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發布時間: 2025-07-20 22:39:04

『壹』 一審法院超審限比較嚴重,(如達1年或6年了)是否應承擔責任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21條和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版問題權的意見 試行 》第152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承擔案件超審限的民事責任。因為案件超審限行為屬於法院的工作人員 即主審法官 執行職務的行為,且行為具有違法性,這種行為的責任符合《民法通則》規定的國家機關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這種責任雖然適用國家賠償原則,但不宜適用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因為根據該法人民法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致害行為,即對妨害訴訟行為採取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執行判決、裁定或其他生效法律文書的行為,而案件超審限行為不屬於此列。承擔方式可以為:賠償損失、公開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法院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向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追償,或給予其他行政處理。

『貳』 如何認定當事人下落不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下落不明是指公民離開最後住所地沒有音訊的情況。

包括兩方面內容:

第一方面是表象內容,及指離開住所地,在有經常居住地的情況下是指離開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且離開的狀態呈持續性,持續的時間跨度為在對其送達起訴書時到判決作出後(或者判決生效前)。

第二方面實質性內容,是指在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的范圍內有可能與其有聯系的人或組織聯系不上其人並且關鍵聯系人(下落不明人的父母或近親屬)不知其下落。

但在審判實踐中,如何認定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各地法院適用標准並不一致,我們應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綜合分析,靈活把握。

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主體由於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在法院公告送達法律文書和缺席審理的情況下,該方當事人事實上喪失了答辯權、舉證權、質證權、反訴權、上訴權等訴訟權利,在嚴格的問責機制下,法官一般都會要求原告提供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材料。

一、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主體

由於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在法院公告送達法律文書和缺席審理的情況下,該方當事人事實上喪失了答辯權、舉證權、質證權、反訴權、上訴權等訴訟權利,在嚴格的問責機制下,法官一般都會要求原告提供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材料。

(一)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依據當事人的申請,以特別程序作出的宣告公民失蹤的生效判決書,是證明當事人下落不明的最有力證據。

(二)公安機關

在我國,公安機關是公民戶籍管理的法定部門,所以,由公安機關出具當事人下落不明的證明,也最具證明效力。一般情況下,應由當事人的住所地,即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具證明。

(三)村(居)委會

當地的村(居)委會做為村(居)民自治組織,在對自己成員基本情況的把握上,相對於公安機關及其他任何組織來說,更具優勢。所以,由下落不明一方當事人所在的村(居)委會出具證明,也最具真實性。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被告找不到處理方法:

1、找不到被告,可以公告送達包括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在內的所有法律文書。如果被告不到庭參加訴訟,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2、《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

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的時間和地點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當事人有權上訴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叄』 「民法通則」第89條規定

第八十九條 債的擔保
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的約定 , 可以採用下列方式擔保債務的履行: (一)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按照約定由保證人履行或者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履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財產作為抵押物。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的規定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變賣抵押物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三)當事人一方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四)按照合同約定一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肆』 關於我國《民法通則》第138條的疑問

138條規定表面訴訟時效抄僅在訴訟中有意義。也就是說,如果債務人願意償還,即便過了訴訟時效也沒關系,法律絕不幹涉。
至於你所說的第一種情況,訴訟時效已過,債務人還款與否完全靠自律。法律對此債權已無法保護。第二種情況屬於一個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

『伍』 中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條共同共有的財產分割問題

規定如下制。

政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90.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但分割夫妻共有財產,應當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陸』 民通意見是否已經廢止

民通意見部分已經廢止。在民通意見中,第88條、第94條、第115條、第117條、第118條、第177條中與現行有效的法律有沖突的部分已被廢止,其他部分條款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
《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第二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8條、第94條、第115條、第117條、第118條、第177條中與物權法有關規定沖突。

『柒』 如何理解民法通則第170條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70條規定:回「未授權給公答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這條是對國家財產的特別保護,即在公民、法人無權管理和處分的前提下,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有權的國家機關可以在任何時候追究責任人的責任,而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另外,關於你介紹的案情,本人認為應當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為信用社的經營活動涉及的財產,並非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因此,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70條司法解釋的規定。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版第128條規定:「贈權與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已佔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

熱點內容
第一批中級經濟法答案2019 發布:2025-07-21 03:12:16 瀏覽:163
司法考試刑法真題解析 發布:2025-07-21 03:11:35 瀏覽:896
李磊律師 發布:2025-07-21 03:03:54 瀏覽:263
勞動法中規定什麼時候投保險 發布:2025-07-21 02:44:17 瀏覽:887
被逼致死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1 02:42:52 瀏覽:251
郭峰律師 發布:2025-07-21 02:22:57 瀏覽:120
法官員額年 發布:2025-07-21 02:22:20 瀏覽:537
醫事法治研究中心 發布:2025-07-21 02:21:41 瀏覽:759
合同法的四個特徵 發布:2025-07-21 02:00:18 瀏覽:65
民法龍衛球 發布:2025-07-21 01:58:00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