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一
⑴ 民法典的第一條按照哪四個層次的順序
民法典的第一條按照:一般權利、類型權利、項別權利、具體權利四個層次的順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章基本規定: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1)民法典第一擴展閱讀:
2019年6月25日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和民法典繼承編草案。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
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⑵ 第一部民法典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29年至1931年間由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這部法典在國統區實施了20年之久,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發布文告,廢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內的國民黨《六法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部法典僅限於在中國台灣省繼續施行。
作為歷史上第一部頒布實施的民法典,《中華民國民法》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標志著當時中國在法律近代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不僅引入了西方先進的法文化,還實現了法律資源的本土化。這一時期的法律體系以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和法制編製法為主幹,形成了六法體系,體現了以近代法律理論為指導、具有近代特徵的法律制度在中國的成長與確立。自清朝末年開啟的中國法律近代化進程,至此得以初步完成。
這部法典的頒布與實施,不僅反映了中國法律制度的變遷,也見證了國家政治、社會、文化的深刻變革。其影響深遠,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為後來的法律改革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⑶ 第一部民法典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29-1931年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以下是關於《中華民國民法典》的詳細信息:
- 頒布時間與背景:《中華民國民法典》於1929年至1931年間頒布,是國民黨政府時期的重要法律文件。
- 適用時間與范圍:該法典在國統區適用了20年,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發布文告廢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法典後來僅限於在我國台灣省施行。
- 歷史意義:《中華民國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在法律近代化進程中的顯著成果。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頒布實施的民法典,對於推動中國法律制度的近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它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在移植西方先進法文化和本土化法律資源方面的努力與成就。
⑷ 第一次民法典起草是哪一年
法律分析:第一次衫鉛民法典的編纂是在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編寫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肆伏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或雹好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⑸ 民法典一共多少編
共7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編:總則;
第二編:物權;
第三編:合同;
第四編:人格權;
第五編:婚姻家庭;
第六編:繼承;
第七編:侵權責任。
民法典是包含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埋臘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的網路民法叢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的意義是:
1、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貫徹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等,國家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主要是對有關法律規彎虧滑定進行符合實際的修改和調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與出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3、民法典具有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空純義法律體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社會規范和法律適用科學化等一系列重要意義;在微觀層面,民法典則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調整一切民事主體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基本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四百六十三條 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九百八十九條 本編調整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零四十條 本編調整因婚姻家庭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條 本編調整因繼承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