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解除權期限
『壹』 房屋買賣中,買受人遲延交付購房款,出賣人可否要求解除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規定:「回根據《合同法答》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由此可見,房屋的買受人遲延交付房款的,出賣人可以先予催告,要求其履行合同,支付購房款,如果買受人在催告後3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那麼,出賣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此外,解除權有一定的行使期限。
『貳』 買房人遲延付款賣房人行使解除權期限是多久,怎麼規定的
在國家鼓勵交易、維護經濟效率的大背景下,合同解除應是一件非常嚴格的事情,不是合同的哪一方隨意要求就可以解除的。具體到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中,買房人遲延付款賣房人行使解除權期限是多久,怎麼規定的?
網友咨詢:
買房人遲延付款賣房人行使解除權期限是多久,怎麼規定的?
甘肅誠域律師事務所楊盼律師解答:
買房人遲延付款賣房人行使解除權的期限一般是三個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甘肅誠域律師事務所楊盼律師解析:
《解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了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一是經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解除權發生以後,在違約方催告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的情況下,解除權人應當在對方當事人催告後的次日起三個月內行使解除權,期限屆滿未行使的,解除權消滅。二是違約方不催告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的期限。在違約方不催告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的情況下,解除權人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也就是說,在解除權發生之後,如果違約方沒有催告,解除權人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的期間內也沒有行使解除權的,解除權消滅。
《解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了「三個月」和「一年」兩種解除權行使的期限,這兩種解除權行使的期限起算日是不同的。
解除權行使的三個月合理期限是從違約方催告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之次日起算。一年的解除權行使期限則是從解除權發生之日起開始起算。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除斥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延長的問題,屬於不變期間。
楊盼律師,畢業於甘肅政法學院,法學學士,自執業以來辦理大量訴訟案件,包括融資借款糾紛,建設施工合同糾紛、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等案件四百餘件,並擔任十餘家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