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文件里

司法文件里

發布時間: 2025-07-20 07:49:29

① 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是什麼意思

1、法律文件中的「應當」,其含義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必須、一定要的意思。回
例如:刑法第16條第一款規定,已答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當中的「應當」就是必須、一定要的意思,也就是說滿16周歲的人觸犯刑律的必須、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
2、法律文件中的「可以」才是有選擇性的意思。
如刑法第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當中的「可以」是有選擇性的意思,即當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時法官可以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可以不適用,具體是適用還是不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根據案件的性質、情節等因素來決定。
3、你說的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執行」的意思,應該是人們口頭上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這樣表述: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的意思,雖然不準確,不嚴謹,但也稍微有點接近其含義。

② 司法鑒定標准文件包括什麼

一、司法鑒定的標准都有哪些
司法鑒定工作中常用鑒定標准名稱:
1、《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於2013年8月30日聯合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該標准實施後代替《人體重傷鑒定標准》、《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和《人體輕微傷的鑒定》三個標准。】
2、《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於2016年4月18日聯合發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屆時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人體損傷致殘程度鑒定統一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2002年3月11日發布,自2002年12月1日實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代號為:GB18667-2002。】
4、《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於2014年9月3日發布,自2015年1月1日實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代號為:GB/T16180-2014。】
5、《人身損害護理依賴程度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於2014年9月3日發布,自2015年1月1日實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代號為:GB/T31147-2014。】
6、《人身損害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評定規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於2014年11月26日發布,自2014年11月26日實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代號為:GA/T1193-2014。】
二、當事人如何做司法鑒定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規定,申請司法鑒定應遵循以下程序:
(一)委託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書後,應對委託人的委託事項進行審核,並作出如下決定:
1、對於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委託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委託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託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於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並向委託人說明明理由;
4、對於函件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後,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同一鑒定事項應當由兩名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
(四)補充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託進行補充鑒定,應當對委託人請求的事項進行審查,不屬《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向委託人說明情況,並退回委託書。
補充鑒定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原鑒定人進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進行,補充鑒定文書是原鑒定文書的組成部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五)重新鑒定
對重新鑒定,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要求委託人提供與原鑒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鑒定仍在原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的,不能由原鑒定人承辦重新鑒定的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准、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六)復核鑒定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復核鑒定。復核鑒定除需提交鑒定材料外,還應提交原司法鑒定文書。
(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後,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要求。司法鑒定文書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託人,兩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
(八)出庭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依法實事求是的對鑒定結論的依據進行說明,回答與鑒定相關的問題。
明確司法鑒定的標准不僅是法律的要求,同時也是現實的需要。有了明確的鑒定標准,對於鑒定結果的出爐是很有幫助的,沒有標准意味著就是無法出台結果,司法鑒定工作也是難以開展,司法鑒定結果也就會失去了有效的法律依據了。因此,明確鑒定的標准,對於司法鑒定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的。

③ 司法文書的各類定義

控告、檢舉書:控告人、檢舉人提出的控告、檢舉事實的書面材料。
控告、檢舉筆錄:控告人、檢舉人以口頭方式提出控告、檢舉事實,由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筆錄。
自首書:犯罪人對自己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自首時寫出的書面材料。
訊問筆錄: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訊問被告時,對於被告人陳述的有罪和犯罪情況或者無罪的辯解等所作的筆錄。
勘驗、檢查筆錄:偵查人員、法醫師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等進行勘驗、檢查後,對有關情況寫成的筆錄。
搜查筆錄:偵查人員為搜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對被害人和可能隱藏罪犯和犯罪證據的人身、物品、住處等進行搜查後,對有關情況寫成的筆錄。
立案報告:根據控告、檢舉、自首材料或公安機關偵查發現的犯罪案件,經初步審查和偵查,確認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寫出的報告,用以確定案件的成立和指導偵查工作。
案件偵查終結報告:偵查機關經過偵查、預審,已經破案,確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和充分,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寫出的上報材料,簡稱破案報告。它反映案件的全部偵查活動情況與偵查結果,以作為起訴的依據。
提請批准逮捕書:偵查機關寫出的逮捕人犯的書面請求,送檢察機關審批。
起訴(免於起訴)意見書:偵查機關對於立案的案件,經偵查、預審終結,認為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依法提出的應追究(或因某種原因不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書面意見。連同有關案卷和證據材料一起移送檢察機關審查。
逮捕證:偵查機關執行逮捕人犯時所出示的證件。
拘留證:偵查機關依法拘留人犯時所出示的證件。
搜查證:偵查人員執行搜查任務時向被搜查人出示的證件。
通緝令:偵查機關為追捕在逃的被告人歸案而發出的命令,用以取得各機關和廣大群眾的協助。
起訴(免於起訴)決定: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和充分,應依法追究(或因某種原因不追究)刑事責任而作出的書面決定,用於發給偵查機關、被告人及其所在單位和被害人。
批准(不批准)逮捕決定:檢察機關審查偵查機關的提請批准逮捕書後作出的決定,用於發送偵查機關。
起訴書:檢察機關根據起訴決定向審判機關提出的公訴,又叫公訴書。在開庭審判時由公訴人在審判庭上宣讀。其副本在開庭前送給被告人。
抗訴書:地方檢察機關認為本級審判機關的一審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審判機關提出重新審理的書面請求。
補充偵查意見書: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人犯的案卷材料,經審查後認為證據不足或主要犯罪事實不清時,作出的要求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書面意見。
訴狀:被害人或監護人就某一事件,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審判機關提出起訴的書面材料,又叫自訴狀。
開庭通知書:審判機關於開庭審理案件前,將開庭時間、地點預告檢察機關、辯護人、證人等的書面通知。
案件審理終結報告:審判人員將案情及處理意見提請上級審批時寫出的書面報告,簡稱審結報告或結案報告。
調解書:審判機關對於通過調解方式處理的民事糾紛案件所作出的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書。
判決書:審判機關對於審理終結的案件,向訴訟當事人作出的處理決定。其內容為: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確定被告有無犯罪、犯何種罪,適用何種刑罰或免除刑罰等。判決書用於當庭宣告,並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檢察機關。
裁定書:審判機關在案件審理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處理決定。如:對於缺乏罪證和被告人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案件,經向自訴人說服撤回自訴而自訴人不接受時,審判機關則可用裁定書予以裁定駁回,將裁定書發給當事人;進行二審的審判機關,對於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或抗訴案件,經審理後認為原判決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正確、量刑適當時,可用裁定書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審判庭筆錄:書記員對法庭審判的全部活動所作的筆錄。它是記錄審判工作和製作判決書的重要依據,又是二審審判機關審查原審全部審判活動的重要依據。
合議庭評議筆錄:審判人員在案件審理終結,退庭對案件進行評議時所作的筆錄。
宣判筆錄:審判機關在宣告判決時所製作的筆錄。
執行通知書:審判機關對於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交付執行時製作的文書,送達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
刑事判決布告:審判機關將刑事判決的罪犯、有關犯罪事實和處理情況,告知有關人員和人民群眾的公開張貼的文告。
公證書:公證組織接受當事人申請公證,依法對其法律行為或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和事實,確認其真實性與合法性的證明書。它是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非訴訟性質的書面證明,如用於:證明合同、委託、遺囑、繼承、收養等法律行為,證明結婚、離婚、學歷、經歷、出生、死亡、失蹤、親屬關系等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

④ 司法指導性文件的效力

司法指導性文件沒有直接法律效力,但在司法實踐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以下是關於司法指導性文件效力的詳細解答:

  1. 非直接法律效力

    • 司法指導性文件,如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發布的文件,雖然對法律適用和司法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但並不具備像法律法規那樣的直接法律效力。
  2. 權威性和約束力

    • 盡管沒有直接法律效力,司法指導性文件在司法實踐中仍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法官、檢察官在審判和辦案過程中會參考這些文件,以確保司法活動的規范性和一致性。
  3. 對司法解釋的解釋

    • 司法指導性文件的一個重要效力體現在對司法解釋的進一步解釋和闡明上,有助於法官、檢察官更准確地理解和適用法律。
  4. 法律適用的指導

    • 司法指導性文件還為法律適用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幫助司法機關在面對復雜案件時能夠做出更為公正、合理的判決。
  5. 司法實踐的規范

    • 通過發布司法指導性文件,司法機關能夠規范司法實踐中的行為,減少司法任意性,提高司法公信力。
  6. 有助於司法公正和統一

    • 總體而言,司法指導性文件的效力在於促進司法公正和統一,確保法律在不同地區、不同案件中的一致適用。

⑤ 司法部哪個文件規定監獄民警不準將手機帶入監管場所

一、《關於加強監獄安全穩定工作的若干規定》司發通[2006]47號)
第四條、禁止將內行動電話帶入罪犯生活、學容習、勞動現場。違反規定帶入、未造成後果的,給予行政紀律處分;將行動電話提供給罪犯使用的,對警察一律辭退,取消警銜;對工人一律辭退,解除勞動關系。

二、《關於加強監獄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司法電[2009]第91號
第四章、警察隊伍管理
第29條堅持依法治警、從嚴治警。……監獄大門外應設警察手機存儲專櫃,對攜帶手機進入監獄的人民警察,一律取消警銜。……

三、《監獄和勞動教養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 第25號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
(四)攜帶違禁品進入監獄、勞動教養場所的。

呵呵,這些文件都是全國通發的,當時都應該學習過了的。

熱點內容
行政執法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7-20 12:06:07 瀏覽:435
單位違反反恐怖主義法規定的法律後果 發布:2025-07-20 12:04:37 瀏覽:683
右圖是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20 12:04:36 瀏覽:755
國學經典道德篇 發布:2025-07-20 12:02:02 瀏覽:327
關於道德的正確說法 發布:2025-07-20 11:42:15 瀏覽:809
江干法院地址 發布:2025-07-20 11:42:11 瀏覽:132
一級建造師法規考試多長時間 發布:2025-07-20 11:41:26 瀏覽:748
借款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0 11:22:33 瀏覽:854
印發掃黑除惡規章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7-20 11:11:14 瀏覽:636
行政法制原則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7-20 11:05:10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