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收監
A. 司法所訓誡幾次收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社區矯正機構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的,負責社區矯正工作具體實施的執行機關。社區矯正機構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接受委託進行調查評估,提出評估意見;
(二)接收社區矯正對象,核對法律文書、核實身份、辦理接收登記,建立檔案;
(三)組織入矯和解矯宣告,辦理入矯和解矯手續;
(四)建立矯正小組、組織矯正小組開展工作,制定和落實矯正方案;
(五)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監督管理,實施考核獎懲;審批會客、外出、變更執行地等事項;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和行為表現;組織查找失去聯系的社區矯正對象,查找後依情形作出處理;
(六)提出治安管理處罰建議,提出減刑、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收監執行等變更刑事執行建議,依法提請逮捕;
(七)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幫扶,開展法治道德等教育,協調有關方面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組織公益活動等事項;
(八)向有關機關通報社區矯正對象情況,送達法律文書;
(九)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管理、監督、培訓,落實職業保障;
(十)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設置和撤銷社區矯正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意見,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審批。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由縣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未設置縣級社區矯正機構的,由上一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省、市兩級社區矯正機構主要負責監督指導、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以及與同級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對接的案件辦理工作。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行地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給予訓誡:
(一)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未超過十日的;
(二)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遷居等規定,情節輕微的;
(三)不按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情節輕微的。
第三十五條社區矯正對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行地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給予警告: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輕微的;
(二)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十日的;
(三)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遷居等規定,情節較重的;
(四)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對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受到社區矯正機構兩次訓誡,仍不改正的;
(六)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情節較重的。 同時根據該辦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在緩刑考驗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執行地同級社區矯正機構提出撤銷緩刑建議:
(一)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社區矯正機構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情形。
社區矯正機構一般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建議。如果原審人民法院與執行地同級社區矯正機構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可以向執行地人民法院提出建議,執行地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裁定書同時抄送原審人民法院。
社區矯正機構撤銷緩刑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副本同時抄送社區矯正執行地同級人民檢察院。