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權司法解釋
⑴ 案外人另案確權執行標的物,審判法官堅持判決,有法律規定嗎
首先,案外人無權向非執行法院另案提起確權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法條確立了執行中案外人異議和異議之訴制度,意在排除案外人向非執行法院另案提起確認之訴的訴權。案外人異議程序是程序救濟和實體救濟的合一,異議人通過執行異議程序的啟動,可使自己的合法權利得到救濟。一旦執行法院對某項財產採取了執行措施,案外人只能通過向執行法院提起異議和異議之訴的途徑進行救濟,這既能有效避免不同法院之間就同一事項所作判決相互沖突,也是防止被執行人與案外人惡意串通利用其他法院所作生效法律文書規避執行的最有效途徑。所以,案外人嚴小某向非執行法院另行提起確權之訴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的立法精神。
其次,案外人可通過向執行法院提起異議之訴進行確權。2015年2月4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零四條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案外人、當事人對執行異議裁定不服,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由執行法院管轄。」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對案外人提起的執行異議之訴,人民法院經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案外人就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的,判決不得執行該執行標的;(二)案外人就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案外人同時提出確認其權利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中一並作出裁判。」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案外人應向執行法院提起異議之訴,並可在異議之訴中請求法院確認其對執行標的物的權利。
最後,法院應依法慎重審查對執行標的物的確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權合理配置和科學運行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六條規定,審判機構在審理確權訴訟時,應當查詢所要確權的財產權屬狀況,發現已經被執行局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中止審理;當事人訴請確權的財產被執行局處置的,應當撤銷確權案件;在執行局查封、扣押、凍結後確權的,應當撤銷判決或者調解書。據此,案外人在執行機構已查封、扣押、凍結後提起確權之訴的,非執行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依法中止或者撤銷。本案非執行法院在受理案件時未作任何審查予以立案,且在執行標的物查封後予以確權,其判決書應依法予以撤銷。
⑵ 法律有沒有明確規定確權之訴不能調解的規定
確權之訴屬於民事訴訟中的特別程序,不適用調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三條 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根據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案件,不得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