毀。關於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試卷二第63題•ABD)
A.運往境外出售與損毀文物,屬於不可罰的事後行為,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論處
B.損毀文物是為自己毀滅證據的行為,不成立犯罪,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論處
C.盜竊文物是盜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D.盜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盜竊文物為前提,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根據《刑法》第32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過程中,造成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等損壞的,成立盜掘古文物遺址、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但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故意毀壞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則應實行數罪並罰。行為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將其中的文物非法據為己有的(盜竊珍貴文物的),仍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論處,不再認定盜竊罪。
三、刑法理論:新舊理論在司法考試中的妥協
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的犯罪構成理論,因為犯罪構成要素基本一致,但各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不一樣,即體系化不一樣,這導致認識思路和判斷順序存在差別。這主要屬於方法之爭,絕大多數的結論仍然一致。但是方法之間在科學性、合理性、效率性、便捷性上存在區別。司法考試命題不會針對不同犯罪論本身進行考核。
(一) 掌握不同學說
有的考點,需要考生掌握不同的學說,掌握不同學說得出的不同結論。
例如,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打擊錯誤,存在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分歧,要求考生理解兩種不同學說及其結論。
再如,因果關系錯誤的事前故意的情形,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試舉一例:
趙某殺害錢某,以為錢某已經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經鑒定,錢某系溺水死亡。
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塊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2010年卷四刑法案例分析題)
本案屬於典型的事前故意的情形。
刑法理論上對這種情況有四種處理意見,其中第四種觀點合理。
觀點一,行為人的第一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未遂,第二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犯,有人主張成立數罪。但這種觀點存在疑問:因為行為人以殺人的故意殺害了所要殺害的人,卻成立殺人未遂,違反了社會的一般觀點。
觀點二,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對於死亡持未必的故意(或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既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罪。但這種觀點也存在疑問:因為行為的客觀事實完全相同,只因行為人是否誤信結果發生,來決定是否將行為人分割為兩個行為,缺乏理由。
觀點三,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概括的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但這種觀點同樣存在疑問:這一學說有歪曲事實的嫌疑。
觀點四,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體,視為對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是在相當的因果關系之內,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在這種場合,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即仍應肯定第一行為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現實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欲實現的結果完全一致,故應以故意犯罪既遂論處。
(二) 新舊理論的取捨
1.傳統理論中不可能考到的學說。
如果傳統理論中的某中學說,在學界受到了主流觀點的強烈批判,對該觀點現在不可能進行命題。例如,如果某一行為在客觀上絕對不可能侵犯法益,傳統理論可能認為成立未遂,但該觀點受到主流理論學術理論的批判,該觀點現在就不可能出現在命題中了(當前觀點認為不成立犯罪)。
2.新舊理論都認可的理論,考試角度特殊。
如牽連犯中牽連關系的認定,按照傳統理論的觀點,既要求客觀上存在牽連關系,還要求主觀上也具有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一年前甲為了狩獵盜竊槍支,一年後為了搶劫銀行實用該槍支,不成立牽連犯;但是,如果乙為了殺人而盜竊槍支,進而殺人的,則成立牽連犯。
而司法考試採取了不同的觀點,即成立牽連關系,不僅要求在客觀上、主觀上能認定牽連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還必須具有通常性:從經驗法則上判斷,具有牽連關系的兩個行為具有極高的並發性,即主張類型性的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非法入侵住宅殺人的,成立牽連犯;但非法盜竊槍支後殺人的,不認定為牽連犯(雖然槍支經常用於殺人,但盜竊槍支並不是殺人的通常手段)。再如,偽造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可以認定為牽連犯;但盜竊軍車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應認定為牽連犯。
3.可能考核的新理論。
對於今年出現的一些刑法新理論,如果在學界被廣泛的認同,也會進入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畢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對法律做出符合社會的理解。社會在前進,理解在進步。例如,部分犯罪共同說的原理替代傳統的完全犯罪共同理論,就是刑法理論發展的體現。
總之,為應對司法考試而進行的復習,並非一個機械的記憶或者「背書」的過程,需要考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學會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這是最好的註解,也是法律職業的必備素質。
參考書籍《三校名師講義》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