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九十三條解釋

刑法第九十三條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7-11 06:34:42

㈠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2009修正)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9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八號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從事哪些工作時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解釋如下: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收、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前款規定的公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規定。
現予公告。

㈡ 刑訴法93條釋義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逮捕後,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第一款是對公安機關逮捕人必須出示逮捕證的規定。第二款是執行逮捕後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並通知其家屬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逮捕後,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第一款是對公安機關逮捕人必須出示逮捕證的規定。第二款是執行逮捕後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並通知其家屬的規定。

㈢ 刑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及司法工作人員指哪些人員

刑法第九十三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范圍進行了界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和兩高的司法解釋、會議紀要等又對初該條規定的人員外,視為國家工作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規定。

《刑法》第九十三條【國家工作人員范圍】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受監管機關正式聘用或委託履行監管職務的人員能否成為體罰虐待人犯罪和私放罪犯罪主體的批復

(高檢發研字[1994]1號 1994年1月10日公布實施)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你院川檢(研)[1992]8號《關於在監管場所從事監管工作的非國家工作人員是否構成體罰、虐待人犯罪和私放罪犯罪主體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我們認為,根據刑法第84條和第189條、第190條的規定,受監管機關正式聘用或委託實際履行監管職務的人員是有監管人犯職務的人員。上述人員違反監管法規,體罰、虐待被監管人犯,情節嚴重的,或者私放罪犯的,應分別以體罰、虐待人犯罪或私放罪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年4月29日九屆人大十五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從事哪些工作時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解釋如下: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前款規定的公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規定。

最高檢關於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的通知

(高檢發研字[2000]12號 2000年6月5日公布實施)

二、根據《解釋》,檢察機關對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解釋》所規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發生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案件,應直接受理,分別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三百八十四條和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以涉嫌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立案偵查。

三、各級檢察機關在依法查處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犯罪案件過程中,要根據《解釋》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嚴格把握界限,准確認定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職務活動是否屬於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解釋》所規定的行政管理工作,並正確把握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和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對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屬於村民自治范圍的經營、管理活動不能適用《解釋》的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關於中國證監會主體認定的請示》的答復函

(高檢發法字[2000]7號 2000年4月30日公布實施)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

你院京檢字(2000)41號《關於中國證監會主體認定的請示》收悉,經我院發函向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查詢核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已作出正式復函,答復如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統一管理證券期貨市場,按規定對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實行垂直領導,所以,它是具有行政職責的事業單位。據此,北京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幹部應視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請你們按中編辦答復意見辦。

附件:關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構性質問題的復函

關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構性質問題的復函

(中編辦函[2000]84號 2000年4月14日)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否屬於國家機關的函》(高檢發法字[2000]5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根據國辦(1998)131號文件的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統一管理證券期貨市場,按規定對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實行垂直領導,所以,它是具有行政職責的事業單位。據此,北京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幹部應視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鎮財政所所長是否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批復

(高檢發研字[2000]9號 2000年5月4日公布實施)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

你院滬檢發(2000)30號文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對於屬行政執法事業單位的鎮財政所中按國家機關在編幹部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履行政府行政公務活動中,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論。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合同制民警能否成為玩忽職守罪主體問題的批復

(高檢發研字[2000]20號 2000年10月9日公布實施)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

你院遼檢發訴字[1999]76號《關於犯罪嫌疑人李海玩忽職守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根據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合同制民警在依法執行公務期間,屬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應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論。對合同制民警在依法執行公務活動中的玩忽職守行為,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玩忽職守罪構成條件的,依法以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年12月28日九屆人大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實施)

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的適用問題,解釋如下:

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法[2003]167號 2003年11月13日發布)

一、關於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犯罪的主體

(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

刑法中所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有關立法解釋的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司法實踐中也應當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所謂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種多樣,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不論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在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認定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在國有控股或者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員,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國有公司、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原國有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員中,除代表國有投資主體行使監督、管理職權的人外,不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三)「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應當具有兩個特徵:一是在特定條件下行使國家管理職能;二是依照法律規定從事公務。具體包括:(1)依法履行職責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的人民陪審員;(3)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農村和城市基層組織人員;(4)其他由法律授權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關於「從事公務」的理解

從事公務,是指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履行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責。公務主要表現為與職權相聯系的公共事務以及監督、管理國有財產的職務活動。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國有公司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出納人員等管理、監督國有財產等活動,屬於從事公務。那些不具備職權內容的勞務活動、技術服務工作,如售貨員、售票員等所從事的工作,一般不認為是公務。

㈣ 刑法93條第二款的解釋

法律分析: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和發放;(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和發放;(三)土地的經營、管理和宅基地的管理;(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和發放;(五)代征、代繳稅款;(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從事前款規定的公務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㈤ 如何理解《關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的時間

《關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在強調村基層組織人員必須是在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才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同時,列舉了以下幾種公務性工作:
1、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主要是指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在協助人民政府管理發放通過政府渠道下發的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不包括村裡自籌或者直接與村對口支援所獲得的有關款物的管理。
2.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主要是指協助人民政府管理通過政府下發的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
3.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主要是指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協助政府對國有土地進行的經營和管理,不包括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業法》、《土地管理法》等的規定,對村集體所有土地的承包經營、管理、宅基地的管理等工作。
4.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包括對國家徵用土地後所發給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的管理。
5.代征、代繳稅款。
6.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7.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比如,協助政府組織縣、鄉人大代表的選舉等。但是,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進行對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領導人員的選舉工作的組織、管理時,不能認為是在協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08:37:01 瀏覽:23
社會與法內容2017 發布:2025-07-12 08:22:06 瀏覽:906
香港出入境條例 發布:2025-07-12 08:14:16 瀏覽:393
行政法基本知識2018 發布:2025-07-12 08:05:34 瀏覽:607
民法的條例 發布:2025-07-12 08:02:15 瀏覽:805
有法院築牢 發布:2025-07-12 07:59:16 瀏覽:913
秦腔戲刑法 發布:2025-07-12 07:38:11 瀏覽:86
潘業文律師 發布:2025-07-12 07:37:59 瀏覽:974
幼兒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2 07:12:35 瀏覽:404
勞動法職業四大類 發布:2025-07-12 06:59:21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