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三百零九條
1. 台灣刑法309條
第三百來零九條有下源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四)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違反第三百零六條涉嫌的罪名是【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犯罪主體是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違反第三百零九條涉嫌的罪名是【擾亂法庭秩序罪】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2. 毆打法官是什麼罪
毆打、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襲擊法官,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規定,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零九條
【擾亂法庭秩序罪】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四)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3. 擾亂法庭秩序如何判
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九條被分為四類,且每類行為對應不同的刑罰。當行為人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與訴訟參與人,以及侮辱、誹謗、威脅相關人員並無視法庭制止,進而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時,將會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罰金的處罰。此外,如果行為人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或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且情節嚴重,也將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罰金的處罰。
在法庭秩序受到干擾時,行為人不僅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還可能面臨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害,受害人有權要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這包括但不限於醫療費用、誤工損失、精神損害賠償等。
為了維護司法權威和法庭秩序,國家法律對此類行為制定了嚴格的懲罰措施。一旦發生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相關部門將依法對行為人進行調查,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嚴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後果,決定相應的法律制裁。同時,社會各界也應提高法律意識,積極維護法庭的庄嚴與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