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功能
『壹』 請結合材料,分析《民法典》出台的重大意義。
重大意義包括:
1、《民法典》的頒布是中國立法進程的重大工程。《民法典》的編纂與出台是中國法治進程中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2、《民法典》的頒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范圍和界限。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時,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系和諧有序。《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國家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
3、《民法典》的頒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由之路。民法是權利法。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權利。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主要體現在內容各異的權利當中,人民的權利得到了實現、維護和發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
民法典的功能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民法典是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的標配,是一國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完成,解決了民事立法長期存在的散亂、矛盾和缺漏等問題,為司法、執法奠定了體系化基礎,完善了國家治理體系。
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在於強化對行政、司法等權力的制約,更在於建構民法的規范體系,通過確認和保障民事主體的人身權、財產權,對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予以區分,要求公權力尊重和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從而限定公權力的運行邊界,為每個人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保護私權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民法以私人自治的基本精神,鼓勵社會大眾積極追求權利,有利於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個人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民法典通篇圍繞權利展開,包括物權、債權、人格權、親屬權、繼承權等,形成一整套關於權利的確認、取得、行使及救濟的體系。這套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國家治理要實現「人人參與」的目標,促使每個人積極參與社會生產,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生機與活力。總則編設置了民事主體制度,通過確認不同類型民事主體的資格,使其享有合法的身份地位,並保護其合法權益。國家治理要貫徹「有恆產者有恆心」的理念,鼓勵人們創造財富,促進經濟的發展。物權編規定了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權利類型,確認物權歸屬和效力,從而保障民眾的財富。國家治理要貫徹「契約自由」的要求,促進市場交易,激發經濟活力。合同編以合同自由為核心,以維護市場秩序為目標,規定了市場交易的基本規則,發揮基本經濟要素的自治功能,滌除了計劃經濟的弊端。國家治理要提倡「和諧友愛」的風氣,家庭治理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在維護家庭和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強調了家庭成員在生活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同時,民法典還強調婦女、兒童和老人等群體的權益保護,貫徹家庭財富的合理分配與繼承等,其目的就在於實現家庭的和諧穩定。國家治理要實現「損害救濟」的保障,如何維護民眾的各項權益,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所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侵權責任編通過設置損害救濟規則,實現了在不同侵權類型下的受害人救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貳』 民法典的意義和作用
《民法典》在來中國法治建自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它不僅僅是權利的宣言,更是國家治理遵循的基本法律制度。
《民法典》建立了一個前後一致、邏輯圓融、層次分明的有機法律體系。民法典將適用於不同民事領域的海量規則,按照特定的法學邏輯和原理,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全的規則體系。
(2)民法典功能擴展閱讀:
《民法典》發揮「半部憲法」的功能,更深刻地形塑社會並影響社會的運行體制和機制。民法典與憲法同樣有控制權力和保護權利的雙重功能,編纂民法典成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民法典》凝聚中國人的道德共識,展現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實踐理性。民法典的全部內容無外乎社會生活的記載和總結,其中最關鍵的內容無疑是道德共識、價值理念和文化象徵等精神層面的因素。
民法典應將這些精神要素澆築到具體的制度和規則中,妥當平衡各方主體的利益,賦予權利和利益,分配風險和義務。
『叄』 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作用
1. 法律地位:民法典不僅是普通民眾社會生活的綜合性指南,也構成了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基本法律體系。
2. 功能作用:民法典所規定的經濟法律規范,為我國經濟的優質發展提供了法律制度支持和法治保障。
3.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的規定,民法典旨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基於憲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