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則擅用他人名義

民法通則擅用他人名義

發布時間: 2025-07-31 11:06:50

司法考試民法 盜用和假冒他人姓名的區別

根據抄我國《民法通則》和有關的司法解釋,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

1、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未經他人同意而使用其姓名的行為。例如自稱是某名演員的弟子,以吸引觀眾,擅自以某名教授的名義為自己的作品作序,以蒙惑讀者等。盜用他人姓名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或牟取其他利益.

2、假冒他人姓名。這是冒名頂替,即使用他人姓名並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進行其他行為假冒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前者侵權人妄稱自己既是某人,侵權人完全以姓名權人的身份從事活動; 後者侵權人是用他人的名義為一定行為,不妄稱自己就是某人。

② 利用別人各字是什麼權

冒用他人姓名是侵犯他人姓名權。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冒用他人名義屬於民事侵權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二十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
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7天內立案 發布:2025-10-14 03:44:00 瀏覽:654
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法中案例 發布:2025-10-14 03:38:53 瀏覽:661
淘汰老舊船船法規 發布:2025-10-14 03:29:39 瀏覽:961
武漢市工資支付條例 發布:2025-10-14 03:04:44 瀏覽:697
有權進行司法解釋的是 發布:2025-10-14 03:04:42 瀏覽:853
2016法律碩士報考人數 發布:2025-10-14 03:04:00 瀏覽:347
經濟法做假賬案例 發布:2025-10-14 02:58:28 瀏覽:73
合同法知識體系 發布:2025-10-14 02:56:16 瀏覽:643
招投標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4 02:49:34 瀏覽:396
勞動合同法哪裡有賣 發布:2025-10-14 02:45:49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